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访 东昌府新闻网-聊城视音频新闻门户网站

手机网站  |   帮助中心

首页 > 文艺天地 >菅晓慧谈艺录

岁月从不败美人——晚清名媛唐石霞

作者:东昌府新闻网 发表于:2017-10-25 09:47:06  点击:


1.jpg

上两期谈艺录中我谈过了两篇学术著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和《中国小说史略》的感悟,对有些读者朋友来说,可能略显枯燥,那么今天,我就换个轻松的话题,给您谈谈一个美人——晚清名媛唐石霞。

2.jpg

说起唐石霞,可能听过的人不多,但提起她的另一个名字唐怡莹,很多人就不再陌生,那可是大名鼎鼎清末民初的一位奇女子。我因为读过一系列晚清历史方面的书籍,对清朝皇室诸种人物相对熟悉,对唐怡莹,也不陌生。但她的资料相对较少,所以仅限于她与溥杰的婚事及与张学良的相好之事,至于她后来的命运及所踪,尚不十分清楚。

今年8月16日,我逛济南泉城路新华书店,看到了唐怡莹的外甥惠伊深所著唐石霞口述的《我眼中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杰夫人口述史》,顿时眼前一亮,马上买下来,仔细阅读,终于知道了这位名媛的最后结局。说实话,这本书的内容与它的名字并不相符,书中讲的多是唐石霞自己的故事,涉及溥仪之事并不多,也许溥仪的名头大,叫这样一个书名容易吸引人吧, 这也算是标题党们爱做的事情。今天的谈艺录把她的故事与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要谈到这位美人呢?因为通过她,我们可以看到距今百年左右的近代历史,当年岁月的风云激荡,末代皇室的宫廷生活,及清末民初一些中国社会有影响的人物的逸闻趣事。大历史往往是由若干小人物的命运共同组成,小人物的沉浮更能生动地表现大历史的画面,而唐怡莹恰恰就是这样一位合适人选,她与溥仪,与瑾妃,与溥杰,与张学良,与卢小嘉,与载沣,与卫奕信等大人物的交集,为那个时代斑驳陆离的社会图景添上了她的一笔。

唐石霞(1904-1993),字怡莹,出身满族贵胄。她的满姓是他他拉氏,隶属于满州镶红旗。她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曾担任清政府的高官,父亲志锜于戊戌政变后逃往上海,未获仕进。唐石霞的母亲姓爱新觉罗,出自皇族。她本人是光绪帝的爱妃珍妃及瑾妃的亲侄女,还曾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媳——溥杰的原配夫人,她是经历奇特的清末皇家名媛,是地道正宗的皇亲国戚。

这样的身世,而且又天生丽质,能诗会画,才艺出众,在众多满族贵族家庭里也是凤毛麟角,真的可以说是标准的大美人了。

  1900年,八国联军闯进北京时,慈禧太后下令将已被幽禁的珍妃推入井中淹死。因此,1904年出生的唐怡莹并没有与珍妃见过面。唐怡莹的另一个姑姑瑾妃非常喜欢她,唐怡莹也特别会讨瑾妃的喜欢。按照清朝皇族的惯例,称呼姑姑为“姑爸爸”,而唐怡莹却称瑾妃为“亲爸爸”。

3.jpg

少女唐石霞

 与溥杰从指婚到分手

  有了瑾妃的这层关系,唐怡莹从小得以在宫中长大。唐怡莹小时候和溥仪勉强算做青梅竹马,溥仪也十分喜欢这个敢作敢当的怡莹妹妹。这本来应该是一段不错的姻缘,只可惜瑾妃从中阻挠,使唐怡莹失去了作为秀女被溥仪选挑为后妃的机会。对于这个经历,唐怡莹说:“溥仪筹办‘选妃’之时,我已亭亭玉立,就在这关键时刻,四姑母瑾太妃却大唱反调,在宫内郑重其事放出风声,用了从来也没用过的贬斥字眼,说我‘生性浮躁’,不合宜做妃子侍候皇帝,她指令要我嫁给溥杰,并说生辰八字已然测定完全相符。就这样,我避过了皇上选妃,被四姑母瑾太妃指婚,嫁给皇帝之弟溥杰。”为什么会这样,唐怡莹说,“很久过后我才明白,按照四姑母的观察和她的自身体验,妃子通常难有好结果,打开各朝各代宫廷史,被惩罚甚至被然害的不计其数,她认为五姑母珍妃就是活生生的实际例子。各朝代侥幸没遭大灾大难的皇妃,也会一辈子关在禁宫之内,度过难于忍受的禁锢生活。四姑母力主我下嫁皇帝之弟,正是这个原因。”

