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访 东昌府新闻网-聊城视音频新闻门户网站

手机网站  |   帮助中心

首页 > 文艺天地 >菅晓慧谈艺录

璀璨夺目辉映千古的艺术长廊——末代皇帝溥仪与国宝

作者:东昌府新闻网 发表于:2017-11-22 09:51:20  点击:


1.jpg

          隋展子虔《游春图》

我在上次的谈艺录《千载有余情——你所不知道的溥仪》中,谈到过溥仪盗窃故宫珍宝的事情,只谈了《四库全书》和金编钟,其实,被溥仪盗出皇宫的珍宝太多了,多到触目惊心。这期谈艺录中就跟您详细谈谈。

上个月重阳节时我在书店买了三本书,其中两本与溥仪有关,一本贾英华先生的大作《你所不知道的溥仪》,上期已跟大家谈过;另一本就是今天我要跟您谈的王文锋先生的大作《末代皇帝溥仪与国宝》。这本书极其精美,史料十分翔实,创作十分严谨,是一本经得起品鉴的好书。

2.jpg

末代皇帝溥仪盗运故宫国宝是一场罕见的历史浩劫,围绕盗宝、运宝、藏宝、抢宝、毁宝和收宝等过程至今仍有许多传奇与难解之谜。《末代皇帝溥仪与国宝》通过尚未披露的珍贵原始史料,讲述了一件件国宝背后辛酸、曲折、离奇、痛定思痛的故事,真实地再现了这批国宝的历史命运。这本书的作者王文锋先生,1957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现为伪满皇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吉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长春溥仪研究会副秘书长等。王文锋先生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伪满宫廷史以及溥仪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伪满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伪满洲国军服志》、《溥仪研究》、《末代皇帝溥仪在紫禁城》等,是一位专家型学者和饱学之士。

3.jpg

王文锋先生

    末代皇帝溥仪,曾使国宝多次遭受劫难,有的甚至因此而毁灭。本书通过史实、史料和大量图片,详细记述了溥仪在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1925年在日本警察的护送下偷潜到天津、1932年4月充任伪满洲国傀儡皇帝、1945年8月15日本投降前等时段出于不同目的而滥赏、偷运、出卖、变卖国宝的罪恶行径。同时,赞颂了贤者仁人为拯救国宝而付出的努力。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多次为那些为国护宝,爱国献宝的人士所感动,像其中的张伯驹、陈亦侯等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乃至倾家荡产而收购国宝的行为,让我击节而叹:大哉贤者!而我们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更是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智慧,多次指示并领导相关文物部门进行流失国宝的回归与搜寻工作,使这些中华文物的精华,这些凝聚着民族智慧和科技结晶的无价之宝,最大限度地保存并珍藏于国内的博物馆,供无数国人欣赏。

4.jpg

              王羲之《快雪时情帖》

这本书由爱新觉罗•毓嶦作序,毓嶦先生是最后一代恭亲王,其父即为溥伟,是著名的恭亲王奕訢的后代,是我国著名书法家。他追随溥仪多年,对溥仪带到长春及苏联的国宝非常熟悉,老先生说提及溥仪与国宝的话题,他是九曲回肠,心痛不已:“这是一部以溥仪及其盗运出故宫的散佚书画、珍宝为研究对象,集历史、宫廷、文物研究于一身的著述。披露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为推动社会各界对故宫散佚书画的关注和寻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这部还原了历史的真实和真实的历史的力作,毓嶦先生作为爱新觉罗后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让我们共同来看一看这本书。本书共分为六章,一至六分别为“盗运国宝的末代皇帝”、“藏宝散宝的天津寓公”、“傀儡皇帝的宫中珍宝”、“国宝大劫难”、“异国战俘的珍宝”、“国宝的征收与回归”。我们先来看溥仪为什么要盗宝——

