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我们继续跟着李白走亲戚,本期谈艺录我们依旧走访5家,从第六家哥哥李皓家至第十家外甥高镇家。
第六家 哥哥李皓家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有两种说法,一是开元十五年(727年),当时李白黄金散尽,来到安陆隐居,其间曾去襄阳,向堂兄襄阳县尉乞求接济,所以写作此诗。二是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几乎把自己青年时千金散尽的过程都写出来,终于黄金散尽后来到安陆隐居,其间曾去襄阳。去襄阳干什么呢?是干谒官员,希望对方提携自己,李白拜访的官员是时任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采访使的韩朝宗。韩朝宗素以爱惜人才闻名,因曾任荆州长史,故人称韩荆州。但诗人在呈给他的求职信中,又犯了一个严重错误——豪放不羁。信中写道:“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长揖即拱手礼,通常用于平辈之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衷心地希望你能够敞开心怀,不会因为别人只作长揖而拒绝。作为求职信,这句诗显然写得不太得体。李白带着这种傲慢心态去求职,韩朝宗自然不会对他感兴趣。干谒失败,李白向堂兄襄阳县尉李皓乞求接济。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
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
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
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
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吾兄青云士,然诺闻诸公。
所以陈片言,片言贵情通。
棣华倘不接,甘与秋草同。
我们来用白话文翻译一下这首诗,我年少时对事理的认识不是特别通达,呼朋唤友,都是些热血豪迈人士。为朋友曾经不惜两肋插刀,红尘滚滚处也曾经手刃歹徒。肝胆意气天下闻名,当然,这些都是小节,不足言道,现在回到偏僻之处隐居。回家后是四壁空空,没有任何产业。身穿的狐裘破烂,腰里曾经的万贯黄金全没了。也曾经去王公门前干谒,推荐自己,但是没有什么效果,日暮途穷。兄长已走向青云直上仕途路,承诺就兑现已闻名于百官中。所以今天给你呈上直言片语,虽是片语但贵在其通情达理,弟弟的真话您倘若不能接受,我甘心情愿与秋草一样干枯。
全篇读下来,我们完全看到了李白青年时是个怎样的人,有过怎样的行为,到襄阳后向堂兄李皓的求助生活。
李白的诗中有两位李皓,一位是这个从兄李皓,开元年间襄阳县尉,还有一位是从弟李皓,天宝年间曾任临洺县(今河北永年)县令,李白《赠临洺县令皓弟》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 752)。这两个同名字的人,应该不是一个人,因为李白不可能把一个人又喊哥又喊弟,按序齿排名是大事,李白不可能比自己年龄大的哥哥呼作弟弟,并且明确写在诗里,只能说两个重名的人,和李白都是亲戚。这个襄阳李皓,没有详细史料,有说他的父亲是任城县尉,后来又在东鲁为官,也许是李白众多在鲁地任职的亲族的一员,看李白毫不客气向他求助,应该比较亲近。
为什么我说李白的身世及他的生平经历都在他自己的文字里,这首诗就是最好的佐证,自己做的事,自己最清楚。
(此诗见于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9古近体诗43首中的第2首)。
第七家 侄子李聿家
《赠清漳明府侄聿》,这首诗使我坚信李白就是宗室之子, 李白于天宝十一载(752)春,曾北游广平、邯郸、清漳(今河北广平县东北)等地。与清漳县令侄辈李聿相会,明府就是县令,少府指县尉,这是唐时的称呼。《全唐文》卷四三五收李聿《茗侣偈》一首,“采采春渚,芳香天与。涤虑破烦,灵芝之侣。”小传称:“聿,玄宗朝官清漳令,迁尚书郎。”
