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西安市民龙女士被狗咬伤后,虽然及时注射了狂犬病疫苗,但最终仍病发死亡。狂犬病疫苗是否有效及被狗抓伤后是否需要打免疫球蛋白,引发人们关注。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发布的《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介绍,狂犬病暴露可分为三个等级,根据不同等级采取相应处置。龙女士的伤情被诊断为II级暴露,因此只接种了狂犬病疫苗而未注射狂犬病毒的免疫球蛋白。 然而,一旦感染狂犬病,就有近百分百的死亡率。
狂犬病疫苗有多有效?
1882年,法国人路易巴斯德首次成功发明了人用狂犬病疫苗。此后百年,人用狂犬病疫苗又经过了2次重要升级,失败率和副作用都大幅减小。目前,世界广泛应用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属于细胞培养疫苗,避免了脑脊髓炎等不良反应,对孕妇和胎儿也很安全。
同时,注射狂犬病疫苗的程序也在简化。最早,路易巴斯德发明的人用狂犬病疫苗,需要连续注射13针。之后研发的疫苗需连续接种14-21针。随着细胞培养疫苗的出现,疫苗的免疫性有了较大提高,医院开始采用0、3、7、14、28、90天各接种一针的“6针法”。之后又有“5针法”、“简易4针法”等。
但目前狂犬病疫苗的成功率还做不到百分之百。在发达国家中应用细胞培养疫苗免疫失败率为0.0125‰,而发展中国家为0.33‰ - 0.83‰。但伊朗、德国、美国和泰国各自独立的研究结果均显示,如不经疫苗免疫,预计有35%的严重致伤者将患狂犬病死亡。
发病多是因为处置不当
尽管人用狂犬病疫苗已很有效,但在我国,人感染狂犬病更多是由于处置不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显示,绝大多数狂犬病的发病是由于没有接受规范的预防处置,包括接受处置较晚,伤口未清洗干净等。
这一点,在我国农村地区尤为明显。
中国超一半的狂犬病感染发生在农村,不仅是因为农村地区猫狗密度高(据调查,我国南方农村地区犬密度可高达15至20只/100人),更根本的是农村地区较缺乏防治知识、经济负担不起和专业救治门诊不足。
根据卫生部在广西、贵州等狂犬病高发区所做的调查发现,在报告的病例中约34%患者在被动物伤害后没有进行清洗,72%的患者没有接种疫苗,仅有1%的患者接受抗血清治疗。
给人打疫苗更该给狗打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市场。2015年,全国人用狂犬病疫苗的使用率已超过4000万人份。每年需大量生产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经费开展宣传教育和暴露后处置等狂犬病防治工作,占用了极大的卫生资源。
但狂犬病并非是不可消灭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在一个区域内,只要有70%的犬等易感染种群接受了免疫,就可以完全切断狂犬病传染链。目前在全球约 150 个有狂犬病报告的国家或地区中,一半已基本消灭了狂犬病。他们的经验证明,只要控制住了狗群中的狂犬病,人群中的狂犬病就能基本得到控制。
然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犬、猫免疫率低,农村地区的犬免疫率仅为10%-20%,无法形成免疫屏障。每当狂犬病疫情上升时,相关部门通过灭犬等措施使狂犬病疫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由于缺乏狂犬病防治长效机制,每当疫情回落,一些地方就会放松防治工作,疫情便再度上升。狂犬病专家严家新在2011年的《南方周末》专栏中就曾直言,狂犬病问题的根结就在于“农业部管的狗咬了卫生部管的人”,要管好狗才能控制住狂犬病。
根据卫生部通报,2014年至2016年,中国每年的狂犬病死亡人数控制在1000人以下,并有继续下降的趋势。但距离世卫组织倡议的2030年消除人间狂犬病这一目标,仍还有一段距离。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