盗运国宝的末代皇帝

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1908年登基称帝,年仅3岁,3年之后,1912年,辛亥革命就宣告了中国帝制的终结,成立中华民国,溥仪退位,大清帝国化为历史的一页,中国进入共和时代。根据中华民国政府签订的《清室优待条件》,溥仪“皇帝”尊号不废,民国政府每年拨给费用400万两银元,并且,溥仪及他的一家将“暂居宫禁”,因此,皇宫里的一切都得以保留下来。这一年,6岁的溥仪按祖制进入上书房读书,帝师既有中国人,也是外国人,其中英文老师庄士敦是英国人,1919年来故宫教溥仪英文、数学、西方历史地理等课程。这个庄士敦虽然来自英国,但并没有把西方先进的民主共和思想带给溥仪,相反,他反对共和,极力向溥仪宣传复辟思想。在庄士敦的诱导下,溥仪产生了到英国学习的想法,并且得到了他的弟弟溥杰的支持,表示要和溥仪一起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要花钱,没钱怎么办?就往外拿东西。”溥杰说,这东西绝非一般的物品,也不是金银财宝,而是历代流传下来的法书名画。法书不同于书法,是对古代名家墨迹的尊称,饱含书法作品之楷模的意思。“法书”一词,和“名画”对称。由于紫禁城内保留了溥仪的小朝廷,北洋政客对明清两朝以来宫中积累的上万件书画珍品采取了保护性政策。《清室优待条件》中,规定清帝原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这就给了溥仪盗宝可乘之机。溥杰说的往宫外“拿”东西,一个“拿”字含意颇深,意即自己家里的东西可以随意更换存放地点。

溥仪虽然最终没能实现留学梦,但是为了筹备出洋费用,却开始了监守自盗以赏赐溥杰为名盗运宫中国宝的罪恶行动。溥仪不敢公然将紫禁城珍宝公开持往宫廷之外,便采取“赏赐”溥杰为名,此时溥杰、溥佳在宫中“伴读”,就是一起陪伴皇帝读书,他们每天都要出入皇宫,为盗运国宝提供了方便的作案条件。据溥佳自述,从1922年起,他们就秘密地把宫内所藏的古版书籍和历朝名人字画分批盗运出宫。1922年9月4日,是溥仪“赏”溥杰之始日。仅这一天,就赏了十种宋版书,这种“赏”善本书一直到1922年11月13日,其间的两个多月,有的是逐日赏,有的中间暂停一天,断断续续“赏赐”了宋元善本210种,总计502函。其中绝大多数是宋版,极为名贵,如《抱朴子内篇》一书,已为海内孤本。《续资治通鉴长编》也是传世稀有之作。

1922年11月16日,溥仪开始把罪恶之手伸向晋唐以来的法书名画,经过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而积累的国家之珍宝,全民族的精神财富,大量流散出宫了。从11月16日至1923年1月28日基本上按天赏赐,逐日携走,在这总计73天时间里,共盗出书画手卷1285件,册页68件,平均每天盗出的竟达18件之多!这1000多件珍宝中,仅举出几件,大家就可以看看它们的珍贵程度:东晋王羲之《二谢帖》、唐玄宗李隆基亲笔墨迹,宋徽宗赵佶《后赤壁赋》、司马光《资治通鉴》亲笔原稿、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隋展子虔《游春图》、唐阎立本《职贡图》、《步辇图》,唐伯虎《野航雨景》、赵孟頫《乐志伭书画合璧》、马远《溪山秋爽图》、《长江万里图》、苏东坡书法5件等等等等,稍微有点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人,都会看到这些珍品而深为震惊,因为它们的珍贵程度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像!“清室善后委员会”以溥仪盗运的这批国宝做如下描述:“国宝散失,至堪痛惜!”

5.jpg

    苏东坡《人来得书帖》

1924年11月4日深夜至5日凌晨,冯玉祥组织的临时执政府召开会议,决定溥仪“即日移出宫禁”,至此,溥仪的盗宝之手终于停住。

国宝秘运天津

溥仪“赏赐”给溥杰的珍宝,一开始都存放在了他们的家醇亲王府,后来转移到天津日租界,他们认为这些珍宝足以保证荣华富贵。当事人溥佳说:“这些书籍字画,共装了七八十口大木箱,由我找到载抡,请他转托其岳父孙宝琦办一张免验免税护照,顺利把这批古物护送天津,全部存在戈登路166号楼内。”而溥仪随后也潜往天津,开始了长达7年的“寓公”生活。

6.jpg

              溥仪及弟妹

我在上期谈艺录《你所不知道的溥仪》中曾谈到他在天津的生活,最中心的思想就是时时想着复辟大清,再回到帝制时代。溥仪在天津一方面把盗运的珍宝陆续运到自己的寓所,一方面又购买了大量古物和名贵的金银首饰,精选各国金币。

