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庆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我闲逛泉城路新华书店,看到一本很厚的书,《国学开讲》,作者范曾。
范曾?不是著名的书法家吗?中国许多城市的高楼大厦上都有他的题字。我家东部青山下,某山庄小区的大名就是范曾的书法,每当月上东山的时候,我都能看见霓虹灯装饰后映射在旷夜中巨幅闪烁着的那几个大字。
他什么时候转行成了大学者?开讲国学?打开来翻阅,有一个小标题是“一字一乾坤——从汉字之美感悟国学”,噢,原来他是从汉字的美感里感悟其中的国学啊。他的字那么好,一定有独到的对国学的认知,买!
于是,这本范曾的大作便被我买回家。等到仔细一读,发现其实本书谈的就是中国的儒道佛三大哲学体系,离范曾赖以成名的书法还挺远。
后来,我在水墨千金傅益瑶的个人散文集中看到这位美丽的大小姐说自己年轻时下放江苏睢宁那段最艰苦的岁月里,是范曾与她长期通信点燃了她对人生的希望。
这时候,我又想起自己读过范曾的《国学开讲》,他对中国文化一些观点和个人认知,有他自己的道理,其中较为打动我的地方,是他对道家庄子的解读。
庄子,这个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中国本土大哲人,在新岁即将来临的此刻,就让我谈一谈吧,哪怕在他的眼里,人世,自然,时间,空间本就是没太有意义的命名,可笑得很。
但是,微小的我们,既然来到这个世间,既然也在要所谓的时序接替中思考人生,我们还是步庄子后尘,来仰望月亮和星辰的所在吧。
先简要介绍一下作者,范曾(1938.7.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书画家、文学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著作等身,已出版160余种诗、书画、哲学之著述,国家图书馆珍藏其中119种。范曾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对中国画的发展贡献很大,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1984年,日本冈山范曾美术馆建立;1986年,捐建并主持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2008年,南通大学范曾艺术馆揭牌;2011年,荣获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有24字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下面,我们就随范曾先生来看庄子的逍遥。
道家管锥
管锥,这个词,来源于《庄子•秋水篇》,意思是,我的认识非常浅显。道家管锥呢,不是说道家这一哲学派别浅显,而是说它太博大精深了,以致我们后人对它的论述和认知都还非常浅显。这当然是谦虚的说辞,但是也很有道理,因为,道家学派,诸子百家中的老子和庄子,是我们中华民族巨子般的哲人,一般人对他们的思想、境界及认知还真的比较浅显。
范曾他很谦虚,他说自己谈论道家,谈论二位先哲,就是管锥他们,很浅显不能述及万一。
《汉书•艺文志》(就是之前我讲的著名中华史家班固的大作)把中国的学问归纳为10家,有儒,法,名,墨,道,阴阳,纵横,农家,杂家,小说家。道家指的主要是老子和庄子,这里的道家与后来的道教不是一个概念。
道家是探讨宇宙本体的一种哲学,老子在《道德经》里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个“大”就是道,道就是老子对宇宙本体的哲学感悟。而“宇宙”这个词,最早是由庄子提出来的,他说,“宇”是横无际涯的空间,“宙”是无始无终的时间,宇宙就是空间和时间。
而道教呢,是将老子看作道的化身,将老子神秘化,信其不是地上的古哲,而是天上的神灵。在地上建立道观,信徒们进行供奉,将之作为一种宗教领袖来信仰、传播和膜拜。
老子本人绝对想不到后代会把他看成天上的神,崇拜他的人都炼丹吃药,追求长生不老。老子庄子强调的是人要回归自然,要绝智去圣,因为“慧智出,有大伪”,人类的智慧一出现,大的虚伪也来了,一产生社会契约,一有了“你的”,“我的”这两个词后,我的你不许拿走,你的我也不要占有,人类就有了区分,就失去了“天下为公”的大道之行。
