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涛蹲在一家包子铺门口抽烟。他们一行7人,开着3辆收割机,到了阳谷,没想到的是,当地的麦子熟了,却赶上了下雨。
“麦收时候最担心下雨。我们5月23日出发,先到的河南驻马店,然后边割边向北走,现在赶上下雨,只能坐等地干。”和杨兴涛一起到阳谷跨区作业的青岛老乡杨式松轻声慨叹:“这次恐怕要赔钱。”
杨兴涛盼着阳谷的晴天,阳谷县利民农机合作社的当家人吕志国却轻松得多。往年5月下旬,吕志国和杨兴涛一样,早已行走在去往河南麦田的路上。而今年,他们签订的全是山东的小麦机收作业订单合同。
“今年不去外省了。”吕志国说,十几年来,他们合作社的麦客每年都要到河南进行小麦跨区作业,2005年前最红火,单机收一季小麦,挣三四万元是平常事。现在利润空间小多了,去年,他们在河南的十几天里,单机平均才挣了5000元,还不如在老家挣得多。
“这两年,农机多了,成本高了,再遇上雨天,弄不好就亏本。”吕志国说。杨兴涛对此也深有感触。据他了解,他们的主要作业地河南,近年来小麦联合收割机数量呈井喷式增长,已从过去的2万台增加到如今的14万台。“机器这么多,联系订单更困难了。”
这次他们到阳谷高庙王乡孔盛村割麦,事前联系过经纪人,以为万无一失了,没想到,当地5日刚下过雨,他们到时地里还湿,试割“掉粒太多”,只好停机。后来听说刘化育村能割,结果跑去割了没几家,天又下雨,无法干活,只好再次停机。
“一天拖车费就一千多块,再加上司机费用二三百块,不干活钱也得照付,算下来,来了三天,赔了一万多元。”杨式松补充道。
一边是农机保有量迅速增长,一边是订单减少。农机不跨区作业,使用率低,收回投资更不易。跨区作业下一步该怎么走?
“组团要好过单兵作战。”在利民农机合作社做机手的王建峰谈了自己的感受。2010年,王建峰还在跑单帮。夫妻俩买了一台收割机,天南地北地揽活。后来,他加入了农机合作社,在合作社当机手,年收入5万多元。“三两台机器挣不了钱,团队作战才有市场。”
团队跨区不仅接单多,配件供应能力也强。吕志国曾带10多台机器出去,除了自带配件,生产和销售商还会直接派“三包”车跟随跨区,提供服务,这些待遇小团队很难享受到。
作为一个有着十几年跨区作业经历的老麦客,王建峰深感跨区作业的钱越来越难挣了。“原来作业市场相对稳定,这两年经常出现机手抢地块事件。与其争夺外面不稳定的市场,还不如抓牢本地市场。”王建峰告诉记者,今年,他熟悉的许多机手都选择留在本地,开拓本地市场。
大小通吃也是一条路。一路走来,杨兴涛他们也总结了经验,接订单也更理智。一个地方的麦收时间也就五六天,麦客容易一哄而上。所以他们现在不只盯着超大户,还接散户和大户的单子,“服务对象多了,时间错开,总有活干。”
“虽然跨区作业市场收缩,但因为土地流转的越来越多,规模经营是趋势,所以对农机的需求不会减少,而各地农机保有量存在不平衡,农机资源的调配还得靠跨区作业来实现。”吕志国总结说。
去年,合作社开赴高唐、临清等地跨区秸秆还田,这件事给吕志国带来启发:“眼光不能只盯着小麦的跨区作业,眼光可以再放远点,除了小麦,玉米等作物也可以跨区收割。”
来源:农村大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