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为孩子,家长和老师才联结在一起。因此,家校关系本质上是两种关系:消极意义上的契约关系,以及积极意义上的合作关系或信任关系。
2.契约关系力求清楚。家长要交纳学费,要按时接送孩子,这些都是属于契约层面的,但是家长的义务并不是无限义务,例如老师不能要求家长必须参与到教学中来,如辅导和检查作业,这只能请求或邀请。老师要确保学生完成学业并达到课程标准(如果是特殊学生,则例外,但进入学校时就应达成一致,或发现后与家长进行约定),但老师的义务不是无限义务,例如你不能要求你的孩子必须持续考第一,学生成绩的起起落落是很正常的,哪怕考倒数第一,也并没不意味着老师没有尽到责任,除非是一个智力和基础正常的学生没有达到约定的课程标准。
3.合作关系不能强求。家长可以合作乃至于无限合作,但也可能根本不合作,不合作的原因可能是工作忙碌,也可能缺乏能力或对教育理解不足,均要予以理解。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努力地增进合作与信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主动方,承担起领导家庭的责任,因为从角色的角度讲,教师是受过专业训练的。
4.守住关系的边界。例如,教师很容易无限制地将自己应负的责任转嫁给家长,还使用一套似是而非的解释系统,例如强调家长支持与孩子发展之间的正关联。同时,家长也很容易将老师溢出的工作量当成必然,尤其在私立学校。例如,寒假或暑假,老师并无义务辅导学生作业,或推进学生的学习。老师这样做了,乃是出于责任感而不是在履行契约规定的义务。家长不能将老师假期的努力,当成老师必须完成的工作。
5.家校关系往往不能止于契约关系,因为契约关系的履行,只是意味着我不责备你,或我不追究你的责任,只有合作关系或信任关系,才能带来持续的发展,甚至是“我选择你”的主要原因。
6.对老师来讲,有两条底线不能触碰:一是不能体罚和羞辱学生;二是不能收受家长礼物或接受宴请。学校管理者应该强调这两条底线,并作出强烈的反应,因为这事关一所学校的文化。
7.体罚和羞辱学生,在多数情况下是专业之无能而不是源自人性之恶。源自人性之恶,例如习惯性的泄愤或羞辱,只能清除出教师队伍;源自专业之无能,则应防范、限期改正以及加强专业培训。哪怕是源自专业之无能,超越底线也要付出代价直至离开岗位。
8.如果孩子被体罚或羞辱,家长应辨析:这是经常性的还是偶尔的?是人格性的还是情境中失控后的过激反应?体罚或羞辱的程度如何尤其是在孩子那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家长正确的作法是:平时要教育孩子遇到各类被侵害的事(包括陌生人),不要畏惧威胁要第一时间告知父母;多渠道了解事实,切勿偏听偏信孩子(孩子描述失实的例子太多了);与老师沟通表达自己及孩子的感受,并善意地传递期待;向学校领导投诉要求有合理的解释;向教育局反映要求启动调查;向公安部门报案请求法律介入。到何等程度,当然视问题的严重程度而定。
9.合情合理表达诉求。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容易犯的错误是:忽视,无视孩子的感受;忍耐,不想得罪老师,结果助长了这一行为;反应过激,教师的无心之失或轻微过失被抓住不依不饶最终破坏关系;不以合乎程序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导致两败俱伤的局面。以合理、合情、尊重对方又表达感受与诉求的方式解决问题,是一种智慧。
10.收受家长礼物或接受宴请,在多数情况下源自中国特有的人情文化,少数情况下则源于人性的贪婪。就是说,收受家长礼物或接受宴请,多数情况下并不意味着教师品格低下或贪图钱财,但是,如果成了风气,就会诱发人性中的贪婪。
11.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是,要以此为职业的红线,无论别人是否知道。因为收受家长礼物或接受宴请,会妨碍教室里的公正。更重要的,是会损害你的个人形象或个人品牌。要在职场上卓然独立,赢得从领导、同事到家长的尊严,必然要有所树立。而且,送礼给你的家长,往往会因为你收了礼物而降低对你的尊重甚至瞧不起你,觉得你很容易收买,这一点你未必会明白。这一条当然有例外,如果你好朋友的孩子在你班上呢?但这中间的分界,我想每个人都会很明白。
12.家长不要试图贿赂老师,希望老师更多照顾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未必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一个能轻易接受贿赂的老师并不值得信任,也未必会对你的孩子有更好的影响。社会上的许多作法,未必适合校园,也不应该适合校园。还有一种贿赂是语言贿赂,我承认比物质贿赂更有效,但我也不建议采用。对待老师更好的方式,是尊重他,在老师真实地付出并带来孩子的进步时,赞美他而不要觉得理所当然。老师需要激励而不是贿赂,不是吗?