广东广州市圆玄道观图
老子和庄子认为在混沌的原始社会,一个人如能和天地精神相往还,有一个非常自由开放的心灵,无忧无虑,回归自然,心灵安静,凝思寂听,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就有一个大境界。所以老子讲清静无为,弃绝知识,返璞归真。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圣人主张仁义,都是因为不仁不义的社会才产生了对仁义的追求。老子没有否定过天,他的哲学都是谈天谈自然。孔子追求仁义,是使人向善,“思无邪”。而庄子呢,他认为天地万物齐一,没有什么区别。老子的无为不是彻底无为,而是更加有为,无为无不为,唯其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庄子和老子不同,他是彻底无为,不是无为无不为,不是不能与之争,而是不争,不为物累,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老子的学问是自然的人格化,孔子 “天垂象,圣人则之”,是人格的自然化,庄子是人的本体和自然本体无间融为一体,这就是三者的区别。
庄子是彻底无为的实践者,老子还有个无不为的终极目标,庄子是彻底无为。楚王请他做楚国宰相,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他宁愿做在泥水里自由曳尾的鱼,也不愿成为庙堂里被供奉的神龟。
庄子本人据《史记》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尝为漆园吏。” 漆园吏向来有两种解释,一说以漆园为古地名,庄子曾在此做官;一说解释为庄子曾在蒙邑中为吏主督漆事(蒙在今河南商丘市北),多数学者认同后一种说法。漆事,大家千万不要认为它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管理漆器的小事情,在战国时代,许多征战的车马及兵器都要用漆来加工涂饰,同时民间也有许多漆器生活资料,所以这个漆园吏就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及民生物资管理部门的主管,地位也很重要,否则楚王一国之君也不会请做漆园吏的庄周去做更高的宰相。
庄子讲万物都有同一性,写了《齐物论》阐述“齐一”,古代有棵大椿树,以8千年为春,以8千年为秋,很长寿了,但是朝菌不知夕晦,夏虫不可以语冰,它与只活一早上的草菌,只活一夏天的小虫子从更远的角度来盾,对宇宙来说都是一眨眼的工夫,没什么区别。
诸子百家,除了老子,其他的庄子都不认同,都把他们痛骂一遍,最惨的是儒家,被骂得体无完肤。
当然,这里的“骂”绝非市井之俗,而是一种更高的对天地对自然对人类对社会组织形态的哲学思考,只不过每个人思考的角度不一而已。
无所待的逍遥神游
范曾所绘庄子图
庄子的著述从《汉书•艺文志》里记载,有54篇,西晋郭象认为这54篇有很多是后人加进去的,最后确定下来33篇,其中最没有争议的是庄子的《内七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人间世》,这7篇完全是庄子的笔法,气势雄阔,古今文化人没有一个不佩服的。古代的读书人床头必放4本书,《史记》、《汉书》、《庄子》、《离骚》,简称史汉庄骚,不读这4家的书籍,不了解这4家的学问,你都不好意思称自己是文化人。
孔子和他的弟子,为什么会受到庄子无情的批判?因为他讲治、讲心机,讲知其不可而为之。而庄子,生活在自己的心灵里,与自然合成一片,在他看来,各种工具使人有机心,有机心人类就会堕落。机器不停发展,对人类到底是好是坏?这很难回答。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有一个罗马宣言,提出科学的零度发展计划,认为人类的科学发明目前已经够了,不需要再发展。当时这成为科学家的笑柄,没有人真听真信,结果仍是科技大步向前。今天,我们这个世界有了大量的转基因食品,制造的原子弹氢弹全部加起来足以毁灭整个地球,甚至生化武器一勺子炭疽就可以毫不费力摧毁任何一个国家,还有现在让人恐怖的人类基因图谱可以任意改变诞生出新的生命,这样的事是好还是坏,谁也不敢不正视庄子当年的担忧。万一有几个充满野心的狂妄政客利用了这些东西,谁知道还有没有地球?