  瑾妃“指婚”于1918年,但是二人直到1924年1月12日才完婚。这一年,溥杰17岁,唐怡莹20岁,正应了“女大三,抱金砖”的民俗,但溥杰和唐怡莹的生活并不幸福。

4.jpg

唐怡莹与溥杰结婚时与亲友合照

  溥杰回忆说:“我那时不但在母亲的吩咐下,莫名其妙地向着‘指婚的发令人叩头谢恩,还得像傀儡一样,选吉日,带聘礼,身穿前清的冠袍带履,在王府护卫、官吏、首领、小太监的簇拥下,到岳父岳母家去纳聘。”

 对于社会上流传的一些说法,诸如溥杰不喜欢唐怡莹, 溥杰的家人都认为唐怡莹蛮横霸道,两人从结婚开始就争论吵闹,没有感情,唐怡莹自己说,那不是真实的情况。“争吵是所有夫妇都可能有的,我与溥杰也不例外,但说我们毫无感情,却是言过其实。”溥杰对唐怡莹倾注过爱幕,曾在两幅唐怡莹做画的扇面上题字,证明了二人当年意趣相投,互爱互敬,绝非传闻中的毫无感情。

5.jpg

6.jpg

唐石霞画扇面溥杰题字

  但是,溥杰和唐怡莹兴趣爱好不同,溥杰喜欢习武、读书、书法,而唐怡莹喜欢写诗、绘画及跳舞,政治取向不同更使二人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立场差异,这样的婚姻,注定会越走越远,最终分道扬镳。溥杰追随溥仪,投靠日本,1932年在长春成立伪满州国,这时,唐怡莹就表现出了坚定的爱国情怀,在报纸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心声:

“宁为华夏之孤魂,弗为伪帝之贵戚!”

此语一出,石破天惊,一个温文尔雅的美女子,却又义蔳云天,在那个许多满清贵族追随溥仪分裂祖国的身影中显示着罕见的侠肝义胆和大爱情怀。此时的唐石霞,没有皇亲国戚的失落和悲凉,而是冲破藩篱,在政治上公开自己的立场,坚决捍卫华夏的统一。在事业上,她潜心中国画的艺术钻研,多次举个人画展。在生活上,她则自由地与异性交往,高蹈独立不受任何羁绊,坚持我行我素的自由追求。

与张学良的恩恩怨怨 

 唐怡莹较为负面的一些传闻与张学良有关。因为张学良晚年自己说过唐怡莹的一些不太负责任的话。说唐是个小混蛋,与张偷情,并且做假虚伪,在一些别人改过的画上署自己的名字。对少帅的说辞,我们不妨姑且听之,而不能完全当真。因为这位“平生无一事,惟一好女人”的风流公子哥儿难免会拔高自己贬低别人。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与溥杰婚后两年, 1926年,溥杰在北京饭店的一次饭局中认识了张学良,溥杰自己一直听从母亲的话,帮助大哥恢复大清,所以总想结识军界的人,利用军阀来达到个人目的,但这次邂逅并没有给溥杰带来“从军复国”的机会。

 张学良晚年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了如下的话:“我跟溥杰很要好,我跟他太太有关系。她姓唐,有一次,我与朋友们在北京饭店吃饭,在座的我的一个亲戚对我说,那边有俩人在吃饭,想认识一下我,我就过去了。见了面,是溥杰和他太太。然后,他们就说第二天请我到他家里去吃饭。这没有什么好客气的,我就答应了。第二天到他们家里去时,一下子把我惊呆了。这位溥二奶奶拿出这么厚的一本粘好了的新闻剪报,都是近几年来报纸上有关我的消息的剪贴,这就证明她早就对我有心嘛。就这么着,我就跟她偷了,以后差一点娶了她。”

  “不过,后来我发现这个人完全是玩假的,我最恨人作假。她有点才气,能写能画,作诗能文,什么都会,我很喜欢她。可是,后来我发现,她画的画是人家改过的,作的诗也是人家替她改的。后来,我们就没有联系了,听说她在香港定居。”

