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发全民关注。记者采访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教授殷莉。她认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家长和老师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教育,这就像给孩子打了心理健康疫苗,让他们有足够的心理免疫能力,能够抵御突然而来的心理打击。
100个孩子里就有17个有抑郁症状
殷莉介绍,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国青少年有抑郁症状的比例大概在17%,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在4%~5%,焦虑症的比例要高一点,差不多是5%~6%。
性教育需要从小抓起
如今青少年发生恋爱较早,一些孩子从小学就开始有一些懵懵懂懂的喜欢。殷莉认为,学校和老师应该抛弃旧观念,性关系和恋爱教育要从小学做起。只有给孩子讲清楚什么是性、什么是恋爱、怎样去恋爱、孩子的生理发育到底是怎么回事?孩子在遇到情感问题的时候才知道怎么去处理。“一些老师非常羞于或者不知道怎么给孩子科普这些知识,孩子们反而会更加好奇,很想去尝试。”
父母给不够安全感 孩子更易发生恋爱问题
殷莉介绍,从心理学上讲,恋爱是一种依恋关系,最原始的依恋关系就是孩子出生后和爸爸妈妈的关系。孩子能否处理好恋爱关系,能否经受感情挫折,和父母给的安全感有很大关系。从临床上看,在恋爱中容易受挫的孩子,追溯到童年,亲子关系大都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殷莉认为,童年给孩子安全感越好,他成年以后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越好。“如果家庭内部满足不了孩子情感需求,那么他很容易去外面寻找情感需求。”如何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是家长需要思考的。
孩子的自伤行为 本质是一种发泄
自伤行为的医学名称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指在没有自杀意图的情况下,直接、故意、反复伤害自己身体的一系列不被社会文化所认可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约为8%~30%。大部分自伤在 12~14 岁之间出现,18岁后逐渐减少,有17%~60%的自伤者终生都有这样的行为。
自伤行为的表现最常见的是刀割。“有一些孩子我让他把袖子拉开,会发现他整个手臂都是一道道刀割的伤痕,我问他痛不痛,他说不痛。” 殷莉介绍,自伤的行为有一定的心理机制,孩子们是用肉体的痛苦去替代心理的痛苦,对于他们来说,自伤是一种发泄,发泄以后,体内会释放多巴胺,心理的痛苦就被压下去了。
个体的自伤行为具有“传染性”,容易在青少年群体中引起模仿。反复自伤通常是某种精神疾病的外在表现,是心理痛苦的结果,是在提醒家长,孩子可能心理有问题了。孩子发生自伤,家长和老师不能讳疾忌医,掩耳盗铃,一定要寻找背后的原因,及时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我碰到过不少家长,他们往往会叮嘱我,不要告诉孩子他有心理疾病,就跟他说没事。其实心理问题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我们不应该怕谈这个问题。”
其次,要降低孩子自伤的概率,应该建立严密的体制,加强筛查和监控,才能尽早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另外还要做好科普教育,让孩子在有苗头的阶段就被发现和帮助,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来源:四川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