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访 东昌府新闻网-聊城视音频新闻门户网站

手机网站  |   帮助中心

首页 > 阳光三农 >三农动态

一群好青年,在灵丘绽放青春

作者:东昌府新闻网 发表于:2022-11-03 10:25:49  点击:

这是一场备受瞩目的减贫实践——1998年10月,在党和政府为消除贫困而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关键时刻,共青团中央接到定点帮扶灵丘的重要任务。从那时起到现在的24年中,共有18批工作队80余名干部扎根红色革命老区,扛起帮扶责任,倾情挥洒汗水。

红色老区如何振兴乡村?破解难题的关键在人——年轻人。在团中央的帮扶和带动下,红色老区的青年不畏吃苦奉献扎根基层,用一个个具体的产业项目和志愿服务项目,让一片片沉睡的荒山秃岭,重新焕发昂扬向上的勃勃生机,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回乡创业,让灵丘未来发展的人才基础日益厚实,这些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好青年,怀抱梦想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善作善成,好似一颗颗火种,燎原着家乡的希望,绽放着青春的活力,他们沾着“泥土味”的故事也因此格外动人。

——————————

90后大学生村官:服务家乡是最自豪选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志中

在山西省灵丘县当了近一年大学生村官之后,兰常青的第一感受是,自己完成了学生到社会工作者的转变。“我已不是刚来时的我了。”

最近一段时间,作为该县石家田乡便民服务中心职员兼温北堡村书记助理,兰常青正在为全乡的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外出务工的交通补贴。

这是桩细致活。兰常青一天要拨打几十个电话,逐个核实乡里人员的务工去向,检查核对大家的务工证明、银行卡号、公章等个人材料,再依照省外务工、省内县外务工两类,把相关信息计入石家田乡交通补贴汇总表。“事关村民利益,一点都不能错。”

她说,自己虽然只是个“村级干部”,但是觉得责任“特别重大”。

过去,兰常青的职业理想,是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这不仅是因为她对教师职业的崇拜,更是因为他们家是脱贫户,与他们家结起帮扶对子的,正是一名来自县里的人民教师。在曾经那段最艰难的时光里,正是在他的帮助下,兰常青一家才顺利渡过难关。

之后,她在老师的鼓励下,也报考了村官,立志扎根基层,回报家乡。

如今,来到石家田乡快一年,兰常青觉得自己成长了不少。她用“千头万绪”对同学们形容村官工作,但是“这里头有大学问”。

在这里,她真切地体会到“需要与被需要”。“大城市里,可能多你一个不多。但在我的家乡,多一个基层服务人员,就会有大不同。”

刚来村里时,村民们只当她是个刚毕业的女娃儿。一年过去,随着工作逐步上手,兰常青为村民们办了不少好事实事。尽管平日里大家依旧亲切地叫她“小兰”,但言谈间似乎多了一份敬意。“说话办事,还是有点分量了。”

最令兰常青有成就感的,是今年上半年,她为灵丘142名脱贫家庭的孩子申请办理了总计42万多元的雨露计划资金,每个孩子都能获得3000元的帮助。“我曾经就是雨露计划的受益者,也更能体会这笔钱对于灵丘学子有多么重要。”

今年,她作为灵丘县青年代表,参加了团中央工作队在灵丘召开的青年座谈会,并在工作队帮助下,赴京学习党建、基层治理等有关知识,实地观摩先进地区发展变化,她觉得自己的眼界一下打开了。“比如北京的蜂蜜企业,不仅生产销售原生态蜜,还能让消费者亲身体验蜂蜜产品的生产制作,了解蜜蜂习性,将科学知识融入其中。”

“当时和我一起去学习的还有县里的创业青年,我觉得他们现在也在积极地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升本地产品品质。”兰常青说,去年与她一同考上大学生村官的“战友”共有60多人,如今他们都已扎根乡村。“我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大家都很有干劲,乡村发展也在步入正轨。”