原子弹爆炸图
庄子在他的内7篇中讲述了他的美好世界,《逍遥游》是要绝对的心灵的自由;《齐物论》是要与天地万物有同一性;《养生主》讲人要适应自然;《人间世》讲有用和无用,有有用之用,还有无用之用;《德充符》讲不仅要同一,还要浑然一体;《大宗师》就是自然,人的大导师大宗师就是自然;《应帝王》讲需要一个人,这个人能够进行无言之教,应该做帝王。
庄子讲到美,认为美就要顺乎天,天是什么?是大美的所在。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它是无言之教,它每时每刻教导着我们。有人会问,台风美吗?海啸美吗?地震美吗?它们摧枯拉朽,带来重大灾难。朋友们请注意,这样的观点完全是从人类自己的利益出发来做判断,其实对于自然来说,这是一种自私的心理。在庄子看来,万物齐一,《齐物论》中,美存于天籁,地籁和人籁中。地动山摇、山崩海啸就是地籁;人间各种各样的声音,人从内心产生的声音、气息和氛围,就是人籁;这个声音美妙之极,极其悦耳,仿佛天际传来,是天籁。庄子说我们人作为认识的主体,要和大自然浑然为一,形成一种无隔无封的状态,就能够听到天籁、地籁和人籁,这就要求人有不偏不倚的至正之心,不能从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看问题。孔子为礼,为乐,为人类的小社会,庄子认为这使人失去本真之性,不是至正,而是偏颇,所以和失去本性吃人心肝的盗跖一样,二人没有什么不同。
庄子的美学思想是彻底的真和朴,一切违背自然本真之性的,都要铲除,彻底铲除,所以他才那样釜底抽薪地全盘否定孔子。庄子讲究真,人的本性应该像风的吹动那样自然,相濡以沫的仁义不如相忘于江湖的自由,个体生命及精神绝对自由,像鱼相忘于江湖,人要相忘于仁义。孔子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相互之间以仁义礼仪来相求和约束,简直就是违背人性,画地而趋,这对主张人性彻底自由和精神解放的庄子来说,无疑是被瞧不起的。我们今天讲人人平等,是在人类社会的组织架构里的共识,而庄子,他更高地站在了大自然的角度,他讲的是万物齐一,万类霜天竞自由,所以,他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的大哲和巨子。
因为庄子崇敬本真之性,所以他为了阐述自己的思想,往往会发表很极端的言论,让很多人觉得无法接受,但是,他洗尽铅华,反对一切人工的创造,却创造了一个天地大美的理想国,一切美都有相同性,这个相同性在于自然的本真之性,“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你看,月亮永远宁静地布洒着清辉,星辰永远在遥远的天际晶莹闪烁,它们从不说话,世世代代的人来来往往,它们却永恒在天上,永远那样美。
美呀,那是月亮和星辰的所在。
庄子希望人能贴近自然,回归自然,不要太相信理性工具,说“有机事必有机心”,机心无限制发展以后,人类离灭亡也就不远了,这种警世之言,在2300多年前,在全世界,在中国的战国时期,没有一个人能达到这种高度,没有一个人能和庄子对话,他是一个孤独的思想者。看看人类自己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发现了核能,原子弹的爆炸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爱因斯坦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我不可以估计,可是我可以肯定地说,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人类要用石斧来对打,因为人类的文明已经完全没有了。
想想现在人类制造出来的已在某些领域向人类发起挑战的智能机器人,难道不正应兑了庄子的话?机器无坚可摧,因为它没有会心的笑和含泪的眼,人类的机心用到极致,人类自己为自己送葬。
庄子说,我们来到世间,有无穷的事在等着我们,如何应对无穷?就是要简单化,隐言忘机,最好是无知无识的醉汉,离形去智,心灵到自然中与鸟兽草木同在。要站在圆的中心,在圆心上看任何东西都没有区别,“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一种是非,另外又是一种是非,没有绝对和唯一;方可的时候,方不可来了,方不可的时候,方可来了;可以做的事情,一定有一个不可以的东西在对立面,不可以做的事情,也有对立面是可以的。
