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访 东昌府新闻网-聊城视音频新闻门户网站

手机网站  |   帮助中心

首页 > 文艺天地 >菅晓慧谈艺录

跟着李白走亲戚——从121首李白写给亲友的诗文中听他自己破解身世之谜——第三十六家弟弟李襄家至第四十家朋友杨燕之萧三十一等人家

作者:东昌府新闻网 发表于:2020-04-08 13:37:41  点击:

image001.jpg 

朋友们,我们继续跟着李白走亲戚,本期谈艺录我们依旧走访5家,第三十六家弟弟李襄家至第四十家朋友杨燕之萧三十一等人家。

 

第三十六家  弟弟李襄家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李白的族弟李襄,没有查找到相关资料。桂阳,郡名,郡治在今湖南郴县。从诗题看,是作者同王昌龄共同送别族弟李襄离开长安去桂阳隐逸时,每人各作两首诗。

image002.jpg 

此诗作于玄宗天宝三载(744)春,时李白已遭谗疏,欲辞官归隐。李襄大约也是一位李唐朝为官的人,和王昌龄李白均有交往。王昌龄,边塞著名诗人,李白与他的关系非常好,曾因王昌龄被贬而写下千古名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首诗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此诗。

image004.jpg 

名篇就是名篇,由此可以看出李白对朋友的多情。王昌龄 698757年),字少伯,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从他的出生年月看,比李白大3岁,又比李白早去世5年,两个人完全可以说是同代同龄。王昌龄的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王昌龄本身的遭遇很惨,最后也是含冤而死。这个说来话长,因为本篇主要解析李白,王昌龄的故事以后有机会再讲。就是说,王昌龄与李白有着共同的朋友,共同的交际圈,而且,两人感情真挚深厚,送别李襄时二人同时在场。

来看全诗——

     其一

秦地见碧草,楚谣对清樽。

把酒尔何思,鹧鸪啼南园。

余欲罗浮隐,犹怀明主恩。

踌躇紫宫恋,孤负沧洲言。

终然无心云,海上同飞翻。

相期乃不浅,幽桂有芳根。

    其二

尔家何在潇湘川,青莎白石长沙边。

昨梦江花照江日,几枝正发东窗前。

觉来欲往心悠然,魂随越鸟飞南天。

秦云连山海相接,桂水横烟不可涉。

送君此去令人愁,风帆茫茫隔河洲。

春潭琼草绿可折,西寄长安明月楼。

 

(此诗见于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17古近体诗44首中的第1617首)。

 

第三十七家  外甥郑灌家

《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此组诗作于玄宗天宝十五载(756)春,李白往来于宣城当涂溧阳间,旋至剡中。当时安禄山僭号于东京洛阳,十分嚣张。唐朝迅即征兵调将以讨之。郑灌,这个李白称之为外甥的男儿,应命从军平叛,李白写诗以送之,既励其志,又壮其行。

image006.jpg 

 

     其一

六博争雄好彩来,金盘一掷万人开。

丈夫赌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回。

     其二

丈八蛇矛出陇西,弯弧拂箭白猿啼。

破胡必用《龙韬》策,积甲应将熊耳齐。

     其三

月蚀西方破敌时,及瓜归日未应迟。

斩胡血变黄河水,枭首当悬白鹊旗。

这个郑灌大约是李白从姐妹中的一个孩子,因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人,没有找到相关资料介绍,不过,有李白这样的舅舅,也名垂中华诗歌史。

(此诗见于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17古近体诗44首中的第181920首)。

 

第三十八家  弟弟李绾家

《送族弟绾从军安西》:此诗作于玄宗天宝二年(743),时李白居翰林,豪情未减。送李绾从军,祝其收奇功而凯旋。李绾,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陇西李氏姑臧大房有李绾,吏部郎中,乃工部侍郎李义琛之子。《新唐书•李义琛传》称:“子绾,为柏人令,有仁政,县为立祠。”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称李白的这位族弟李绾就是此人。后来的唐代第10位皇帝唐顺宗李诵的第15个儿子也叫李绾,被封为福王,但肯定不是第7位皇帝唐玄宗时代李白的这位族弟。

image008.jpg 

 

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

尔随汉将出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

君王按剑望边色,旄头已落胡天空。

匈奴系颈数应尽,明年应入蒲桃宫。

(此诗见于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17古近体诗44首中的第23首)。

 

第三十九家  弟弟李锃:[zèng]与李镇家

《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此诗作于天宝五载(746)秋,时李白居鲁中,仍欲报效朝廷,非常思念长安。二从弟疑其为李锃与李镇兄弟,李埏 [yán]之子。

image010.jpg 

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

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

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

平衢骋高足,逸翰凌长风。

舞袖拂秋月,歌筵闻早鸿。

送君日千里,良会何由同。

李埏、李锃与李镇这爷仨,没找到相关详细史料,应该也是李唐家族下层为官的李氏子孙,不然还真入不了李白的法眼,把两位兄弟称之为从弟。

(此诗见于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17古近体诗44首中的第30首)。

 