在兰常青看来,自己的家乡虽比不上大城市的繁华,但是随着人才的回归、乡村的振兴,未来一定会好。

“服务家乡,是我最自豪的选择。”时至今日,兰常青仍记得半年前,参加团中央工作队组织的青年座谈会上的情景。“会上说,农村最需要的是懂基层、做实事的人,我就愿做这样的人。”

——————————

携手回乡 “烘焙”生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志中

杨丽霞的选择源于对改变的向往。

她承认,辞掉在北京相对安稳的工作,随丈夫蔺晓东回乡创业,是个挺大的挑战。“未来的路怎么走,是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但终归是没了漂泊感,有了自己的事业。”一年多前,蔺晓东夫妻因为工作长期两地分居。思谋许久的两人决定回丈夫的家乡山西省灵丘县创业。蔺晓东搞养殖,杨丽霞则开了一家烘焙店。

店铺的装修精致干净,让人感觉温馨舒适。橱窗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甜品,不时有食客前来购买。在与客人的交谈中,杨丽霞的手机不断响起,多数是预定甜点的来电。她笑着说,这声音就好像是幸福正在敲门。

创业之前,杨丽霞对灵丘的烘焙市场做了细致调研,“全县约有40多家蛋糕店,其中有4家开了10多年的老店。他们客源稳定、大单多,我们相对灵活、散客多一些,产品丰富、新鲜,当天现烤现卖。”

“食材、口味是关键,产品的更新也很重要。”在杨丽霞看来,县城虽小,竞争却大。她做的是加盟店,总部在北京。为增强产品竞争力,杨丽霞通过控制成本将单品定价平均降低了5元左右,“县城房租便宜,算下账来依然有得赚”。

“还有就是一定得勤快。功夫下不到,收入就大打折扣。”杨丽霞介绍,她每日从早上8点要一直忙到晚上10点,“如果是过年期间或者接到大单,凌晨就要开始忙碌。”

杨丽霞还尝试过拍短视频进行营销,后来发现县城客源有限,小店很快积累了一批熟客,于是就改为将每日美食在微信朋友圈晒出。她说,自己选的奶油和面粉都是甜品界的“天花板”。因为用料实在、味道好,她的烘焙店并不缺食客。

每开发一款产品,杨丽霞都要不断调整食材的比例,通过多次尝试,把食材和原料的比例控制到最佳。“现在大家都更注重健康饮食,我们也要继续学习新技术,增加更多健康、低脂低糖的产品。”

言谈间一位熟客进门,她说:“丽霞家的糕点都是一天一更新,家里的小朋友都很喜欢,经常来买。”

现在,团圆的家庭、舒缓的节奏、较低的消费,都令杨丽霞觉得自己的幸福在“增值”。但是,慢节奏也带来了新的困扰。“在大城市,出行、购物、就医包括孩子上学都很便利,县城则相形见绌。”

“创业确实特别艰辛。”杨丽霞说,开店之后自己几乎没有节假日,更谈不上多认识几个好朋友,“但能和家人团圆,一起奋斗,生活顿时觉得有了奔头”。

——————————

返乡创业青年:“家乡给了我最大支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志中

在齐晓明心里,选择回乡创业,重要且必要。“儿不嫌家穷,人在外总有漂泊感,只要回到家,心就有了着落,再大的困难也不怕。”

齐晓明的家乡山西省灵丘县地处大同市东南角,辖11个乡镇186个行政村。全县93.5%为丘陵和土石山区,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之说。他清晰地记得,10多年前,这里还是国定贫困县,母亲曾因家里缺粮,外出去借。

之后,受益于国家种种扶贫举措的持续实施,家乡面貌发生巨大改变。多年后,齐晓明有了余力,决定回乡建厂,既能与亲人团圆,还可助力乡亲增收。

“要说家乡变化,教育最明显。”齐晓明回忆,2001年他从灵丘一中高中毕业的时候,全县高考达一本线的考生只有几人,如今早已过百。

“真正说起来,其实不是我助力家乡,而是家乡给了我最大支持。”2016年齐晓明回乡创立山西库邦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医药行业的相关研开与生产,“那时我们可能是灵丘首家医药企业,县里很重视,专门开会研究,作为重点工作推进”。