在天津,溥仪手中的字画珍宝又一次流散,因为他的复辟梦不死,达到了神经质的地步,只要有人口头上对他表示支持,愿意为他效劳,他的心理就会得到满足,就会答应对方提出的任何要求。一些军阀,政客恰恰摸准了溥仪的这一心理,盯上了溥仪手中的文物,信口开河说一些好听的话,就可以得到溥仪的滥赏。同时为了维持豪华生活,溥仪开始将手中珍宝出卖。这期间究竟流失了多少件法书字画,现已无案可查,其中“三希堂”中的二希,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便是此时出卖的。当然,这两件稀世珍品最后于新中国成立后,经周总理批示,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王冶秋、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1951年赴香港代表国家出重金赎回,这又是后话了。

溥仪变卖国宝,不分对象,甚至外国人来买,他也卖出。至于上当受骗,低价卖出的事更是层出不穷,此时出售的国宝数量之多,质量之高,着实令人痛心。下面这幅图中所列举的仅是其中一部分:

7.jpg

               傀儡皇帝的宫中珍宝

1931年11月,溥仪在日本关东军的安排下,从天津秘密潜往东北,并于1932年在长春成立伪满洲国,1934年由“执政”登基第三次成为“皇帝”。

溥仪在伪满洲国当上“皇帝”之后,开始分批将天津收藏的国宝运往长春。这些国宝运送每一个细节都安排得十分稳妥,由溥仪贴身侍卫与天津清室办事处溥修等人当面逐件点收签封,然后由在天津的特务机关长负责铁道司令部加挂车箱,日本宪兵沿途保护直送“新京”,基本包括了天津保存物品的全部,共计69箱。

为了给这批国宝准备一个稳妥安全的存放之处,溥仪选择了秘密存于书画楼(即小白楼)中。1300余件历代名人字画,就这样一箱摞一箱,堆在小白楼内,除了极少数人知道楼内存放的是国宝外,其他人员一概不知内情。

8.jpg

           小白楼外景

9.jpg

       小白楼内景

这批稀世珍宝一直就在小白楼中存放到伪满洲国垮台为止。在此期间,溥仪以各种方式收集和购买了一批又一批的古玩、珍宝和古书籍,当然,大臣们也进奉了不少珍奇的贡品。大家可以看一看下面这张表格,是当年伪满皇宫内收藏的各类物品数量——

10.jpg

11.jpg

          朱瞻基《武侯高卧图》

国宝大劫难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伪满政权随即垮台,8月11日夜里,溥仪等人上了逃往通化大栗子沟的列车,这之前的两天时间,溥仪亲自带几个人打开库房,把手卷字画展开,精挑细选约120件,共四大箱,随身携带,8月13日早上抵达通化。

8月18日,溥仪在通化大栗子沟宣布退位,长达14年傀儡戏最后落幕。当溥仪匆匆逃离长春时,大部分国宝都留在了伪满宫中,守卫的近卫军、禁卫军和宫内人员感到时机到来,首先进行了一番洗劫,每个人都在算计自己的退路。偷宝发财的消息引起轰动,争夺大战开始,从最初拿几件就心满意足发展到后来的你争我夺,甚至有人为了争夺一件书卷彼此各不相让,各抢一半了事,有的书卷被抢夺撕掉成了三段、四段。珍宝惨遭人为撕裂,令人痛心不已。树倒猢狲散的伪满政权,宫中无价的法书名画及珍宝被抢被撕被烧,这样的末世疯狂,成为中华文物史上惨痛的浩劫。

失去了,那璀璨夺目辉映千古的文化结晶!

散裂了,那凝结其中带给人们无限享受的艺术之美!

在伪满皇宫中珍宝大量损毁的同时,溥仪带到通化大栗子沟的文物同样也面临着散佚的命运。溥仪宣布退位之后,日本人吉冈通知溥仪亡命路线,由通化经平壤乘飞机去日本,因为飞机小,不能多带人,溥仪挑选了弟弟溥杰、内弟润麒、侄子毓嵣、毓嶦、毓喦及随侍李国雄等共计13人。在出逃之前,溥仪又从带来的四箱珍宝中精挑出一箱,8月19日下午直奔机场,登上了日本军用双引擎机。在大栗子沟内溥仪的亲人婉容等大批人员处于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此时从长春带来的物品还有40多箱,这些人开始将易携带的物品进行抢劫,甚至因为你多我少而争吵,直至12月中旬左右,中共通化地委和专署成立了临江民主政府,才开始进行收缴宫内府国宝的行动,而这其中损失的珍宝始终没有一个精确的数字统计,朋友们仅看下面这两幅收缴上来的图,就可以想像这些文物有多珍稀:

