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评选结果揭晓,阳谷县阎楼镇陈堂村李瑞红家庭榜上有名。5月26日,从北京归来的李瑞红,带着自己刚刚收获的奖杯来到村委会,与村民一起分享荣誉、分享喜悦,整个大院里一片欢声笑语。
能在人民大会堂登上全国“最美家庭”领奖台,李瑞红十分兴奋,但她说得更多的是这一切离不开父老乡亲的支持、家人的理解。她说:“当接过奖杯的那一刻,作为一名村支书,我更感到自己肩上那沉甸甸的压力和责任,更有信心坚持不懈地抓好移风易俗工作。”
在农村,陈规陋习一度根深蒂固,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形成攀比浪费等不良风气。李瑞红一家充分发挥家庭成员的作用,以小家带动大家,把移风易俗这件好事办到了村民心坎上,村里形成了婚事简办、厚养薄葬的良好风气。
红白事有了硬杠杠
自家人也不能坏规矩
1965年出生的李瑞红,2007年当选为有1500多名村民的陈堂村党支部书记。
李瑞红上任后,第一把火便烧向了红白事改革。
以前陈堂村有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特别是丧事,表现得更为突出。老人去世火化以后,有了骨灰盒,还再买个大棺材,发丧时请响器、架鼓,有的还请戏班子、秧歌队,大操大办、攀比浪费等不良风气严重。俗话说,移山填海易,移风易俗难。李瑞红说,光凭嘴说,没有力度。她积极调查村情民意,挨家挨户做工作,多次召开群众代表会,最后终于达成一致。2008年,陈堂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章程明确要求,丧事喜事一切从简,原来的三天宴席变成简单的一顿饭,烟酒饭菜都有了最高标准,谁也不许越线。
红白理事会刚成立一周,赶上家族亲戚中的一位晚辈小宋结婚。小宋觉得李瑞红是村里负责人,又是长辈,应该给自己行个方便,希望能把婚礼办得风光些。面对这种情况,李瑞红一家齐心协力,做家族亲戚的思想工作。通过讲道理、摆事实等有效的沟通方式,得到小宋及其家人的理解,婚礼如期从简举行。婚礼过程中,李瑞红主动去小宋家里帮忙,并积极向群众做好解释引导工作,让参加婚礼的群众理解了新事新办的好处,最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开了个好头。
2015年,李瑞红的公公去世,家族里的人认为李瑞红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要把葬礼办得体面一些,场面大一些。尤其是几个长辈,觉得这几年家里条件好了,非要请架鼓、响器,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有面子。李瑞红一家却坚决不同意,说老人生前尽到孝心就够了,村里既然制定了移风易俗的规章制度,就要严格执行。
李瑞红挨家对家族里其他成员做思想工作,最终使其他人转变了观念,只是举行了简单的追悼会。李瑞红以身作则,让人没有闲话说。
“现在村里婚丧嫁娶,再也不用撑面子大摆酒席,只要跟红白理事会说一声,就有人按统一标准给大家伙儿操办,既省心又省钱。”74岁的老支书陈洪明对这几年来村里发生的变化称赞有加。
移风易俗除陋习
一家三口齐上阵
“妈妈并没有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是她干的事儿,却改变了村里人甚至更多人的观念。”宋继孔谈到母亲李瑞红,一脸自豪。
“村里提倡‘厚养薄葬’,现在大伙儿都在红白理事会的影响下转变了观念。老人健在的时候都争着抢着去尽孝;老人去世后就一切从简了。”近年来,在李瑞红的监督和管理下,陈堂村丧事简办率达到95%以上。原来动辄上万元,现在两三千元就能解决问题。从2008年2月至今,李瑞红仔细算了一笔账,每年光移风易俗这一块,全村就能节省约30万元。
移风易俗除陋习,李瑞红带领所有家庭成员做“功臣”。“妈妈有时忙得实在抽不开身,就开始‘使唤’我爸和我了。爸爸对妈妈言听计从,‘命令’一出,马上甩开膀子干。”宋继孔骄傲地说,自己虽然是一个大小伙子,帮人去操办婚丧嫁娶的事儿,听起来有点婆婆妈妈。但是,这是移风易俗的大好事,即便工作再忙,他也会挤出时间去做。
在宋继孔看来,妈妈就是一位“巾帼英雄”。“妈妈和村里的一班人创造了‘陈堂模式’。如今想想,这真是让我觉得非常骄傲的一件事。”现在,一遇到合适的场合,宋继孔就向外人推荐“陈堂模式”。
让人高兴的是,因为确实给群众带来了省心、省力、省钱的良好效果,这种移风易俗的“陈堂模式”,已经在阳谷县阎楼镇以及周边广泛推广。
其实除了红白事等具体的事儿之外,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如今在村里已经远远超越了刚开始设立它的初衷。如今,村里谁家要操办红白喜事,都希望李瑞红能去给自家理事,李瑞红的丈夫和儿子只要得闲,都会主动去帮忙。渐渐地,李瑞红一家在理事员身份之外,又多了个村协调员的身份,除了红白喜事,谁家里有问题、邻里有矛盾,都会想着找李瑞红一家协调。这和谐幸福的一家人,既是村里各家追赶的目标,也是邻里和谐的润滑剂。
来源:聊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