13.如果家长有能力,则强烈建议以捐赠教室取代贿赂老师。我认为,在现代社会,在有能力的情况下适度地公益能提升幸福感,也是给孩子最好的示范。捐赠教室能真正地赢得老师们的尊重,也潜在地让孩子以健康的方式受益。例如:图书、绿植、户外活动费用补助、学习用品等。一种更好的方式是捐赠资源、智力和劳动,即以实际行动卷入到教室建设中来。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捐赠成为炫耀,有些家长不捐赠教室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不想让其他家长觉得自己是在炫耀财富或讨好老师,低调是必要的,担忧是不必要的。
14.老师要避免诱导、暗示甚至以摊派的方式强捐,虽然有时候用心良好。我遇到过分好强的老师,为了班级发展得更好,结果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导致怨言。用自己的行动去赢得支持,这需要时间与耐心。
15.契约精神不仅是一所学校家校关系的核心,也是一间教室家校关系的核心。例如,家长和权利与义务,在开学之初就应该讲得明明白白,甚至用一纸清单的方式,甚至签定契约的方式明确下来。班级发展过程中许多衍生出来的东西,包括额外增加的艺体课程,户外等,因为涉及到额外的费用,都必须获得家长的同意。其中核心规则是:财务合法、规范和透明,并由家委会主导或授权且不能沦为形式。
16.家校之间,沟通十分重要,80%的冲突是缺乏沟通导致的。而沟通有两个关键:确立常规性的沟通平台和机制;确立问题解决流程。
17.常规沟通平台和机制,要遵循极简主义原则,充分尊重彼此的时间安排和沟通习惯,这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这里要确定的是:日常沟通工具和方式是什么?例如微信、QQ、短信、手机、家长信等。日常沟通的时间和频率如何约定,并处理常规和意外?日常沟通中涉及到的礼仪教养问题等等。显然,从工具到技巧的逐渐成熟需要时间,其基础则是透明、高效、平等、尊重。
18.家长需要知道出现一切问题,他们可以遵循怎样的流程去沟通和解决,包括教室层面,学校层面和法律层面,学校要给出流程。家长要尽可能依照流程来解决,这样更有助于问题解决以及最大限度地避免副作用。
19.沟通的基础和关键,我认为是倾听和表达,我们总是以为别人必然地关心和了解我们在做什么,这是错误的。因此,主动地倾听和表达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对学校来讲,问卷调查、座谈和随机访问是比较好的方式,也需要有家长开放日、以课程和家教指导为内容的讲座、家委会等方式。对教室来讲,除上述方式外,家长信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家长信不宜用来抒情,而要告诉家长我们在做什么,即将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对家长有什么样的期待,等等。
20.老师不是全能的,他也需要成长,对一个成长中的人的接纳甚至肯定是十分重要的。老师会犯错误,并且一个老师无论多成熟,每天都在犯错误,他们也不可能成为每个学生肚子里的蛔虫,时刻照顾到学生的需要。同时,因为工作的高压力,老师也会产生大量的情绪,是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家长如何对待老师的错误?如果错误是底线性的,或者是人格性的,则要高度重视并作出反应。但多数时候,错误是由能力、精力或注意力导致的,则要防止过度反应,而更应该(1)理解和接纳,(2)沟通与提醒,(3)协助或等待。如果老师一点小过失家长都不依不饶,那么老师就会以避免错误作为应对策略,这是很可怕的。举个例子,你要孩子在学校里不能蹭破一点皮,我就让他下课也不出教室以防范运动风险,这就很可悲了。
21.正如教师不可能是完美的,家长更不可能是完美的,教师是专业人员,理应是受过训练的,家长是没有受过训练的。因此,不同的家长对教师的反应是不同的,极少或不可能有完美的家长,虽然有许多通情达理的家长。学会面对不同的家长,是教师职业训练的一部分。在这里,有几点要特别注意:自身言行必须十分规范,这是自我保护的基础;加强日常沟通,建立信任关系,这也避免大部分问题;遇到问题要避免与家长进入博弈关系,例如压制或讨好家长,而尽可能进入问题解决流程;遇到重大、棘手问题,向学校汇报并请求介入或移交学校处理。
家长和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会影响到孩子,这是一种无形的学习。
来源: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