“从手续审批到贷款,再到项目落地,无论大事小情,县里都尽力帮我们协调解决,很贴心。”齐晓明表示,虽然家乡发展仍有欠缺,但他能感觉到,地方政府一心想为企业办好事、服务好的决心。

在灵丘,不止齐晓明一人有这样的感受。近年来,为破解山区经济壮大“破局难、起步难、落实难、持续难”等问题,灵丘县正在举全县之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为地方经济发展“夯基垒台”。

“我们的项目就是作为县里的重点项目落地的,大家对我们非常关心。”齐晓明介绍,县领导点对点对接企业,每个季度总要来企业调研,了解创业者需求,遇到问题,现场协调。“现在我们的生产发展已经步入正轨,县里能帮的都帮了,更多的是需要自己努力。”

“在团中央工作队支持下,我们还建起了青年之家。”齐晓明说,在多方支持下,企业发展顺利,如今已经吸纳当地120多名青年加入到团队中来。

“第一年抓建设,第二年搞销售,第三年年产值就达到2400万元,成为规上企业。之后连续两年年产值超过7000万元,今年预计能破亿。”在此基础上,齐晓明还与重庆大学药学院成立了联合实验室,以提升山西工厂项目管理和技术掌控能力作为发展前提,在重庆两江新区国际企业港设立了上千平方米的研发场所。

不仅如此,齐晓明还主动投身家乡脱贫攻坚行动,成立了灵丘县有财种养合作社,在柳科乡白南堡村流转土地1250亩进行中药材种植,直接帮助特困户11户,农户90多户;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了解到地方防疫物资匮乏,他发挥工作优势为灵丘县捐赠防疫消毒液3000公斤、KN95口罩300个、一次性口罩500个,捐款2万元。

为了鼓励家乡的孩子远离手机、锻炼身体,齐晓明团队还在县里建起了室内篮球馆,聘用专业人员为县里中小学生教授篮球课,只收取场馆运营的基本费用。这里已经成了孩子们课余活动的一个重要打卡点。

说起解决当地人员就业问题,齐晓明说:“有人说,越是落后地区,当地人越不好用,因为他们不听管理、缺乏规矩意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齐晓明说,在他的企业,招聘本土化人才是首选。“除了高层管理者,我们的产业工人基本都是本地青年,关键在于培养。”

“灵丘民风淳朴,灵丘人厚道本分。事实证明,只要经过专业指导,本地青年都很能干。这里是他们的家,他们是最稳定、最可靠的人才。”齐晓明说。

——————————

一位支教青年的自白

赵川博

下关九年制学校,那是我曾支教一年的地方,也是改变我一生的地方。

2021年9月,我来到山西省灵丘县,在青年南路坐上了校长的车。像人们通常想象的北方汉子一样,校长中等身量,皮肤略黑,少言寡语。往车窗外望去,重重叠叠的山峦如巨浪般涌来,占据了我整个视野、整个心灵。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3岁时跟随父母离开乡村进城的我,在城市生活了20载,从不曾想过还会再次踏上这片乡土。

我不由得想起,曾经支教的师兄师姐口中的支教地风物,孩子们的求知欲,还有村里老人颤抖的手。想起临行前自己支教培训时的宣誓,我心中默念:“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下关九年制学校坐落在山梁上,兴建于一座寺庙旧址之上,故又称为“寺梁学校”。

因为教师短缺,我在学校同时负责八年级语文和三年级科学的教学。头回走进校园,孩子们的目光就齐刷刷地看向我,那目光清澈明亮,似乎想要告诉我什么。带着这样的思绪,我开始了支教生活。

十四五岁的少年,正值叛逆期。他们充沛的精力和跳跃的思维让我惊喜,也让我苦恼。但只要听见他们的笑声,看见某同学书桌上放着我曾提及的课外书,我总会心头一热、提醒自己,要再为孩子们多做一些事。

课堂时光并不是支教生活的全部。我总想走进他们的生活,贴近他们的心。我骑上借来的自行车,跨越山岭、走村串巷地去家访。时间久了,我发现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十分渴望,但又觉得十分迷惘;他们有着对改变生活的自信,却又不知从何做起。

