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威县举办了一场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文艺演出。演出的开场舞名为“欢天喜地”:“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感召下,60万威县儿女正欢天喜地、生龙活虎地缔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31岁的郭成巧坐在电视机前看完了演出。这位独自支撑一个四口之家的威县固献乡沙河辛庄村贫困村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竟然会成为一家企业的股东。“我现在挺知足,对生活也充满希望。”郭成巧告诉记者。
与郭成巧一样,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数千名贫困村民都成了股东,每年定期拿分红,享受资产收益,开始迈入脱贫致富的幸福生活。
创新扶贫模式
威县地处华北平原南部,是传统农业大县,当地农民多以种植棉花、蔬果为生,收入低微,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014年7月,正在扶贫路上往前赶的威县成立了一家县属国有企业——威州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试图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来进一步扶贫脱贫。这个企业集投资、融资、建设等为一体,但一直没有很好的项目,直至一年后威县从北京引进德青源农业科技公司的蛋鸡养殖项目。该公司探索出一种云养殖模式:由社会资本投资固定资产,德青源租赁运营,每年向固定资产投资方支付租金。
这个项目很好,但意味着财政收入捉襟见肘的贫困县要自己先投资建园区。“德青源走访了全国120多个贫困县,很多贫困县担心建好项目后企业却走了,或者租了几年后不租了。威县先后7次来北京考察德青源,最后签订了合作协议。”威县德青源农业科技公司人资行政经理刘卫华向记者回忆。
协议已签,接下来就要解决建设资金问题。据威县县委书记安庆杰介绍,他们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把分散、沉睡的各种资源转化为资产,投入该项目。这其中,扶贫资金入股是重中之重,他们探索创新出了一种资产收益的扶贫模式。
具体而言,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作为股份,配股给项目园区周边48个贫困村的4424名贫困农民,每人配股4680元,以合作社的方式入股到该项目。威州农投公司凭借这些入股资金以及其他涉农资金和银行贷款,共计2.5亿元,建设项目生产园区。建成后由德青源承包经营,并每年按威县投资额的10%支付租金2500万元。
“每年2500万元的租金收益,除了用来还银行贷款和缴纳税收,全部用于扶贫。”安庆杰说,项目完全投产后,作为股东的贫困村民,每人每年分红1000元,资产收益率超过20%。他们还能以自有承包土地入股合作社,种植德青源的订单玉米,每亩年均收益1100元以上,再加上各项政策扶持,实现稳定脱贫。
“国企融资建厂、扶贫资金入股、企业租赁经营、贫困群众分红、集体经济受益。”安庆杰如此概括这个被当地称作“金鸡”项目的扶贫模式,它实现了“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产业政策双扶持
2016年6月,郭成巧第一次拿到了分红。一年前,她丈夫遭遇严重车祸,高昂的治疗费用压得全家喘不上气。丈夫瘫痪在床,两个孩子还在上小学,郭成巧成了全家的顶梁柱。如今,郭成巧不仅当了股东,还成了德青源蛋鸡产业园区的一名拣蛋工,除了拿分红,每月还领工资。
“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有2000多块钱。而且这里离家特别近,方便照顾爱人和孩子。”她告诉记者,附近村民都很高兴,不仅有分红,还可以去园区打工,可以流转土地,有好几份收入。
这种局面令威县人振奋。
2012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时,威县的贫困发生率34%。“当时做过调研,要想脱贫,公共财政收入按年均35%的增长率,达到脱贫标准需要14年;人均年收入按15%的年均增长率,达到脱贫标准需要17年。”安庆杰说。
此后数年,威县通过各类扶贫政策,贫困发生率大大下降。2015年,威县又做了一次大调研,发现剩下的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占39%,65岁以上占56%。“这两种贫困是社会现象,不能全靠政策和政府兜底。”安庆杰告诉记者,威县明确了“产业、政策双扶持双兜底”的总体思路,通过多层产业覆盖、股份合作等方式,探索出一条脱贫路,“金鸡”项目正是在此期间应运而生。
目前,“金鸡”项目进展顺利,威县已把这种股份合作、资产收益的扶贫模式复制到了肉鸡、奶牛、梨果、生物肥等产业项目,推动实现对贫困人口的全覆盖。而且又探索出“土地+资金入股”“工资+效益提成”“资产自有+统一管理”等帮扶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此外,“金鸡”帮扶模式陆续在全国其他22个贫困县被复制推广,涉及贵州、内蒙古、河南、湖北等地。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