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访 东昌府新闻网-聊城视音频新闻门户网站

手机网站  |   帮助中心

首页 > 文艺天地 >菅晓慧谈艺录

灿若云霞的历史长河

作者:东昌府新闻网 发表于:2017-10-11 09:36:36  点击:

1.jpg

919星期一一大早,我收到了网上购买的沈从文先生的大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早幸福来敲门,我十分高兴,拍了这本书的照片发到朋友圈,海外的同学看到了,嘱我在谈艺录里分享一下。我欣然领命,利用十一长假,把这本77750万字的巨著认真拜读学习,本期谈艺录就把我的学习心得向朋友们汇报一下。

沈从文(1902——1988),一代文学巨匠。对于他的大名,许多文学爱好者并不陌生,他笔下的湘西就像鲁迅笔下的鲁镇、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已成为一种文学意境,一种独特的文学地理。这片土地上诞生的各种男女人物,已成为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散发着永恒的光芒。

也有许多人对他的爱情故事津津乐道,他那首著名的情诗,打动了许多人的心: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

 看过许多次数的云,

 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2.jpg沈从文与张兆和


3.jpg

张兆和

他的妻子是安徽合肥张家著名的闺秀张兆和,张氏四姐妹,也称张氏四兰,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苏州乐益女子中学校长张冀牗的四个女儿。张氏原籍安徽合肥,家居苏州。其中大姐张元和,与昆曲小生名角顾传玠恋爱而结为伉俪(旅居美国);二姐张允和,是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的夫人;三姐张兆和,是沈从文的夫人;小妹张充和,是美国耶鲁大学著名汉学家傅汉思教授的夫人。这样的文化之家,也是文艺界一大奇观。

4.jpg

张氏四兰


5.jpg

元和、顾传玠(前排);允和、周有光、沈从文、兆和(后排左起)

沈从文与张兆和结识于胡适之所,胡适对沈从文大加赞赏,力促二人好事。对于沈张二人的情感,有几种说法,姑且不论。单就上面那首情诗,可见沈从文对张三小姐用情之真和之深。

6.jpg

沈从文单从学历上来看,只有小学毕业,但却是个文学天才。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受民国女神林徽因鼓励,陆续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他的作品里到处都是河流、码头及跑船的人,带有清澈的乡土气息,极富个人特色,成就独特的湘西文学之大观。

沈从文在新中国成立后,遭到错误批判,1950年去故宫博物院作讲解员,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在故宫他接触很多文物,于他以后对中国文物相沿习形成的中国文化研究起到作用。从此,他再也没有写作一部文学作品,而且也不允许发表作品。他多年收藏的许多书籍珍本,包括明代刊刻的小说,都在“文革”中被红卫兵烧毁。

7.jpg

1963年冬,周恩来总理和几个文化部门的人谈及每次出国,经常会被邀请看看那个国家的服装博物馆,因为可代表这一国家文化发展和工艺水平,一般印象,多是由中古到1718世纪的材料,我国历史文化那么久,新旧材料那么多,问是不是也可以较有系统编些这类图书,今后出国时作为文化礼品送人。对于来自总理的编写一部向别国引荐中国服饰文化的国礼书籍的嘱托,文化部通过文物局,令中国历史博物馆组织《中国古代服饰资料》的编撰工作,由沈从文担任主编。沈从文踌躇满志,将之规划为一项至少出版十本,潜心研究整理十年的巨大工程。

8.jpg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这份书籍的待印图稿,被认为是鼓吹帝王将相,提倡才子佳人的黑书毒草,受到冲击的沈从文于1969年冬被下放到湖北咸宁湖泽地区,过着近于与世隔绝的生活。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住处先后迁移6次,最后由鄂南迁到鄂西北角,手边既无书籍又无其他资料,近70岁、身患高血压、心脏病的沈从文在养猪种菜的同时,硬是将满脑子里的丝、漆、铜、玉、花花朵朵、坛坛罐罐反复回忆温习,把图稿中疏忽遗漏或多余处一一用签条记忆下来,写成此书。1971年回到北京后,在极端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又对文字重新修改。直到19785月,沈从文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回到正常轨道,遂成立小小工作组,对这本《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又作了较大修改和补充,终于19791月增补完成。19819月,这部沈从文的倾心之作由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从受周恩来总理嘱托到最后出版发行,整整历经18年磨难。

此书出版后,获中国社会科学类图书一等奖,被作为国礼送给日本天皇、英国女王及美国总统等各国元首。它是中国古代丝绸、服饰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也是对中国传统服饰、传统工艺文化深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饱含着沈从文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物质文明探索总结的责任和深情。

9.jpg

 

我手中购买的这本《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是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的《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共六辑205册图书中的一本,“温故而知新,述往事而思来者”是这一系列丛书的编纂之意,以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之新变,探求中华现代学术之根基。据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说,他们把丛书呈现于读者,是希望这些开山之作扛鼎之作无论多少年,皆能傲立于书架。而沈从文先生这本书列入其中,可见它的份量有多重。从201112月第一版发行,到20174月已经第7次印刷,亦可见其销量之广和受欢迎的程度之高。

