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访 东昌府新闻网-聊城视音频新闻门户网站

手机网站  |   帮助中心

首页 > 文艺天地 >菅晓慧谈艺录

跟着李白走亲戚——从121首李白写给亲友的诗文中听他自己破解身世之谜——第二家行路途中至第五家叔叔李清家

作者:东昌府新闻网 发表于:2019-09-18 13:33:20  点击:

image001.jpg

朋友们,我们继续跟着李白走亲戚,这一期我们要走4家亲戚,李白的神秘身份渐渐开始显露。

 

第二家  行路途中

李白非常有名的诗歌《行路难三首》中的第2首篇首写道:“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篇尾写道:“行路难,归去来”,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大道虽宽广如青天,唯独没有我的出路。世路艰难,我只得归去!”

朋友们,在大唐时代,早已实行了科举考试选拔天下人才的制度,过去盛行几百年魏晋的门阀世袭制度再也不可能阻挡平民上升和晋身的步伐,依着李白的才气,他走科举考试之路,正常情况下不敢说得个头名状元郎(状元起初称为“状头”,原来在唐朝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即类似今日考试报时填写资料的情形一样。考试结束之后,将最高的成绩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状头”。居首者因曰状头,亦曰状元),只要考试公正,考中成为进士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是李白为什么没走科考之路呢?你看,他说,大道像青天一样宽广,独独没有我走的路。为什么会是这样?这极不正常。

唐代科举制度中,对参加考试的人身份及家庭出身有明确限制,《唐六典》规定 : “刑家之子,工商殊类不预,明确规定罪人之子和商人之子是严禁参加科考的。”也就是在唐代,“工商不得官任,官员不得经商,地方小吏,倡优,巫家,还俗僧道及高祖以上犯死罪者之子孙不得参加科举考试。”这里面,明确了工匠,商人及高祖犯过死罪等家庭出身的子孙,没有资格参加科举,也就是说,没有可以通过考试来入仕成为国家官员理政一方成为政治家的可能。

有一种说法大家不陌生,对李白未参加科举,说他是因为傲气而不屑参加科考,其实,持这种观点的人还没完全了解唐代科举对考生家庭身份的限制要求。李白不是不屑参加,而是他的身份使他不能参加,他因为出身而被拒绝在科举大门之外,所以才有了他“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叹息。

我大唐国,全体国民都来学成文武艺,考上公务员,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国家做贡献吧,但工商、倡优及罪人子孙如李白者不得参加考试。

image002.jpg 

来看全诗——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此诗见于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3乐府30首的第14首)

 

第三家  哥哥李粲家

《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这是李白于开元十八年(730)  初入长安,这年秋冬之际西游邠州,写的《豳歌行》,呈献给在此地作长史的族兄李粲,希望帮助自己解决御寒之事。李粲,开元中任邠州长史。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赵郡李氏东祖房有“粲,濮州刺史”,乃武后时宰相李峤之子,当即其人。新平,郡名,即邠州,属关内道,治所在新平县,即今天的陕西彬县。他的父亲李峤,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是战国名将李牧的后裔。李牧十八世孙李楷,仕西晋为治书侍御史,五子分府而居。第五子李叡,居于巷东,号东祖。李叡九世孙李野王,仕隋为鲁郡功曹。李峤早年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小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武周时期,依附张易之兄弟。中宗年间,依附韦皇后和梁王武三思,官至中书令、特进,封为赵国公。唐睿宗时,贬为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唐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迁庐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终年70岁。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此人是宋代苏东坡的先辈)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成为“文章宿老”。先后历仕五朝,趋炎附势,史家评价以贬义居多。

image004.jpg 

李白把李粲呼为兄,希望尊贵富裕的兄长给没给自己御寒的衣物。

来看全诗——

豳谷稍稍振庭柯,泾水浩浩扬湍波。哀鸿酸嘶暮声急,

愁云苍惨寒气多。忆昨去家此为客,荷花初红柳条碧。

中宵出饮三百杯,明朝归揖二千石。宁知流寓变光辉,

胡霜萧飒绕客衣。寒灰寂寞凭谁暖,落叶飘扬何处归。

吾兄行乐穷曛旭,满堂有美颜如玉。赵女长歌入彩云,

燕姬醉舞娇红烛。狐裘兽炭酌流霞,壮士悲吟宁见嗟。

前荣后枯相翻覆,何惜馀光及棣华。

(此诗见于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7古近体诗28首中的第6首)。

 

