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有了较大提升。在此基础上,我区创新机制,做好文化惠民实事,努力打造“文化强区”。
我区对部分农村文化大院进行完善提升,增配文化器材和服装道具,对部分农家书屋进行图书补充更新,同时放映公益电影9200余场。在文化扶贫工作中,全区18个拟摘帽省定贫困村农家书屋和文化活动室均已建成,每个农家书屋图书保有量在1500册以上,对村民实施定时开放。多措并举,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去年共举办各类公益文艺演出600余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投资60万元用于“一村一场戏”演出,全区各镇办共计演出200场;鼓励、支持“乡村放歌艺术团”、“星辰喜乐会”等文艺志愿者队伍为群众演出100余场;发掘、引导各镇办自有文艺资源开展文艺活动。目前我区80%以上的行政村建有自己的文艺队伍,各类文艺队伍达600多个;工作中积极为群众文艺队伍提供文艺指导,配备文化器材,指导群众开展文艺演出,实现了群众文化群众办、文化发展成果群众共享。
同时,搭建平台,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去年,我区注册登记的各类文化经营单位共计442家。为进一步推动我区葫芦产业的发展、扩大“东昌葫芦”文化品牌影响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中国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聊城)葫芦文化艺术节,全国50余名葫芦文化产业专家及从业者、1000余家国内葫芦产业商户参加了活动。本届葫芦节集中展示了全区以及全国各地葫芦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成果,为广大葫芦爱好者和从业者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为推动葫芦文化产业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记者:张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