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知青》等作品为人熟知的著名作家梁晓声,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以其一贯的冷峻而智慧的风格直抒胸臆,从读书习惯谈到了综艺节目,从城市面貌讲到了文化养成。
读诗还需读史掌握背后知识
近来,在荧屏上出现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类节目异军突起,实现了口碑和收视率的双赢,同时也以清新自然的方式向大众呈现了文化之美。对于节目所起到的引领大众文化的作用,梁晓声表示了肯定,但他认为具体到不同节目所对应的表达方式又是不同的,“《中国诗词大会》应该归纳为综艺节目,是以PK为主要方式的,更多表现的是记忆的能力。节目中还要评委们讲述诗词背后的人和故事。”但他也承认不能强求,“在引领文化之外,更主要的还是诗词背后的知识。与其背一百首诗词,不如梳理清楚两三位诗人的人生经历。每一位在史上留名的诗人,他个人的经历和诗词作品一定和历史本身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读诗如果不和读史联系在一起,只不过是审美;和读史连在一起,思维才能打开。”
提及现阶段的影视文化,梁晓声直言:“打开电视,会看到有8000部集电视剧等在那,你看什么,取决于你自己,也是证明你自己:你的品位决定你会点开哪个(电视剧),你一直点开哪一个,你的品位就一直在那。”作为一种放松的方式,梁晓声休息时也会看看电影,他举例说,“《摔跤吧爸爸》我看了,从各方面来说都是很好的,但我也有困惑,我们的大导演在拍什么?为什么不能产生这样的作品?”同时,他也告诫,“要多看值得看的作品,才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毕竟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都应该在传播文化方面做出最大努力。
文化养成需要多年累积
梁晓声此次参加《魅力中国城》为城市担任助选嘉宾,自然是要述说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对此他表示,“看一座城市第一印象肯定是自然环境,第二印象是城市面貌,这是旅游者最直接感受到的。”而在表象之下,不同城市所展现出的文化内涵也是有差异的,“这跟从古至今的文化积淀有关,也跟近当代文化的弘扬有关。我们是通过什么来感受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呢?通过人,通过人的寻常表现中的一言一行,我们记住的是城市里的人,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人,这就是我们强调的文化化人的作用。”
对城市而言,内在的文化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个人而言,文化的获取和积淀更是一个需要累积渐进的过程。梁晓声始终认为“读书使人进步”,并且这种进步是潜移默化的。无论何时,梁晓声从未改变过的是读书的习惯,他相信书籍对人的影响力,“读书最大的好处会体现在受过高等教育同时又是普罗大众的这个群体,你读书就会和别人不一样,你的个性能力才会呈现出来,读书使你获得的进步是你自己心知的。”
梁晓声至今都不愿意上网,也从未觉得不上网便会沦为一个跟不上时代的人。对于他而言,放松的最好方式就是独处和读书,“我是一个无论怎样都肯定要看书的人,尤其是获取知识观点思想的时候,我个人还是会选择书籍。”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