第四家  弟弟李叔卿家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此诗约作于743年,写了在京兆府下辖的金城(今陕西兴平县》县与族弟县尉李叔卿晚上共同持烛欣赏壁画的过程与感受。李叔卿,工部侍郎李适之子,李季卿之兄,字万。李叔卿弱冠以明经及第。玄宗开元间历任曾任鹿邑(今属河南省)、虞乡(今山西永济东)县尉,金城(今陕西兴平)县尉。约卒于天宝五载(746)。他的父亲李适,字子至,京兆万年人(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隋唐均设京兆尹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万年等20余县。)。举进士,再调猗氏尉。武后修《三教珠英》书,以李峤、张昌宗为使,子思与孟子并提,后世称思孟学派。该学派注重内心省察的,取文学士缀集,于是李适与王无竞、尹元凯、富嘉谟、宋之问、沈佺期、阎朝隐、刘允济在选。书成,迁户部员外郎,俄兼脩书学士。景龙初,又擢脩文馆学士。睿宗时,待诏宣光阁,再选工部侍郎。卒,年49,赠贝州刺史。李叔卿的父亲李适还和欣赏李白的司马承祯有关联,睿宗时,天台道士司马承祯被征至京师。及还,李适赠诗,序其高尚之致,其词甚美,当时朝廷之士,无不属和,凡三百余人。徐彦伯编而叙之,谓之《白云记》

李白把李叔卿呼为族弟,尚未考证出为什么,但当时李白正在长安任供奉翰林,李叔卿又在长安属县任县尉,两人之间多有交往。

image006.jpg 

来看全诗——

高堂粉壁图蓬瀛,烛前一见沧洲清。

洪波汹涌山峥嵘,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

光中乍喜岚气灭,谓逢山阴晴后雪。

回溪碧流寂无喧,又如秦人月下窥花源。

了然不觉清心魂,只将叠嶂鸣秋猿。

与君对此欢未歇,放歌行吟达明发。

却顾海客扬云帆,便欲因之向溟渤。

 

(此诗见于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7古近体诗28首中的第10首)。

 

 第五家  叔翁李清家

《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约作于天宝四、五载(745746) 鸣皋山,属洛州陆浑县,在今河南嵩县东北。伊阳县,在今嵩县西南。李清登天宝十二载(753)  进士第,此诗送李清归隐鸣皋,当作于其登第之前。时李白在秦关、嵩山之东。

image010.jpg 

“我家仙翁爱清真,才雄草圣凌古人”,李清,唐太宗之孙,越王李贞之子。据《唐诗纪事》卷二四,登天宝十二载(753)  进士第,李白送李清归隐鸣皋,把李世民的孙子呼为从翁,即伯父之类的长辈,而且毫不掩饰,明言我家仙翁。

来看全诗——

忆昨鸣皋梦里还,手弄素月清潭间。觉时枕席非碧山,

侧身西望阻秦关。麒麟阁上春还早,著书却忆伊阳好。

青松来风吹古道,绿萝飞花覆烟草。我家仙翁爱清真,

才雄草圣凌古人,欲卧鸣皋绝世尘。鸣皋微茫在何处,

五崖峡水横樵路。身披翠云裘,袖拂紫烟去。

去时应过嵩少间,相思为折三花树。

(此诗见于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7古近体诗28首中的第14首)。

请注意,我们据此可以再探李白身世,李清是李世民的孙子,又是李白的从翁,那李白与李世民的关系如何?当然李白非是李世民的直系后代,否则在李世民子孙统治的国家根本没必要祖父及曾祖父须隐姓,父亲要“潜”在广汉,和李世民没直接关系,又是李世民孙子的下一辈,那么,和李世民的兄弟们有关系,也就呼之欲出。

伟大的李世民开创了伟大的贞观之治,这个贞观之治怎么来的?那是玄武门之变后把皇太子李建成杀死,把老父亲李渊从皇帝宝座上赶下来,自己坐上去的。没有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还当他的秦王,一个王,哪里能有皇帝的权力来管理国家?还谈什么开创贞观之治呢,连贞观的年号都不会有。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把本来李渊立的皇太子,自己的亲哥哥38岁的李建成当场射死,消除了这个最大的政治对手,为自己登上皇位创造条件。而且,李建成所有在世的男丁一律处死,以绝后患。

image012.jpg 

这是什么?这就是政治斗争。

皇位只有一个,兄弟那么多,本事都那么大,大家都想争这个皇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没办法的事。不光李建成,支持李建成的四弟齐王李元吉也被杀死。李建成有一个太子妃,郑观音,(郑观音于李建成死后一直跟女儿在长乐门生活,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正月,郑观音因病离世,终年78岁,死后与“隐太子”李建成合葬。)共为李建成生了6个儿子,女儿的数量至今没有定论,但至少有5个。李建成的大儿子名字叫李承宗。他出生之后,就被李渊封为郡王。但是他并没有活多久,在玄武门政变之前,就夭折了。

image014.jpg 

2012年,西安警方破获了一起倒卖文物的案件,查获了若干唐代的墓志铭,其中两件文物极为珍贵,即唐代首任太子李建成及其太子妃郑观音的墓志铭。 “大唐故隐太子妃郑氏墓志铭并序”才让我们知道了玄武门之变后一代太子妃郑观音的命运,墓志铭中甚至将郑观音比作东汉的马皇后和邓太后,给出了超高的评价。此图为墓志铭拓片。 

