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0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眼下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时期,全国秋粮主产区迎来收获高峰,各地鲜活农产品陆续上市。
在位于河北张家口市的一个农业产业基地,一簇簇金黄饱满的谷穗铺满谷田,谷香四溢。这里的280亩制种“张杂谷”已经开镰收割。谷子古称“粟”,脱粒之后的“粟”就是小米。在张家口,40多万亩由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张杂谷”喜获丰收。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首席专家赵治海:“张杂谷”适应性强、抗旱性强,在地里表现特别好,一亩地比常规谷子增产800斤以上。如果两块钱一斤,就是1600块钱。
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茂道吐苏木的玉米地里,伴随大型收割机的轰鸣,金黄的玉米从卸粮口倾泻而下,不一会儿就装满了运粮车。收割后的秸秆在现场被捆草机粉碎,包裹成一袋袋草料作为牛羊过冬的饲草补给。
某农牧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包青松:我们今年种植玉米将近3万亩,平均亩产在1700斤,以往年算,连草带粮食,农民收入一亩地至少增产400块钱。
为了提升玉米单产,通辽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采用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模式种植的玉米面积602万亩,比去年增加364万亩。
通辽市农牧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殷凤珍:该技术与传统种植相比,每亩提高株数500到2500株,每亩节水40%,每亩增产100公斤至200公斤。
夜幕下,在福建莆田市的一个大黄鱼养殖基地,渔民们头戴照明设备,用鱼筐将活蹦乱跳的大黄鱼从网箱中舀起。岸上,一筐筐大黄鱼迅速过秤、分拣、装箱,被送往全国各地。
水产养殖企业负责人林周光:晚上收购8万斤左右,收益100多万元,年产值在1000多万元。
近年来,莆田市立足海洋资源优势,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目前,莆田水产品总年产量约10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