于是我自作主张,带着他们重新走过我成长的路:做志愿者。大家一起去一线参与志愿服务,了解志愿者的生活,体悟奉献的道理与快乐。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是星火,但坚持发光发热,就会点亮整片夜空。

久而久之,他们似乎少了些胆怯、迷茫,多了份勇敢、坚定,更体会到陪伴的快乐。

不久前,我告别灵丘,然而自己成长的底色中,已然浸染了黄土的颜色。

将来,或许难有机会再为少年们讲一堂课,也无缘再带他们走上街头,触摸社会的脉搏。但我一定会看见另一群人,如今天的我,带着热情和理想继续扎根山乡,如传递的火炬,照亮孩子们的路。

——————————

“家乡为我们提供了创业的广阔天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志中

从5年前返乡创业,到今天有了自己的标准化生产车间,刘锦林觉得自己最重要的收获不是利润,而是眼界。

“返乡创业初期比现在难得多,只能搞种植、养殖,都是产业链的基础环节。如今不同了,我们正在实现产业化,下一步可以面向全国打开市场了。”刘锦林说,过去想的是如何让农产品进入市场,现在想的是怎么提升产品价值,让返乡创业带动百姓增收。

“如今,在团中央工作队支持下,我们已经建起了自己的标准化生产车间、实验室和销售门店,专业人员逐步齐全,我们的产品从此有了身份证。”刘锦林介绍,他所在的合作社目前已经带动600多户村民增收。

刘锦林与工作队结缘,是在“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上。那是刘锦林第一次参加创业比赛,虽然准备仓促,成绩不理想,但是这个灵丘小伙对家乡的深情推介、带领乡亲创业脱贫的迫切愿望引起了工作队的注意。当时灵丘县正处于脱贫攻坚关键阶段,刘锦林牵头成立的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共有196户种植户,其中120户是贫困户。

“工作队直接帮我们对接上游扶贫企业、专业合作社资源,还帮我们把产品卖出灵丘,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在团中央驻灵丘工作队支持下,刘锦林的合作社入驻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系统学习政策法规、土地流转、种植技术、农村电商等知识,为发展中药材种植业打下基础。他打造的“文冠果茶”入选了“山西药茶”名录。而由他领头的合作社,也从年产绿小米3.6万斤增加至60万斤且不愁销路。合作社从此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合作社目前主要从事大同黄花、杂粮等加工,以及绿小米种植、农机服务、农业托管等业务。“我们托管的土地有1.2万亩,一年下来,合作社人均分红4万多元。”社员刘慧明感慨,当初大家顶着压力返乡创业是选对了方向。虽然曾因经验不足、资金压力大等遭遇挫折,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对绿小米旺盛的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后,工作队支持他扩大种植规模,由单一线下销售转为线上线下同时推广。刘锦林介绍,他们合作社的绿小米、小杂粮都是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种植,零售价很有竞争力,对种植户的收购价也高于一般市场标准,现有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过去两年,除了专注于合作社的发展,刘锦林还挤出时间,兼任县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的创业讲师,教授乡村振兴、农业技能相关知识,经他指导帮助的农民已超千人。他自己也入选了山西省乡村振兴专家人才库,并获得农业农村部农民教育培训“全国百名优秀学员”。

“最需要的是人才,这才是宝贵财富。”刘锦林的创业团队目前有高级农艺师两名,初级农艺师4名,并已获得4项农业专利。“当初是工作队帮我们发展起来,现在我们也要学他们,帮助更多乡亲增收。”刘锦林说。

据了解,灵丘县是荞麦等杂粮生产适宜区,从2013年起,灵丘县政府就利用生态屏障发展有机农业。2017年,苦荞种植就已经成为灵丘县有机农业四大产业支柱之一。

刘锦林介绍,工作队建立的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为全县创业青年提供工作、社交和资源共享的空间,配套创新创业、劳务就业、导师指导等多种服务项目,为回乡创业青年搭建了良好平台。