那么,这本书有多好呢?我们先来看看文化名人高晓松的评价。高晓松出身于文化大家,自己也是清华大学的才子,在音乐界影视界凭作品和实力也是一个有影响的文化人,他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其作品字里行间常常流露着深情和泪水。他说:“这本书听起来像一本学术著作,但是看了就会知道,这是一本荡气回肠的中国历史大小说。它不是一个设计师或者一个研究服装美术的人在讲衣服怎么设计、怎么好看,而是把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用服饰做线索串联了起来:南方人、北方人、战斗的人、欢乐的人,他们从哪里来,他们要到哪里去。大家看这本书的时候,要看沈从文先生的文笔以及他对整个历史和人性的透彻洞悉。”

说真的,我之前听说过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名字,总想着碰着的时候买一本,并没有急切盼购之心,但是看了高晓松这个评价,心里马上就想看到这本书,看到里面那些南方人、北方人、战斗的人和欢乐的人。于是网上购买,很快就收到这本装帧精美的商务印书馆出的正版图书。利用20多天的时间,我仔细阅读后,感到晓松先生是用诗的语言和态度看来这本书,但它还真是一本严谨的学术之作,只不过这本学术之作像丝绸一般华美、细密、精致和高贵。我觉得还是郭沫若先生对它的评价比较客观,郭沫若先生曾经在19646月专为该书作序:“工艺美术是测定民族文水平的标准,在这里艺术和生活是密切结合着的。古代服饰是工艺美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资料甚多,大可集中研究。于此可以考见民族文化发展的轨迹和各种兄弟民族间的相互影响。历代生产方式、阶级关系、风俗习惯、文物制度等,大可一目了然,是绝好的史料。遗品大率出自无名作家之手。历代劳动人民,无分男女,他们的创造精神,他们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毅力,具有着强烈的生命脉搏,纵隔千万年,都能使人直接感受,这是值得特别重视的。”沫若先生乃是中国现代文学大家,其学术水准之高,其文学创作之美,其识人判文之精都臻于一流,我素深佩。读过之后,觉得是中肯的评价。但也有人说,郭序是1964年所作,是在书未成稿之前,有次宴会沈从文与郭沫若邻座,谈到这本书,郭主动说:我给你写个序吧!并很快就送来了。序成于书稿之前,郭未看过,故与内容不符。按此书最后成于1979年,内容多次补充修改,也许郭沫若的评价不是完全符合,但沫若先生当时身居高位,这本书的创作思路也许向他汇报过,所以,才会有序。再者,有各种见仁见智的认识也属正常。

那么,沈从文自己怎么说呢? 沈从文这样评价自己的著作:内容材料虽有连续性,解释说明却缺少统一性。给人印象,总的看来虽具有一个长篇小说的规模,内容却近似风格不一、分章叙事的散文。到底是小说,是散文?还是学术之作?

我们来看一下这本书。《中国代服饰研究》涉及的时期起从旧石器时代出现的缝纫和装饰品,到新石器时代的绘塑人形和服饰资料,再到自殷商迄于清朝,对最早期最基本最经久的服装式样起源于原始社会先民首创,为中华民族上国衣冠、文物制度奠定基础,再到对三四千年间各个朝代的服饰问题进行抉微钩沉的研究和探讨,全书计有图像700幅,50万字,依托丰富的实物及图像、壁画、墓俑等形象资料,与相关的文献记载相互证明,为几千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绘出清晰的轨迹,全书文字清丽,斐然可读,插图丰富,多为珍品。

这本书所叙是服饰,但又不能仅以服饰论之。从服饰这个载体,可以窥见中国历代朝野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俗、哲学、伦理等诸多风云变迁之轨迹,也是全书的宝贵价值所在。这本书以札记形式,也就是沈从文自己说的散文形式考证、记录、梳理、升华,最后凝聚成一条历史的长河,博大而精深,朴实而生动,读后给人以历史和审美的震撼与享受。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的的风格,也许用不是小说的小说,不是学术的学术来总结更巧妙。沈从文的弟子汪曾祺用了“抒情考古学”一词,他如此形容乃师:“沈从文后来‘改行’搞文物研究,乐此不疲,每日孜孜,一坐下去就是十几个小时,也跟他的诗人气质有关。他搞的那些东西,陶瓷、漆器、丝绸、服饰,都是‘物’,但是他看到的是人,人的聪明,人的创造,人的艺术爱美心和坚持不懈的劳动。他说起这些东西时那样兴奋激动,赞叹不已。样子真是非常天真。他搞的文物工作,我真想给它起一个名字,叫做‘抒情考古学’。” “能把抒情气质和科学条理完美地结合起来”,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有人说,沈从文文物研究的“诗性”或“抒情性”,最主要体现在他对“人”的关心。“有一点还想特别指出,即爱好的不仅仅是美术,还更爱那个产生动人作品的性格的心,一种真正‘人’的素朴的心。(《关于云南漆器及其他》张新颖)