对张学良的评价,唐怡莹自己说,“我少女追星般迷上了‘民国四公子’,因为中华民国建立后,报纸种类渐多,风行全国,而我喜欢剪报,对当时的所谓民国四公子也把相关报道剪下来保存,对张学良,也像今天社会上的少女追星一样,而且北京饭店舞会上的张本人比报纸上的形象更加英武洒脱。随着两人交往频繁,情谊也与日俱增,在长约三四年的时间里,成了密不可分的好朋友,一直维持到溥杰政治上投向日本,去日留学攻读军事为止。”后来,发生西安事变,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扣押,二人失去联系。对张学良用粗秽语言骂她混蛋,说她作画造假,唐说这不过是他为做罢 “想娶我”找理由而已。唐怡莹同时也“嘲笑”张的粗鲁本性,说古往今来即有门当户对一说,即使新时代,也会出身近似,文野相宜才能长相厮守,意思是张即使想“娶”,也得唐愿“嫁”才能成功,言外之意是唐张两家门不当户不对,张这样土匪之家出身的人配不上贵族出身的她。

7.jpg

少帅张学良

抢运醇王府珍宝

前面说过,唐怡莹是个很有骨气的女子,在众多满清遗老跟着溥仪奔向那个“满族人的国家”时,她这个娇弱的满族女人却毅然决然地和丈夫溥杰划清界限,誓死不赴伪满州国,从此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日本人为了培养伪满州国内部的亲日力量,决定为伪满皇族注入一些日本基因。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日本人在这个计划里放弃了溥仪,而是瞄上了有朝一日可能继承溥仪衣钵的溥杰。

 令日本人想不到的是,对此事持反对态度的溥杰竟拿出了久未谋面的原配夫人唐怡莹当挡箭牌。大意是说,他有妻子,所以不能再娶了。  铁了心要实施原定计划的日本人为了解决溥杰的婚姻问题,1931年干脆派帝室御用挂吉冈安直带着日本宪兵到北京找到唐怡莹的家人,逼迫唐怡莹的弟弟立字据承认唐怡莹与溥杰离婚,还找来当地警察派出所所长来作证人。这样,溥杰和唐怡莹的姻缘被日本人强行切断了。

爱新觉罗·溥杰,因为是溥仪的胞弟,所以他一辈子都在围着溥仪打转,少时他是皇帝哥哥的伴读,后来他是逊帝的最忠诚保皇党成员,与唐怡莹离婚后由日本人策划娶日本天皇的亲属族嵯峨实胜侯爵的长女嵯峨浩为妻。这是一桩政治婚姻,但二人的感情不错,生下两个女儿,晚年共同在北京度过。

8.jpg

溥杰与嵯峨浩婚礼及长女慧生出生照片 

溥杰去了长春之后,奉皇兄之命,派人成批地将北京醇王府的珍宝文物运往东北,变成伪满州国的财产,来填补他们巨大的资金空缺。唐怡莹在口述史中说,“我见到这种情形,便私下与当时正在追求我的卢小嘉商量如何应付。(卢小嘉是皖系军阀卢永祥之子,也曾列入民国四公子。)当其时,我没在与溥杰离婚的文件上签字,法理上还属于醇亲王家的人,出入王府名正言顺,所以我和卢小嘉迅速决定,争分夺秒,从王府抢运珍宝,不能便宜了伪满州国。就这样,卢小嘉派车,我突然跑进醇亲王府坐镇指挥,抢运了若干箱珍宝文物,经辗转运到了上海。”

唐怡莹抢运这批醇王府的珍宝,受到日本人的忌恨,加上她与张学良的情人关系,而张此时是抗日将领,因此据唐说她也成了日本人的眼中钉。日本人宣布醇王府已被日方接管,唐怡莹如再出入其中,就等于侵入了日本人的宅院,他们可以随意抓捕,任意处置。“就这样,我立即逃到西交民巷,找到外交使团办事处,迅疾亮明身份和正被追杀的严重情势。外交使团一位蓝姓办事员十分同情我,安排一位英国人陪同乘坐外交团汽车,去天津租界暂避。汽车开了五个小时,终于进入天津,开过那座可以开合的法国铁桥后,英国人高喊:

‘嘿!小姐,你已经进入英租界啦!安全啦!’