“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事物存在“这个”和“那个”的对立面吗?“彼”是那个,“是”是这个,果真有这个差别吗?果真没有这个差别吗?“彼”和“是”都“莫得其偶”时,就是没有对立面的时候。“谓之道枢”就是在环中,在环中就能够以应无穷。万物都存在对立的一面,事物对立两面谁也离不开谁,相互依存,不要重视它们的区别,要看到它们的同一性,齐一性,齐一到无有其偶的地步,没有对立的东西。
庄子用尽一切反科学,反技巧,反艺术的极端语言,让人们回到大自然,他为了这个目标写成的文字汪洋恣肆,排山倒海,成为先秦诸子百家中最为宏丽的一家,这样走极端,这样洋洋洒洒,好像不如此就不能表达他回归自然的决绝。他看一切文明的演进都是人类对大自然的背弃,他彻底反对智巧和文明,一切人类的罪恶,都来源于心智的开发,他希望人类心智不开,回到混沌的世界。
庄子这样走极端,他就是用极端来警戒你。庄子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在语言和思维上提出未来应该限制科学发展的人,科学必须被限制,没有限制的科学,对人类贻害无穷,因为你不能预料开发以后的结果。在今天,庄子的思想得到了越来越多科学家、政治家和普通民众的认同,现在看,庄子之所以伟大,因为他有一双慧眼,穿越时空和迷雾,看到了远方和未来。
庄子显灵记
范曾所绘庄子
庄子强调自然,认为“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一切万物都一定有个成理,这不是一般人所知晓的。万物怎么生,它知道怎么生吗?知道其所以得吗?它不知道。它就是那么自然地存在。它本来很快乐,只要你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它,给大自然,大自然就会因为你违背它的本性和规律而不悦,就用凋亡来报复你。
所以,庄子的思想用最简单的话来讲就是不要强加意志于自然。
庄子心中,自然的存在是一种不待矫饰的本真之性,人类的小智“上悖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简直就是个祸害,圣人的仁,义,礼,乐,由于背弃齐一的自然,使自然有了区别,有了分崩离析。庄子希望在无知无欲的世界里,人们有着共同的天地大德,“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没有区别,没有结党营私,也没有党同伐异,有同样的德行而不偏私,纯任自然的天性,就是他讲的“天放”。
庄子妻死,鼓盆而歌。他的妻子死了,他还击缶而歌,万物齐一,妻子是自然,自然也是妻子,她只不过是到了自然之中以另一种形式存在。这种天地逍遥,是心灵达到自由的状态。
庄子的终极思想,是齐一,浑一,宇宙万有都在一体,事情没有一个绝对的对立,齐一齐物,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庄子要求无为,无谓,无求,无欲,无名,无利,无功,这些都无,都不需要。他讲有一个天门,天门打开,是无际之崖,这个无际之崖里有一个无何有之乡,什么都没有,连时间和空间也没有。天门在什么地方?庄子说就是自己的心里,天门就是自己的心。后代大哲人王阳明的心学,就是受庄子影响,“心外无天,心外无物”,一切烦恼微不足道,一切争端微乎其微。
庄子《至乐篇》讲到至乐,至乐是什么?就是没有快乐。一个人到了没有快乐的地步,就是最大的快乐。到了没有用处的时候,就是最大的用处。一切都是瞬息,善待本真之性。人类科技无限发展,据说基因技术今天可以使人活到200岁,寿命长了,快乐就一定增加吗?这种属于心灵的东西,技术可不能大言可以解决。
庄子要的是彻底回归,这个幻想是东方的乌托邦。人类智慧是无穷小的东西,而宇宙的智慧非常大,天地智慧无涯,我们以有涯追逐无涯,危险!
庄子图像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所以,“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至人在道家的概念中,是比圣人还要了不起还要高的境界的人,他就是无为的。混混沌沌得好像不存在,它实际上存在着,它没有成“形”以前“神”就聚会了。万物畜而不知,万物生发,它不知道怎么生发的,这是大自然的根本规律。这是天赋的本根之性,不要找答案,这是六合之外的事情,圣人存而不论。道不可说,你不要以有涯逐无涯,不要问自己不可能知道的事情。有人批评庄子的不可知论,这些可知论者,又知道了宇宙多少?万分之一?亿万分之一?