在跟随工作队学习和调研的过程中,刘锦林丰富了知识、拓宽了眼界。他发现一位与他合作的杂粮出口商,近些年生意越做越大。“人家的发展一年一个台阶,现在还建起了占地70多亩的产业化园区。这让我意识到,家乡杂粮虽好,但光靠种不行,关键要流通起来。”

为此,刘锦林拿定了主意:“家乡为我们提供了创业的广阔天地,下一步计划鼓励村民种植杂粮。灵丘是杂粮之乡,质优价廉,待杂粮种植比重提高了,我们就能掌握市场销售的主动权,乡亲们致富就更有盼头。”

——————————

事要办在乡亲们的“心尖尖”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志中

“过去是带着全村脱贫,如今打好基础再图发展。”自打去年上半年刘波被选派到王寨村当了第一书记,村里200来户人的事几乎都记在了他的工作笔记中,这里面有村民生活的变化,也记着他在王寨村走过的路。

当村干部,刘波不是头一回。2009年刘波就考进了大学生村官队伍,之后干过村支书、当过扶贫队长,如今又成了灵丘县上寨镇王寨村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别的不敢说,接地气是咱的优势。”刘波说。

“驻村头件事就是入户,把整村情况都装进脑子里”“要扑下身子和村民打交道”……来到王寨村后,刘波把自己的驻村心得对新队员们“倾囊相授”,帮助大家尽快适应角色。

走村入户、整理档案、熟悉政策,短短几个月,刘波对全村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逐渐对下一年工作有了思路,“一方面要稳固脱贫成果,做好边缘户的政策帮扶;另一方面要积极谋划产业振兴,壮大集体经济”。

王寨村是移民搬迁村。“搬迁前有5个自然村,一家一道沟,现在大家都聚集到了沟的最前端,交通便利多了。”刘波介绍,该村目前在册人口286户,实际在村人数百户出头,平均年龄60岁往上,老人居多。

驻村以来,他的手机里长期记录着几十条备忘录:提醒在村老人准时缴纳医保低保、为村里孩子争取助学政策、谁家的房该修了、哪里的路灯坏了……他先后为村里统一安装了废水处理设施,帮残疾老人购买了轮椅,为村里的听障者安装了人工耳蜗,一件没耽搁。

“这些都离不开团中央驻灵丘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帮助支持。”刘波说,自己和团中央缘分不浅。2010年,他在团中央工作队帮助下,注册成立了苗木种植合作社,带动近百名农民就业增收,树苗远销河北、内蒙古、北京等地,其苗木基地也成为“灵丘县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并获得“全国百个大学生村官优秀创业项目东风奖”。

就在今年,他还作为灵丘县青年代表之一参加了团中央驻灵工作队组织召开的青年座谈会,分享基层工作收获和体会。

“驻村就是要把事办在乡亲的心尖尖。”刘波在会上分享说,农村工作事无巨细,村民的家庭构成、收入情况、孩子上学、医疗医保,桩桩件件都要记清。这些事情看起来不大,但却是农户家里急难愁盼的大事。

“团中央的帮扶给了我许多学习成长的机会。”刘波说,自己曾在团组织带领下前往杭州等地参观学习电商运营,“要推动农特产品上平台,就要掌握从采摘到加工、包装再到组建生产链的全过程。一套流程学下来,收获不少”。

刘波说,当前其实村民们想得最多的,还是怎么增收。村里曾经尝试过入股农业项目,但是最终没能在村民分红的问题上实现全覆盖。在他看来,发展产业如果没有扎实的规划和市场调研,很难稳定增收。

目前,村里仍有不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村民们致富增收仍需产业支撑。一位村干部表示,驻村以来,大家在产业发展中总结出了经验,要因地制宜,不盲目追求规模,保证每年有稳定的收益,把事情一件一件干扎实了。

据了解,随着脱贫攻坚成果的持续巩固,乡村振兴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为选好以刘波为代表的“接棒者”,灵丘县结合乡村振兴新要求,根据脱贫村的产业结构、群众需求、发展方向等情况进行人岗相适的匹配分析,选优派强驻村第一书记。一些地区还通过结对帮扶、“导师带徒”等方式,确保“后继有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