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访 东昌府新闻网-聊城视音频新闻门户网站

手机网站  |   帮助中心

首页 > 阳光三农 >三农动态

青年村官学会和老乡“对话”

作者:东昌府新闻网 发表于:2023-08-16 09:05:03  点击:

马良栋走访询问春耕生产情况。受访者供图

“村干部没有执法权,好多事只能靠磨嘴皮子,可要真正把话说到群众心里去,让他们明白其中的利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平安镇若连村村委会工作3年后,36岁的王领云觉得自己最大的进步,是学会了如何和父老乡亲“对话”。

26岁的马良栋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清泉镇郇庄村做了4年村官,他感慨道,“用大白话把国家政策讲清楚”是一项重要职责,事关农村政策能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要练就村里的“当家本领”,首先要融入乡亲们中去。

王领云告诉记者,她是外来媳妇,此前一直在兰州市区从事美容行业。2020年,孩子读书需要陪伴,她选择回乡。

恰逢村里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她年轻,又有大专学历,村委会便邀请她帮忙。当时,她挂着工作证,说着普通话,村民却不咋搭理她。

一边观察别人的处事方法,一边虚心向村“两委”的前辈请教,王领云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到老百姓家里去,不能板板正正说自己是谁、要干什么,而是要寒暄几句。比如,用当地话聊家常,“吃了没”“忙不忙”,夸“房子修得漂亮”“院里花草长得好”。

“打破隔膜,融入其中,很多话就可以打开说,他们也乐于接受。”王领云现在再去老乡家里,他们经常给她塞些水果、瓜子。

除此之外,还要学会“随机应变”。

2021年换届选举,王领云被村民选举为若连村妇联副主席。随后,又通过考核,被平安镇人民政府正式聘任为若连村专职化文书、村里的“法律明白人”,几乎天天都要和群众“打交道”。

一次普法宣传时,王领云和同伴去了一家小卖店,店主爷爷却把他们轰了出来,直言忙得很,没时间听他们说。王领云灵机一动,借买水和爷爷套起近乎,了解到爷爷的老伴儿也参与小卖部的经营,当时正好有空。她便去家里和奶奶聊天,了解到小卖部的进货渠道、货物的保质情况等,还向老人家普及食品安全法。

马良栋也正在探索“如何用群众听得懂的通俗语言,与群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他认为,作为年轻人,有一个“谦逊的态度”是第一位。马良栋是郇庄村人,无论是不是上班时间,他都会及时回应村民诉求;他还常向村里的长辈请教,增长社会经验和见识。

2021年,马良栋当选村党支部副书记,同时作为村里“百姓参政团”的联络人,负责辖区道路硬化、小区美化绿化、上下水管网改造、矛盾纠纷调处、推进文化活动、完善居民公约、推行楼院长责任制、探索网格化管理、落实“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需要在更大舞台,做更重要的决策”,每次说事议事,马良栋都会打好腹稿,和村支书等人分工配合,互唱“AB角”。

“村里决策的前提要合乎法理、合乎人情,为了村民和村集体的利益。”在马良栋心里,这是条“底线”。

他认为,处理村务时,村干部要学会转化身份——不是拿“干部”身份,去要求和约束对方,而是作为一个协调者、一个帮助别人的人,来解决问题。“说事情的时候,就事论事,还要了解不同意见,再把条理思路捋清楚,分析利弊,找出平衡点,以期达到共同目标。”马良栋说。

付出很多,委屈不少,在日常工作中,马良栋也经历过被人误解、甚至指着鼻子大骂的时候。自己在为村里做有意义的事儿,他并不后悔。

“刚上班时,遇到棘手的事情,我就想推,现在,我脑海里最先闪现的是我能不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或者把问题搞明白,知道自己该怎么去跟别人沟通,协助解决这件事”,马良栋看到自己的成长。

村民的信任也温暖着他的心。“以前村民有了矛盾纠纷,基本都会闹到司法机关,由司法机关通知村上配合解决。这两年,都是网格长、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等主动发现问题,村民遇到问题,第一时间也是先到村委会,寻求帮助,争取和平解决。这让我们的工作从被动变得主动起来。”马良栋说。

村民们也学会以法、以理辨别是非。马良栋说,过去,因为一些公共事项,村里召开村民大会,每个人都先考虑个人利益,不同意见较多,而今,只要是对村子发展有益,大伙儿都会支持。前不久,村子要拓宽道路,占用部分不再使用的干渠渠道。他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前,还想这是个麻烦事,要先和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沟通,再找持反对意见的村民逐个突破。不料,会场上大家却全票通过,都觉得是对村里有益的事。“这让我对自己的工作越来越有信心。”马良栋说。

“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在火热的基层淬炼中,还有很多像王领云、马良栋一样的青年村官,担负起“穿针引线”的职责。在他们心中,学会与乡亲们“对话”,融入百姓中,是个良好开端,乡村振兴任重道远,他们也会带着责任感、使命感,坚定地走在大路上。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