10.jpg

在这本书中,沈从文研究服饰,不仅将其与多种文献对照,还与同时期及上下时期的文物纵向对比,寻找演变的趋势,并搜集其他信息印证历史文献和自己的推断。沈从文还对文献的记载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判断,敢于质疑,注重“常理”,提出许多新的见解。如古书中常提到的“布障”,《晋书·石崇传》记载:“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锦布障五十里以敌之”,对此历来各家均无异议。过去我读《世说新语》这一段时,就惊诧王恺石崇斗富的那三四十里的障子得有多么大多么长啊。但是,从这本书中,我终于知道了这个三四十里的障子是怎么回事,犹如大梦初醒,原来如此!沈从文在“南北朝宁懋石棺线刻各阶层人物”一节中指出,所谓“步障”,实一重重用整幅丝绸做成,长约三五尺,应用方法,多是随车乘行进,或在路旁交叉处阻挡行人。主要是遮隔路人窥视,或避风日沙尘,作用和掌扇差不多。《世说新语》记西晋豪富王恺、石崇斗富,一用紫丝步,一用锦步障,数目到三四十里,历来不知步障形象,却少有人怀疑这个延长三四十里的手执障子得用多少人来掌握,平常时候又得用多大仓库来贮藏。如据画刻所见,则“里”字当是“连”或“重”字误写。在另外同时关于步障记载,和《唐六典》关于帷账记载,也可知当时必是若干“连”或“重”。 看,“里”原来是“重”,三四十里就是三四十重,沈先生的解谜多么合乎常理,以至于最接近正确。

12.jpg    11.jpg

   本书后期由沈从文的助手王㐨和王亚蓉共同在沈从文的指导下完成,作为亲自参与这项工作的助手,王㐨指出,沈从文做服饰研究,首要的工作就是为文物断定时代,“先替后人把这个东西的时代准确性弄清”,“考察这个资料的可靠性”。从书中可以看出沈从文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对许多为专家所不易判断时代的画幅,特别是人物故事画,或有车乘马匹日用家具的山水卷画,沈从文从衣服制度和身旁携带日用家什等文物常识,得到许多有力旁证,从而帮助判断出相对年代。沈从文说:我始终留在博物馆不动的原因,不是为了名、利、权、位……而是要解决一系列的所谓重要文物时代真伪问题。不是想做专家权威,正是要用土方法,打破在文物界中或历史上一切专家‘权威,破除对他们千年来造成的积习迷信。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又是多么严谨严肃靠数据来分析证明靠实物来阐述总结的学术之作!

“我从这方面对这个民族在长长的年份中,用一片颜色,一把线,一块青铜或一堆泥土,以及一组文字,加上自己生命作成的各种艺术,皆得了一个初步普遍的认识。由于这点初步知识,使一个以鉴赏人类生活与自然现象为生的乡下人,进而对人类智慧光辉的领会,发生了极宽泛而深切的兴味。”

这就是沈从文,用他乡下人的纯净目光和抒情之笔,通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把中华几千年服饰文化产生的智慧之光凝成了灿若云霞的历史长河。

13.jpg

         沈从文在工作室

回首这本书的创作之艰辛,我觉得我们这个民族,无论遭受什么样的灾难,总有那么一部分人于无声处于暗夜里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中华,这样的人无愧民族脊梁。沈从文自己可以笑谈他年近七旬下放湖北干校,血压升高仍孜孜不倦默写被焚毁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手稿,如果不是对国家、对文化、文物的深深眷恋,对传统文化给予传承的强烈感情,如何能渡过那样的劫难?如何能够产生这样的扛鼎巨著?

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研究员威尔第女士幽默地说:“这本书搞时装的人知道了都会发疯的。”沈先生的一本书,会疯掉全球时尚界的设计师,想想真是有趣。

14.jpg

年轻的沈从文曾在回家乡凤凰途中写给新婚不久的妻子的信中说:“我们平时不是读历史吗?一本历史书除了告我们些另一时代最笨的人相斫相杀以外有些什么?但真的历史是一条河。从那日夜长流千古不变的水里石头和砂子,腐了的草木,破烂的船板,使我触着平时我们所疏忽了若干年代若干人类的哀乐!”沈从文的小说、散文、文献学术作品,正像那条浸含了若干年代若干人类哀乐的长河,浩浩荡荡,从遥远处的历史中流来,又向遥远处的未来里流去。就这样不停歇,永远推向新的边岸……

15.jpg

16.jpg

沈从文1988510去世,临终前头脑极为清楚沉静。在湘西凤凰沈从文故居,其墓碑上有两行秀丽端严的小楷:“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这个概括了沈从文一生的墓志铭,文稿和撰写都是张四小姐张充和的手笔。

嗟呼,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沈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