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江西省抚州市对外发布汤显祖家族墓园遗址“考古工作成果”。然而这次“重大发现”随后出现反转。
江西抚州汤显祖家族墓园。
日前,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考古处副处长张凌对媒体表示,“今年4月,国家文物局批复了汤显祖家族墓园遗址2017年度考古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发掘应在充分调查、勘探的基础上进行,发掘对象应为墓园内相关建筑和附属遗迹,不能涉及汤显祖墓葬本体’”。张凌说,有关考古单位在开展考古工作的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批复意见实施,存在着擅自发掘墓葬本体、重要考古发现未及时上报等问题。
位于江西抚州市临川区文昌里灵芝园内的汤显祖家族墓园遗址。
命运坎坷的汤显祖墓
事实上,此次发掘其实说不上是真正的“发现”,更像是一种“确认”。在史料中,汤显祖墓的位置有明确记载,甚至后世还能梳理出这座墓葬的遭遇。
据文献记载,汤显祖逝世后葬在今江西抚州市文昌里灵芝园内,此处也是汤显祖家族墓园。而从明末以降,此处的墓葬命运坎坷,屡遭破坏。
有媒体就对于汤显祖墓的历史做以梳理。明末清初时,墓葬受战乱破坏;太平天国时期,毁于战火。虽然此后经过多次复建和重修,但最终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墓园上还建立了一个制冰厂。
公开资料显示,上世纪八十年代,汤显祖墓迁址抚州市人民公园,但该墓只是其衣冠冢。
去年,抚州市推进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拆除了该制冰厂。而汤显祖墓园正位于文昌里旧城改造区域内。这才引出了此次对汤显祖墓园的发掘。
又一次惊世大发现?
8月28日,江西抚州市发现汤显祖家族墓园的消息被披露。相关报道指,汤显祖家族墓园共发现42座明清时期墓葬、出土了6方墓志铭,并“基本确定”了汤显祖墓。
如果继续发掘,汤显祖墓当有更为重大的发现。彼时,相关人员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我们相信,在后续的考古工作中,还有更大的惊喜等待大家”。
不过这样的消息很快就引起了考古业界的讨论。有关注该事件的考古专家向记者透露,考古的原则应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但就汤显祖墓而言,并非抢救性发掘。这位考古专家还对记者表示了这样的担忧。“如果这次允许了主动发掘名人墓葬,那么成都武侯祠的刘备墓是不是也可以挖?慈禧太后的墓虽然被盗过,是不是也可以再挖一次?这样的话后患无穷。我们还是应主要考虑保护文物。”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考古处副处长张凌日前也对媒体表示,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名人墓葬保护工作。名人墓葬作为地方历史文化纪念地,应切实加大保护力度,强化日常管理,采取适宜的展示方式,充分表达后人的尊重和缅怀之情。国家文物局不主张主动发掘名人墓葬,坚持名人墓葬发掘应慎之又慎,相关考古成果发布时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避免炒作。
“公众考古”的底线在哪?
近年来,考古工作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事实上,从几年前的海昏侯墓发掘开始,公众对于考古工作的热情一直未有消减。“将考古大众化”、“公众考古”也成为考古工作者越来越愿意谈论的话题。
而在此次“汤显祖墓发掘”事件中,也确实可以看到公众对文物、考古的热情。“确认汤显祖墓”的消息甫一披露,就收获不少关注。在网络上,更不乏相关讨论。
但对于公众而言,他们在关注出土文物、古人生活等考古话题的同时,似乎又难以理解“为什么海昏侯墓可以挖”“为什么汤显祖墓不可以挖”这样的问题。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考古处副处长张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谈及其中的区别。他表示,像海昏侯墓就属于抢救性发掘,因为当时已经发现墓葬被盗,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才进行发掘的。如果不是这种情况,更多强调让地方政府落实保护管理责任。
他还称,汤显祖家族墓园遗址考古工作与抚州文昌里旧城区改造相关。在拆除工厂之前已经预料汤显祖家族墓园可能在这个区域,地方政府是希望能把棚户区改造和文物保护结合起来,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后期具体工作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前述考古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让公众局部地参与某些考古进程”本身并没有问题,“但不能忘记‘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考古原则”。“不能说挖出来了,轰动一场,大家高兴之余,却把这个原则忘掉了。那最后可能损害的是整个国家的利益。”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总监孙键日前在某沙龙中也谈到这一话题。他指出,“我们文物工作的十六字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目前绝大多数的墓葬都是被迫抢救发掘,对水下沉船的考古亦是如此”。他同时认为,对公众分享“也是文物工作的目的之一”。
据报道,国家文物局已于8月31日正式约谈江西省文物局、抚州市人民政府,并正式致函江西省文物局,明确要求进一步查明核实汤显祖家族墓园考古工作过程中所发生的擅自进行墓葬发掘、未及时上报重要发现等情况,并尽快将相关调查及处理意见正式上报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对此事件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将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