后来,由于报纸报道了我从北京逃跑到天津英租界的消息,醇王府和日本军界要求英租界引渡我,但是,英方认为唐石霞不是犯人,以引渡理由不足而拒绝了。

我又躲过了一场劫难,深感做华夏孤魂也很不易。”

要看唐怡莹自己的这段叙述,真的是惊心动魄,死里逃生,为国护财殊为不易

潜心做画定居香港

9.jpg

唐怡莹经历了婚变、抢宝、安全逃离北京等事件,最后来到上海,她的名字经过报纸一系列宣传,早已闻名遐迩,她到上海后,潜心做画,成为一名颇有名气的女画家。

早在皇宫里的时候,唐怡莹就观摩过许多历代名家的真迹,眼界很高,她学习临摹,钻研北宋笔法。后来,又学习以溥雪斋和溥儒为代表的北宗画派,提高画技。1934年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参加庆祝抗战胜利画展。此时的唐怡莹,已经被认为是北宗画师了,许多画坛名家,如溥儒,于右任等都对她赞赏有加。由于她画名在外,抗战胜利后和平报社社长罗敦伟建议她去竞选“国大”代表,但唐说自己对政治无所求,便没有竞选。而且,唐怡莹还回忆说军统的戴笠也曾派人找她,请她到杭州居住,并要赠给她一所房子。唐怡莹分析大概是因为我的皇室出身和特殊人生经历,戴笠想要我去做特工,而我曾战战兢兢面对日本特务,唯恐避之不及,遂礼貌谢绝。

10.jpg

11.jpg

唐石霞画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唐怡莹没有留在大陆,而是自上海飞台湾,最后选择香港作为久居之所。1950年,唐在香港偶遇香港大学林仰山教授,林举荐她到香港大学工作,遂成为“港大”东方语言学校的国画和普通话高级导师,直到退休再无身份变化,培养的绘画及普通话学生上千逾人,可谓桃李满天下。

12.jpg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个特别的机遇,在朋友的搭桥下,唐石霞与溥杰联系过一次,那时,俩人都已过古稀之年,唐说自己坦率地说了与他结婚的既幸运又悲哀的两种感受,溥杰没表示反对。往事已矣,人到暮年,总结旧事,以平实无华和与世无争的心态,说出既幸运又悲哀的感受,也许,唯有两位当事人自知其中甘苦。令人欣慰的是,溥杰与唐怡莹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室后裔,都在中国的书法及绘画领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发扬光大了爱新觉罗家族的艺术光辉。

成为港督卫奕信的老师

唐怡莹执教香港大学,学生上千人,其中还有一个特殊学生,那就是曾任过香港总督的卫奕信。卫奕信1987年4月份来香港任第27任港督,而这之前,在1960年的时候,卫奕信还是20多岁的英国年轻人,中文名字原叫魏德巍,来香港学习中文,就在唐怡莹执教的香港大学东方语言学校分别学习语音、会话和学写汉字,而唐怡莹,则被委任做了卫奕信的口语会话老师。卫奕信此时还有一个身份,就是第23任香港总督柏立基的政治顾问,可以说是一个政治上有意培养的人物。后来,卫奕信知道了唐怡莹曾是大清的皇亲国戚后,主动向唐学习宫廷生活、传统礼仪、中国历史、北京习俗以及华人的思考方式等,两年后通过了考试,于1963年离开香港去了北京的英国驻中国大使馆工作。1987年再回香港任总督时,改成卫奕信,意即捍卫诚信。

唐怡莹说她的学生中,像卫奕信这样的高官只此一位,更多的还是绘画及普通话领域里的学生。对于自己并没有因为出身条件上的代表性优势而“从政”,唐怡莹的回答是人各有志,而她的志,正在绘画和教学。

回首当年,从如花似玉的金枝玉叶,到红遍京津沪的奇侠女,再到北宗画派画家,大学教授,这一系列的奇特履历,成就了唐石霞不同寻常的人生路途。晚年的她,成为一位纯粹的艺术中人,思维敏捷,举止优雅,通达温和,于不经意中显露贵族气息。唐石霞与溥杰离婚后,尽管有过张学良、卢小嘉这样的男性朋友,但始终没有再步入婚姻,最后一人终老。1993年,这位清室名媛病逝,享年89岁。

岁月最终将这位女性带入了历史的深处,但是,她留下了那么多珍贵的画作,那么多有史料价值的故事,这一切,都不会风流云散,岁月从不败美人,只因风华长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