这场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李渊被控制,李建成和李元吉被冠以谋反的名义杀死。唐高祖被迫下诏由秦王李世民处理军国大事。随后李建成次子李承道及三子河东郡王李承德、四子李承训、五子李承明、六子李承义也被诛杀,并除宗籍。后来李世民成为唐太宗,把自己的儿子李福过继给李建成,以延续其世系。

李建成除了长子李承宗早卒外,其余次子包括安陆王李承道、三子河东王李承德、四子武安王李承训、五子汝南王李承明、六子钜鹿王李承义均命丧玄武门。

李世民不仅射杀了亲哥李建成,为了以绝后患,把李建成的5外作子他的5个侄子也给杀了,当然还包括李元吉的5个儿子,加起来李世民一共杀了10个亲侄子,至此,唐高祖李渊与正妻窦氏所生的3个亲儿子 ,只剩下李世民自己的血脉。斩草除根,这就是政治。

image016.jpg 

李建成,李元吉的男丁都死光了吗?

我们再回到那个早于玄武门之变前就死了的李建成的大儿子李承宗身上,李建成的长子,太原王李承宗早在621年就因病去世了。李承宗善终了,那么李承宗的儿子也就有可能逃过李世民的魔手。要知道李承宗的儿子可能是李建成的唯一血脉,李建成的残部会不惜一切代价不让李建成绝后。李承宗的儿子在李建成及其支持者保护下,跑到了中亚的碎叶城,苟且残生。李承宗的儿子,出于对故乡的思念但又不能回故乡,把自己唤为李客。到了武则天时期,李客潜回到了蜀地, 701年,在四川,李客的儿子诞生了,这个人,就是李白。

这个说法,得到了许多李白研究者的求证。

image018.jpg 

台湾学者褚问鹃先生推论李白是唐初玄武门之变中,被李世民诛斩的李建成的后代,褚问鹃称玄武门之变时“太子妃闻变,即将她的独子托孤给一名亲信的宫女……宫女抱着建成之子就坐车出城,望西域而去……这个孩子很可能就是李白的高曾祖了”。这位台湾学者持此观点。

清代大学者徐本立先生亦认为李白为“李渊五世孙”,他认为“建成、元吉诸子……个别人有可能逃出险境……或有怀孕的侍妾侧室,在别人掩护下出逃,李白即建成后裔”

大学者陈寅恪先生在《李太白氏族之疑问》中认为,范传正所说“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的说法不令人信服。陈先生说,李白父亲之所以名客,是因为“西域人其名字不通于华夏,因以胡客呼之”。在这里,陈先生是以李白祖上系西域胡人为立足点,陈先生还说,李白先人是因罪而窜谪至西域的。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刊登韩维禄先生著文《李白“先世为庶”当为建成玄孙解》,详细考证了李白乃是建成玄孙。韩维禄先生认为:“当玄武门事变时,李建成满门被诛,唯长子太原王李承宗在此之前病故,若承宗有子则远离长安,免遭诛杀,其亲闻讯将其藏匿或逃往他方……‘五世为庶’只能是李建成的后代,五世为:一世李建成,二世李承宗,三世李承宗之子,四世李客,五世李白”。

徐本立《李白为李渊五世孙考》、韩维禄《李白“五世为庶”当为李建成玄孙解》、褚问娟《李白身世的研究》(《艺文志》196期)等持此李白为李建成后代说法。

李白在弥留之际,不仅将手稿交给了族叔李阳冰,还吐露了自己的身世。通过李阳冰记录,因为劫难,不得不改名换姓远走高飞。就连李白父亲的名字也大有玄机,因为客居避难而叫李客。李白去世55年后,其“世侄”范传正记录的内容也令人耐人寻味。范传正说李白是“绝嗣之家,难求谱牒”,要知道李白并没有绝嗣,范传正还特地提到李白避难是在隋末。专家认为隋末应该是唐初,之所以写错,就是因为“绝嗣”二字。绝嗣指的应该是李建成绝嗣,因为唐太宗不会让李建成的亲生血脉有嗣,他把自己生的儿子过继给亲哥承嗣,不过是为了皇族的面子而已。就像他参加李建成葬礼时也会掉泪一样,那泪水是欢喜的泪也说不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