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新增46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例无症状感染者,均为石家庄报告,目前疫情没有看到明显的拐点。此次疫情的突出特点是,集中暴发在农村地区,传播速度很快,直接越过早期阶段,进入多点暴发阶段。此次石家庄疫情给全国各地敲响了一记警钟,“农村千万不能成为最薄弱的环节。”
那么,此次疫情暴露出了什么?如何避免疫情在其他农村地区出现?此次石家庄疫情,存在多方面原因。首先,从时令而言,整个冬季好比一个大冷链。因为低温下病毒存活期长、潜伏期长、隐蔽性更强,导致传播链条更长,传播范围更广。同时,冬季感冒发烧的人多,流感病毒与新冠病毒交织,给有效防控提出了更大挑战。
其次,从节令而言,农村有在农历春节前办喜事的传统,婚宴等聚集性活动集中,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快速蔓延。此次藁城区确诊病例中,参加婚宴、集会等成为高频“场景”。流调显示,有人连续4天参加3场聚会。
此外,还有从基层医疗角度分析,认为村诊所本应成为防疫第一哨口,却没能在第一时间阻截病毒传播;也有从意识和机制角度分析,由于总体疫情防控效果不错,一些地方防护意识有所松懈,防控机制变得松弛,尤其是农村地区因为一直没有大范围感染,加上人口密度相对稀疏、居住分散,使得一些地方和环节放松了警惕。
这些原因分析中,有客观层面,有主观层面,有些并非农村地区独有,城市同样面临这些挑战。寒冬天气不能回避,人员流动无法杜绝,易感场所无法搬移,冷链物流不能中断,病毒无影无踪并且还在变异的“狡猾”本性难以改变。但一年来的疫情防控经历也让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刻认识到:病毒有迹可循,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各地也许不需要采取去年疫情之初那种全民居家隔离、按下“暂停键”的方式,但却可以尽量减少人员流动、避免扎堆聚集;农村低风险地区当然没必要封村断路,但在正常生产生活的同时,所有人都增强防护意识、各环节强化“四早”原则,却是十分必要的;尽管广大农村已被纳入城乡一体化防控体系,但考虑到城乡的不同特点,莫让农村成为防控薄弱环节必须是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
不管城市还是农村,意识和机制的不到位都是疫情防控最可怕的敌人。意识和机制的严密防守,将有效拦截病毒的散播,而任一环节的疏忽失守,都会给病毒以可乘之机。有一种观点认为,广袤农村地区是防疫的天然屏障,大疫止于村野。不可否认,农村地区在防疫中具有地理和环境等自身优势,但从某种角度而言,这种过于乐观的认知是极其危险和有害的,很容易带来侥幸和麻痹心态。
重新审视,我们会恍然发现,农村早已不再是曾经那个封闭静态的传统社会。在城乡一体化大背景下,城乡往来密集,人流、物流早已连成一体,春节前的返乡潮将加剧这种流动。因此,各地必须以河北疫情为戒,坚决阻断疫情向农村地区传播和蔓延。
一方面,强化对农村地区的防控意识,完善农村防控管理机制。健全上报预警系统,发挥基层乡镇卫生院、村诊所的前哨功能;对农村红白喜事等聚集性活动加以引导,倡导婚事、丧事、节庆等简办、新办、免办;对外出务工人员倡议留在务工地过年,对流动人员加强动态监测;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发挥好作用,做好宣传、联络、管理等工作。
另一方面,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特别措施和特殊政策。比如,对于留在城里过年的外地务工人员,加强人文关怀,给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更多关心关爱。此次河北疫情再次说明,及时检测、发现病毒是尽早切断传染链条的最有效途径,否则会贻误最佳防控时机。
10251875人,这是石家庄市全员核酸检测的总人数;寒冬中,无数医护工作者、社区人员、志愿者奔赴各检测点,默默奋战;全国多地前往驰援,从医疗设施、生活物资等方面施以援手。几天来,国人的目光始终被河北疫情牵引着,时而揪心,时而暖心。我们坚信,石家庄必胜,河北必胜。同时,我们也希望,在疫情防控中,高度警惕农村地区的薄弱环节,坚决筑牢织密城乡一体化防控网络。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