12.jpg

            宋高宗赵构行书《白居易诗卷》

13.jpg

       明代沈周《金菊幽赏图》

异国战俘的珍宝

1945年8月19日,溥仪登上亡命的飞机,就在这一天,苏联红军占领了沈阳,空降兵控制了沈阳机场,在机场意外俘获了欲转机飞往日本的溥仪等人。

俘获溥仪是苏联红军的重要收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在其后对日本的交涉,审判战争罪犯,乃至和蒋介石国民政府接触中都起到重要作用。溥仪等人在沈阳机场被俘后,转乘苏军的一架大型运输机,于当日飞抵通辽机场,8月20日中午,苏军派飞机送溥仪一行去蒙古,从蒙古转飞机直飞苏联赤塔市郊区的苏军远东部队司令部,抵达时间是20日晚上9时许。

溥仪在苏联拘留期间,一直享受优待。1946年7月31日,溥仪启程赴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以亲身经历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扶植傀儡政权,侵略统治中国东北的罪行,也算对饱受日本侵害的中国人民有了一个悔罪的交待。

溥仪一行人离开沈阳飞往苏联时,他的随从人员除一般物品外,还带了两只大皮箱,里面价值连城的珠宝在苏军第一次检查行李时,溥仪出于诚心,把其中一些作为礼品送给押送他的官兵,到达哈巴罗夫斯后,两箱珠宝被没收。在拘留所内,溥仪对管理人员的各种索取有求必应,送出去的有金表,金镯,金链,大小宝石等,还有一些珍宝怕被发现丢到了江水里。经过一系列藏宝、献宝、毁宝,溥仪带到苏联的珍宝大体处理得差不多了。1951年8月3日,溥仪等人被移交到新中国,同时移交的还有接收的溥仪物品共138件,大约装满了半立方米的大木箱。溥仪藏在电影放映机箱子夹层中的468件珍宝,也带到了抚顺战犯管理所,后来上交给了国家。

14.jpg

          溥仪垂果包金手镯

15.jpg

          元代吴道子《香月潮音图纨扇》

国宝的征收与回归

抗日战争胜利后,伪满皇室流失的国宝开始出现在长春古玩市场,这些物品很容易成交,后来转卖到天津北京等地,交易不断扩大。仅长春“增古斋”一家就收购了44件历代珍贵名画,包括唐代阎立本、宋代宋徽宗、苏东坡、元代赵子昂、明代唐伯虎、文征明、沈周等人的作品,可以说是洋洋大观。上个世纪50年代“三反”、“五反”运动期间,就长春老百姓收藏名贵书画和古代善本书这件事情,当时东北局非常重视,为防止文物流散,杨仁恺等人被派到了长春,成立长春伪宫文物的清理小组,到监狱里向关押的一些国民党军官调查,还到溥仪的卫兵中间去调查,一共持续了3个多月,陆续追回了清宫散佚书画130多件,这些珍宝在上交后调拨到北京故宫博物院。

长春市“华北天”古玩店老板焦序生先生1985年70岁高龄时撰写了《长春市古玩行业概况》,展示了伪满皇宫散出的国宝在长春市是怎样被收购的,都有哪些法书名画,最后去向哪里。到1986年的时候,伪满皇宫里的国宝已经征集收购到书法组品等88件、名画等367件、碑帖2件,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和吉林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馆收藏的就有苏东坡的《洞庭春色赋》和张瑀《文姬归汉图》两幅国宝。其中苏东坡的《洞庭春色赋》就是被一名姓刘的禁卫军连长带出伪满皇宫的,几经周折,被吉林博物馆收藏。

16.jpg

李白惟一传世书法《上阳台帖》

在文物的回购中,有一位于我国文物收藏保护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就是张伯驹先生。茅盾称其“化私为公,足资楷式”;启功称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像大诗人李白惟一传世书法真迹《上阳台帖》,我国迄今存世最古老的画卷隋朝展子虔《游春图》,唐代诗人杜牧书法《张好好诗》等无价之宝均由张伯驹先生收购,并最终无偿捐献给国家。张伯驹自己则说:

不知情者,谓我搜罗唐宋精品,不惜一掷千金,魄力过人。其实,我是历尽辛苦,也不能尽如人意。因为黄金易得,国宝无二。我买它们不是卖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

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有幸遇到了像张伯驹先生这样一些具有崇高无私爱国精神的“贤达”,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可谓天佑中华!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先生的故事十分精彩,我将于以后的谈艺录中与大家祥谈,相信他的故事一定会让您感到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