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邑镇围绕葫芦产业,在“特色”和“效益”上做文章,培育提升非遗优势产业,帮助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堂邑镇路东村村民李三红一人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生活困难,在镇里举办的葫芦雕刻技艺课上,她学习了雕刻、烙画、掐丝等技艺,不仅实现了脱贫,还被评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采访】堂邑镇路东村民 李三红:“我在这学的烙画,一个月在不耽误其他活的情况下,挣1000多到2000块钱。”
为吸纳贫困户从事葫芦种植加工业,堂邑镇组织干部入户摸排调查,动员有能力的贫困户积极参与,定期举办葫芦公益培训班,为贫困户提供学习发展平台,优先保障贫困户收益,助推脱贫攻坚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加深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让贫困户参与葫芦种植、加工、流通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使其成为葫芦的种植者、基地的劳动者、产品的销售者,实现产业就业长期有效益、脱贫致富长期有保障的目标。
为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堂邑镇深挖葫芦文化价值,引导全镇在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上寻找突破口,为传统葫芦产品注入新动能。通过各种网络销售渠道,产品销往美国、欧盟、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全镇葫芦种植面积1万2千多亩,种植户1900多户,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亿元,411户贫困户867人通过非遗产业实现脱贫,人均年增收3000元。
【采访】堂邑镇党委书记 靳广力:“大力实施互联网加电商平台建设,强化葫芦强村与贫困村之间、葫芦大户与贫困户之间的共建共享,走出规模化、抱团式发展的新路子,推动葫芦产业与传统葫芦加工向文化创意转变,让小葫芦变成脱贫致富的金葫芦。”
记者:闵庆才 张怀芳 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