第四十家 朋友杨燕之萧三十一等人家

《送杨燕之东鲁》《送蔡山人》《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这3首诗并不是李白送给有所谓亲属关系人的,为什么我要选出来呢?这对解析李白同样有用。

关西杨伯起,汉日旧称贤。四代三公族,清风播人天。

夫子华阴居,开门对玉莲。何事历衡霍,云帆今始还。

君坐稍解颜,为君歌此篇。我固侯门士,谬登圣主筵。

一辞金华殿,蹭蹬长江边。二子鲁门东,别来已经年。

因君此中去,不觉泪如泉。

image012.jpg 

此诗天宝六载(747)岁暮李白自越中返金陵作。据李白诗中所写,杨燕,华阴人,汉杨震之后,将往东鲁。李白思念两个孩子伯禽、平阳,有托杨燕到了东鲁家中之后看拂之意。李白羁旅在外,每忆幼子,不免感情凄然,舐犊之情甚深。杨燕是否真的是东汉大儒杨震之后,这个不一定当真,因为李白很多写给朋友的诗中,为了赞美对方,就根据朋友的姓氏罗列一些古时的名人,以显示朋友尊贵。开创了隋朝的杨坚倒是杨震后代,这个杨燕,并无太多记载。“二子鲁门东,别来已经年。因君此中去,不觉泪如泉。”李白这个当爸爸的人,想起两个在兖州的亲生儿女,泪流满面,读来十分感人。

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

一乘无倪舟,八极纵远舵。

燕客期跃马,唐生安敢讥。

采珠勿惊龙,大道可暗归。

故山有松月,迟尔玩清晖。——《送蔡山人》

我为什么要谈到这首诗呢?因为读它的时候,我心怦然而动,我有了自己的解读。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由于仕途不顺,李白周游各地,《送蔡山人》就是写于这个时期。蔡山人,名字不详,高适集中也有《送蔡山人》一诗,当为同一人。这首诗开篇即说“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我本来就没有放弃俗世,但世人却抛弃了我。李白说得很清楚,我不弃世,我积极入世,我要有所作为,但这个世界自行抛弃我,我没有办法被它接纳,没有办法施展我的才能。李白担任供奉翰林后,与李林甫针锋相对,毫不相让:“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苏轼《李太白碑阴记》) 他直谏天子,横批逆鳞。提出10条勤政务本的建议,李隆基不悦,李白被“出宫思过”,悲愤彷徨。李白的罪人之后身份把他拒之于正常科举入仕做官的从政之路,这是世界第一次绝决地抛弃他。李白凭才名为玉真公主和道士吴筠所荐,成为玄宗的供奉翰林后,精明的唐玄宗并没有把李白当成施政一方的官员来任用,不过是为他粉饰太平和娱乐时写诗的才子而已。 这位梨园教主,心里的算盘拨拉得很响,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门儿清。像李白这样的出身,还这么傲,没有一点官场韬略,李隆基才不会真正使用。这是世界第二次绝决地再次抛弃李白。

image013.jpg 

有过两次被抛弃的经历,而且十分坚决,李白心里完全清楚自己根本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有所施展,世人自弃我,没办法。这是李白的人生困局,他终生都不能将之打破,因为出身的原罪,因为后天的性格,纵然你再不弃世,世也弃你。这就是宿命。

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这就是李白的命,时代锁定的悲剧之命。

在劫难逃,说的就是李白。

所以,读李白的诗,我常常读到他的心,他心里的苦涩,你多读多听几遍,就会明白和感受。

但是还好,李白后来比唐代任何一位皇帝和官员名气都大,他的诗歌滋养着美好的中华文化,把艺术的美嵌入中华儿女的心。这种嵌入,小时一旦入心,就终生不会不忘。如此影响力,唐代几人?史上几人?

可以告慰骄傲的李白了。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此诗约天宝八载(749)作于金陵。萧三十一,名不详,排行三十一。这首诗让人感动的是李白对伯禽的父爱,“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我家就寄居在沙丘旁边,我已经三年没有回去,想起就难过,心断肠也断。你是认识我家小子伯禽的,你回家的时候去看看他,这小子应该驾着白羊拉的小车乱溜达吧。

image014.jpg 

“驾小车骑白羊”是有典故的,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玠在群伍之中,实有异人之望。龆龀时乘白羊车于洛阳市上,举市咸曰,谁家璧人。” 讲的是晋代第一美男子卫玠向来有别于常人。童年时,乘着白羊车行驶于洛阳街市上,满街的人都问:这个白璧一样的孩子是谁家的? 李白说伯禽应驾小车骑白羊,实际上是赞美自己的儿子像卫玠这个有名的魏晋名士一样是璧玉一般的人物,可见李白多么爱儿子。

六月南风吹白沙,吴牛喘月气成霞。

水国郁蒸不可处,时炎道远无行车。

夫子如何涉江路,云帆袅袅金陵去。

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

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

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此3诗见于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17古近体诗44首中的第36373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