欢迎来访 东昌府新闻网-聊城视音频新闻门户网站

手机网站  |   帮助中心

首页 > 水城旅游 >印象水城

山陕会馆: 见证戏曲百年沧桑

作者:东昌府新闻网 发表于:2017-04-24 09:31:03  点击:


“宫商翕奏,赏心是金榜题名洞房花烛;扮演成文,快意在坦道骏马高帆顺风。”这幅楹联镌刻在聊城山陕会馆戏楼的檐柱内侧,生动形象地向世人展现了明清时期聊城戏曲文化的繁荣昌盛。

京杭大运河南北通航,往来的商贾云集,使聊城会馆林立。各地戏曲名角从此处乘船进京,为聊城戏曲文化的繁荣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古运河西岸的山陕会馆戏楼,从当年戏班留存的墨迹中,领略到了聊城戏曲文化发展的百年沧桑。

雕梁画栋,古建瑰宝

山陕会馆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年),经逐年扩建,于嘉庆年间形成规模。在会馆今存的160余间亭台楼阁中,戏楼是第一进院落的主体建筑,是一座二重檐两层台楼。戏楼正脊为歇山式,又于左右各出歇山,成十翼角,上覆黄绿二色琉璃瓦,富丽堂皇。

古代建筑顶部多为四个挑角,而山陕会馆戏楼顶部却向东北、东南各伸出两个挑角,向西北、西南又各伸出三个挑角,使整个顶部形成十翼角。从正面观看,挑角为六个,由背面观看,挑角为四个,“前六后四”的结构,犬牙交错,使戏楼看上去如凤凰展翅,似俊鸟争飞。

戏楼与山门相对,山墙中央有一条从戏台下穿过的甬道,山墙装饰繁缛、美观大方,上有“岑楼凝霞”石刻横匾,砖雕垂花壁罩,两侧是线雕石版画。戏楼正面为三间口,整个戏台呈方形,高2.3米,前台宽9.6米,深5米;后台宽8.6米,深3米。举目望去,戏台用四根方柱支撑戏台,四根檐柱也均为石雕,次间柱础刻花卉图案,明间柱础刻变形迭篆,左为“吉庆”,右为“如意”,均为变形迭篆。

戏台正面檐下有五块额枋,均为透雕,中间一块最为精美,所雕题材为“福禄寿”三星故事,两侧饰以飞龙、花卉、人物,栩栩如生。戏台里侧,有迎屏将前台与后台隔开。迎屏之上,曾绘有四幅大型花卉图案,现已模糊不清。

在迎屏上部的木刻匾额上,有“云霞绚采”四个大字,既似指精雕细刻的建筑艺术,又似指丰富多彩的剧目,如画龙点睛,把整个戏楼概括得惟妙惟肖。在山陕会馆的众多建筑中,戏楼占地最小,但高可与彩霞相接;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说,戏楼上的彩绘、雕刻精美,看上去好像彩霞一般。

笔墨遗痕,苦辣喜悲

“二府五县子弟班,会馆唱了整三天,戏价京钱十八吊,还有两天凭良心。”这首刻在山陕会馆戏楼墙壁上的打油诗,尖锐地批评了会馆执事人员所付戏价太低,表达了戏曲演员的不满和抗议。

戏楼后台南北两化妆室和后台的墙壁上,隐约可见有历年各地戏班艺人用毛笔在墙壁上所题写的各种剧目和打油诗,以及各地戏班的题名。有些因戏楼年久失修漏雨,已为泥水淋得看不清楚,有的尚隐约可见。其中,有一首没题班名的打油诗,是这样写的:“十年玩口风和雨,万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秀才金榜题名时。”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弦索声里、叫好声中,不管你是舞台上的才子佳人,还是帝王将相,一旦卸下脂粉,也会面临人间的苦辣悲喜。然而正是这样,各个时期的演员们,在后台墙壁上写下了对“戏东”“班主”,甚至是朝廷和时局的牢骚和不满的打油诗。尽管已经模糊不清,但这些笔墨仍然具有生命力。

从戏楼后台走进两侧二楼小间,房间的墙壁上也保存有当时戏班留下的笔墨遗痕。这些笔墨里,记载了前后120多年,各地戏曲班社的演出活动,以及演出有多个剧种的120多个传统剧目。这些剧目,对于研究中国戏曲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剧目繁多,传唱繁荣

清末民初,聊城商业繁荣,水陆交通便利,山西、陕西、河北、安徽等各地的戏班纷纷在此演出,戏班的汇聚碰撞,也孕育出了新的剧种,使聊城的戏曲艺术不断走向繁荣。

在山陕会馆戏楼墨迹中,河北梆子的传统剧目《庆顶珠》《宝莲灯》《蝴蝶杯》《斩子》《伐子都》等赫然在列。清末民初,是河北梆子(当时没有河北梆子的名称,统称为 “乱弹”)最为兴盛的时期,聊城北邻河北省,北部地区与河北各地水陆交通均甚通畅,因此河北梆子在这里赢得了大量观众,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徽剧是中国戏剧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剧种之一,山陕会馆戏楼后台也留下了安徽戏班演出时的墨迹。聊城地处运河中段,是南方戏班北上京津的必经之地,入京的徽班在运河岸边的聊城山陕会馆落脚暂住,演上几天戏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只是戏楼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山陕会馆戏楼失火重修后,此前旧迹荡然无存,已无从知道此前徽班滞留的情况。

晚清到民国时期,秦腔在聊城一带颇为流行。山陕会馆戏楼墨记中有《宋江杀楼》等剧目,在众多戏曲种类中只有秦腔称之为《杀楼》,此外,墨迹中的《青石岭》《美人图》《忠义图》《五福堂》等也都是常见于秦腔而京剧、豫剧舞台上见不到的一些剧目。秦腔的广泛传播,也为陕西人的经营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陕西商人的商业活动,推动了秦腔在聊城各地特别是运河沿岸城市的传播。

由于戏曲百家聚集聊城,也孕育了如临清田庄“吹腔”等古老的戏剧曲种。“临清吹腔”流传于临清松林田庄一带,至今已有近300百年的历史,据考是由秦腔、徽戏、明清时曲吸收当地民歌而形成。乾隆30年(1765年)南巡回銮驻跸临清州,观看此剧,龙颜大悦,并赐名为“吹腔”流传至今。

来源:聊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