李白别李聿时写了这首赠给侄子的诗,诗很长,我们看前部分——
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天开青云器,日为苍生忧。
小邑且割鸡,大刀伫烹牛。雷声动四境,惠与清漳流。
弦歌咏唐尧,脱落隐簪组。心和得天真,风俗犹太古。
这首诗的前部分尤其让我坚信李白的身份,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李家统治唐代,所以李氏家族,传宗百万,宗干支脉,遍布中州大地。天开青云器,日为苍生忧,我们李家秉承天命,治理天下苍生。雷声动四境,惠与清漳流。我们的美好名声传遍全国,侄子你惠政治理清漳也非常好。弦歌咏唐尧,脱落隐簪组。所辖境内百姓非常幸福,歌咏尧这样的明君,也就是我们李家天子像尧一样深得民心。
当然,这是李白也借表扬侄子对李唐盛世的讴歌,但也表明了李白身为李唐宗室的自豪。不然,如何开口即称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呢?这句话,完全是李白为李唐皇族的实锤!李白称赞的这位侄子李聿政绩颇佳,后来做到尚书郎。
来看全诗——
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
天开青云器,日为苍生忧。
小邑且割鸡,大刀伫烹牛。
雷声为四境,惠与清漳流。
弦歌咏唐尧,脱落隐簪组。
心和得天真,风俗由太古。
牛羊散阡陌,夜寝不扃户。
问此何以然,贤人宰吾土。
举邑树桃李,垂阴亦流芬。
河堤绕绿水,桑柘连青云。
赵女不冶容,提笼昼成群。
缲丝鸣机杼,百里声相闻。
讼息鸟下阶,高卧披道帙。
蒲鞭挂檐枝,示耻无扑抶。
琴清月当户,人寂风入室。
长啸一无言,陶然上皇逸。
白玉壶冰水,壶中见底清。
清光洞毫发,皎洁照群情。
赵北美佳政,燕南播高名。
过客览行谣,因之颂德声。
(此诗见于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9古近体诗43首中的第31首)。
第八家 弟弟李皓家
《赠临洺县令皓弟》(时被讼停官),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来到京城长安。李隆基颁旨任命其为待诏翰林,职责是为宫廷创作诗文,陪侍唐玄宗和杨贵妃左右。李白3年后被赐金还山离开长安。他开始游历祖国名山大川和风景名胜,族弟李皓时任临洺令(治在今临洺关),侄儿李聿任清漳(今广平、肥乡一带)令,都属于洺州(治在广府古城)管辖,李白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来到洺州,大约在洺州住了半年,留下了《赠清漳明府侄聿》及《赠临洺县令皓弟》等诗作。他到洺州时,其弟李皓时任洺州临洺县令,惹上官司已被停职,“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李白于是写《赠临洺县令皓弟》劝慰。
李皓,李白诗中出现两种称呼,一个是兄,开元中曾任襄阳县尉。李白有《赠从兄襄阳少府皓》诗,一个是从弟,天宝中曾任临洺县(今河北永年)县令。李白《赠临洺县令皓弟》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 752)。临洺,唐洺州属县,即今河北永年县。
两个人都叫李皓。
这首诗比较有意思,李白直接称为弟的并不多,多的是从弟,从兄之类,而这次直接称弟,是否就是李白的亲弟弟,也未可知。临洺令李皓,《旧唐书》、《新唐书》均无记载,因其为李白之弟而在府志、县志留名。
《康熙广平府志》载:李皓,(李)白之弟,临洺令。同页还有唐开元名相、南和人宋璟,时任洺州长史、后任贝州刺史;唐德宗贞元状元、范阳(今涿州市)人卢顼,时任洺州别驾,后任洺州刺史;洺州平恩(今曲周、邱县)人程名振,时任洺州刺史,唐初曾任永年县令;永年人宋庆礼,时任贝州刺史,后任御史中丞;隋唐名将罗士信,时任洺州总管,曾任幽州总管。山西闻喜人裴琰之时任永年令;河北清河人杨茂谦时任临洺令。
《乾隆广平府志》载:李皓,俱临。本页还有李聿,时任清漳县令,为李白本家侄儿。
来看全诗——
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
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钓水路非远,连鳌意何深。