范曾所绘庄子
庄子就好像站得很远很高,在看现在和未来;他又站在一个没有区别的中心,身居环中,体悟玄德大道的无穷之门,体悟没有开始的无何有之乡和无封无隔的大自然。庄子痛批孔子,因为儒家追求人道,而庄子追求天道。万物齐一,生死齐一,宇宙的一切稍纵即逝,要顺应这种变化。“大块劳我以生,息我以死”,大自然让我活着,无非是使我劳累;让我死了,正好我可以休息。孔子非常现实,他治国齐家平天下,忙碌得不行,不考虑生与死的根本问题,“未知生,焉知死?”而生死是哲学最根本的问题,古今中外大哲没有一个不谈这个问题的,庄子的观点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你的每一秒都在生,这一秒也在死,不必悲观,也没有必要。孔子提出法先王,庄子嘲笑说这是沐猴而冠,给猴子戴上人的帽子,还是东施效颦,更加丑陋。这两位大哲的思想完全不同,可以说道不同不相与谋吧。
庄子极力推崇自然,对我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历史上凡是和“天真”,“真”,“自然”联在一起的文化大家,没有一个不受庄子的影响,刘勰,陶渊明,李白,苏轼等等,不胜枚举。庄子喜欢大自然的金石之声,喜欢天籁,他对艺术的要求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范曾自己是个书法绘画艺术家,他创作了一部《庄子显灵记》,以庄子显灵的形式,通过庄子与古今中外圣哲的对话,表达了范曾对人类深邃的思索。
《庄子显灵记》是一篇长达3000行左右的长诗,是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的作品。《庄子显灵记》酝酿于京津,著述于巴黎,融屈骚汉赋、唐诗宋词、戏剧套曲及自由体新诗等不同风格、不同体裁于一炉,打造出一种全新的长篇艺术体裁,成为诗歌中的一朵奇葩。全诗为对话体,通过虚拟庄子与太始、爱因斯坦、海德格尔、毕加索、柏拉图及范曾曾祖父范伯子的辩难,寻究宇宙与自然的起始,探讨生命与死亡的真谛,辩驳深浅与美丑的分际,诘问克隆与工具主义的非理性冲突,平息恐怖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磨难,多种思想学术碰撞冲击,上下物理、往复辩难、辞语犀利、激荡生辉。诗里写“太空”:
“也许您不知道什么是太空。
你说那是月亮和星辰的所在,
是霞飞雾走的天穹。
那儿寒冷,是永恒的隆冬;
那儿明净,像无痕的清梦。
啊,您的话语幼稚得一似蒙童,
你的思维宛若迂阔的冬烘。
啊,你几乎因为狭隘双目失明,
因为固执双耳失聪。
而您还自以为穷玄探微,
站在了智慧的顶峰;
还自窃喜取精用宏,
等待着痴愚的赞颂。”
范曾说这是他批评一般人对天穹的认识,而庄子的认识论是“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庄子深深地知道宇宙横无际涯,奥妙不可穷尽,人类生命短暂,想以非常有限的生命探究宇宙的全部,那是痴心妄想,宇宙不可穷尽。
对于这个不可穷尽的宇宙,怎么相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万物同一,不可以傲视万物,光的速度与蜗牛的速度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了不起。“上于造物者游,下与外死生,无始终者为友”,庄子的生活态度就是打开无穷之门,看到无何有之乡,这个无极之野里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非常悠长,是无穷。
在庄子的这个无穷的哲学概念中,人岂止是沧海一粟,地球也是沧海一粟,庄子要求齐一,以无是非来应付是非,人生如梦,要欣然面对死亡,注意养生,能够全身,尽天年,在这个过程中,要无私,无求,无失,无弃,无为,无用,无功,无名,彻上彻下,彻里彻外的无所求。
最后,范曾总结庄子有三大贡献,一是要回归到古代人的那种生活方式,没有矛盾,没有财产,平均分配,像赫胥氏那样,含哺而熙,鼓腹而游,与鸟兽草木同在;二是在2300年前,对人类机巧之心无限扩张敲响警示之钟,范曾说这是庄子最伟大的贡献,因为对人类未来的存在和地球的存在而言,庄子之说是最伟大的预言,把古希腊,古印度,古巴比伦全部的哲学家都找来,没有一个人曾谈到过由于机心的发展而导致人类的灭亡,这种伟大的预见独为中国古哲所前瞻!第三个贡献,范曾认为是庄子的语言之美,为先秦诸子之冠。老子玄虚,孔子质朴,孟子雄辩,只有庄子纵横捭阖,不可端倪,奇谲神妙,是大哲人,大美学家,大语言家,成为中国古典语言里非常独特的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河南商丘庄子故里庄周陵园
安徽蒙城庄子祠
至于庄子的贡献是不是就范曾总结的这三种,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咱们今天是从范曾的书里看庄子,要向大家说明的也是范曾的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庄子,范曾有,你有,我也有,而庄子,又是那样让人神往和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