终期龙伯国,与尔相招寻。
(此诗见于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9古近体诗43首中的第32首)。
第九家 哥哥李锡家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这首诗约是天宝四载(745)李白在河南宋州梁园创作,李白向虞城县令从兄李锡乞助。语简短而情急切。李白还写有《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李公,就是李锡,“天宝四载拜虞城令”,历4年而去。而且这个李锡就是鲁郡都督李辅的儿子。
来看全诗——
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李锡,字元勋,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人,其父亲李浦曾任郢、海、淄、唐、陈五州刺史,鲁郡都督,广平太守。作为太守的长子,李锡饱读诗书,知识渊博。19岁时,曾任寿光尉,爱民敬老,做事严谨,深得同堂官员及辖内群众赞许。李锡在任昭应县令的时候,表现出了非凡的指挥才能。曾经指挥5个郡的民工,修建朝廷督办的两处陵宫。李锡指挥若定,“举筑雷野,不鞭一人”,既为朝廷节省了费用,还缩短了工期,深得朝廷赞许。
据《虞城县志》(河南省商丘市下辖县)载:唐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李锡调任虞城县令。当时的唐玄宗李隆基对李锡任虞城县令寄予厚望,专门写了一首《敕虞城令长新戒》赐之,给予勉励。
公元749年秋,李锡调离虞城(一说,因疾去世)。虞城县城里刘楚环等几位德高望重的人共谋要为李锡写《去思颂》。县丞、县尉、主簿和员外们,大都积极参与了这件事。他们一起采集了李锡在虞城4年的业绩及爱民事迹,将材料送给当时仍然居住在梁园的大诗人李白。李白执笔,写成了《虞城令李公去思颂并序》,高度评价了李锡的官风、人品及业绩,并认为李锡的“清风令名”将“奋乎百世之上。”此序我在后面会专门介绍。《虞城县志》记载: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李白写的《虞城令李公去思颂并序》,由当时的著名书法家王裕刻篆书立碑记载,此碑新中国成立前尚存,现不知在何处。
(此诗见于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10古近体诗24首中的第4首)。
第十家 外甥高镇家
《赠别从甥高五》,此诗约作于天宝八年(749年),李白于金陵创作,另写有《醉后赠从甥高镇》,高五约即是高镇。“贤甥即明月,声价动天门。能成吾宅相,不减魏阳元”这是称赞高五美名远扬,“自顾寡筹略,功名安所存?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枥中骏马空,堂上醉人喧。黄金久已罄,为报故交恩”,这仍然是在回忆自己从前的经历,我自己缺少良谋大略,至今仍未取得功名,我的处境好似被绳拴的猿猴,穷途末路,马厩中没有驰骋千里的骏马,堂上充满醉酒的狂呼。为了酬报故友的恩情,黄金早已挥撒全无。李白的心高气傲以及无处施展,黄金散尽,又一次通过他自己的口告诉了我们。
至于这个高五,当是李白姐妹的孩子,目前尚无详细资料考证。
来看全诗——
鱼目高泰山,不如一玙璠,贤甥即明月,声价动天门。
能成吾宅相,不减魏阳元。自顾寡筹略,功名安所存。
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枥中骏马空,堂上醉人喧。
黄金久已罄,为报故交恩。闻君陇西行,使我惊心魂。
与尔共飘飖,云天各飞翻。江水流或卷,此心难具论。
贫家羞好客,语拙觉辞繁。三朝空错莫,对饭却惭冤。
自笑我非夫,生事多契阔。蓄积万古愤,向谁得开豁。
天地一浮云,此身乃毫末。忽见无端倪,太虚可包括。
去去何足道,临歧空复愁。肝胆不楚越,山河亦衾裯,
云龙若相从,明主会见收。成功解相访,溪水桃花流。
(此诗见于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10古近体诗24首中的第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