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陆军诸多兵种,组织和技术最复杂的兵种就是炮兵部队,战争电影里猛烈地炮火曾经给爱好军事的网友留下深刻震撼,很多网友在观看炮兵部队训练、演习和作战时,对一些属于炮兵作战特有的技术动作、术语和环节会产生无数疑问。我们今天就来说说炮兵打炮时的一个有趣的小现象。
9月11日,台军第八军团在屏东县满丰阵地实施天雷操演年度重炮射击,出动了M110A2自行式和M155牵引式两种203毫米榴弹炮,M109A1自行式和M114A1牵引式两种155毫米榴弹炮,共计四种火炮36门,因训练场地狭小,炮位阵地非常密集,看上去就像是活靶子。
上图是台军的美制M110A2型203毫米自行榴弹炮开火瞬间。这种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服役的老炮,目前在台军还有保有60门,是其陆军口径最大的火炮,射程仅为17公里,大概跟解放军陆军步兵团装备的96式122毫米榴弹炮的射程相当。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台军炮兵射击时,用标杆搭建成一个“井”字形的框,然后炮管插在这个框子里进行打炮。
有网友说这是由于台军技术落后,没有自动化火控和指挥系统,只能用架杆搭框这种原始手段来瞄准。不过许多有良心的军事爱好者还发现不仅台军炮兵使用这种方式打炮,我们解放军,以及俄军、法军、英军,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美国陆军,野战火炮同样有架杆打炮的现象。
有人说“这个标杆就相当于大炮的准星,火炮射击会产生巨大后坐力,会导致炮身和炮口的位移,火炮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射击后,因为后坐力缘故使设定好的各项射击诸元都发生了变化,所以就要作到及时的调整射击诸元。但是如果每次都要重新观测、下达指令,会拖延时间。如果炮兵发现炮管不在架杆中间的位置,就可以及时的调整。炮口架杆其实起到了调节效正作用。
也有人说“这是一种简易瞄准方式,测地分队事先测量阵地后,立在那里,然后火炮对准架杆中间的窗口开炮,无需进行精确瞄准,全世界的没有火控系统的火炮都是这么弄的”。
其实,这个东西的学名叫做“射界射向限制杆”,又称“限位杆”。用于在人口稠密区组织实弹射击,为防止阵地误操作(比如装错大分划),危及目标区安全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在实弹射击和实兵演习时,用标杆限制火炮射击时的最高射角和最低射角,以及左右方向的最大射界,把火炮的方向和标尺设定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射击时操作失误,防止炮弹飞出预定落弹区域,伤及友军或无辜居民。
也可在实弹操演中,防止炮弹打飞了,影响演习效果,台军对海火炮实弹射击操演,因为海上落弹区周边很开阔,本来无需刻意限制炮口射界和射向,架设限制框,就是为了防止误操作,影响观礼台的观看效果。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普遍进步,原来空旷无人的炮兵靶场周围,现在都充斥着大量居民点或工业区。如果不加严格限制,实弹射击很容易偶发误射,伤及无辜。
现代陆军演习和作战时,对火力的分配有严格规定,经常有落弹区旁边就紧邻友方部队的情况,炮兵实弹射击时如果不加限制,就会有错误装订诸元现象,导致炮弹飞出预定区域,造成误伤事故。
所以炮兵实弹射击对火力的分配都有严格规定。以上这些问题用一个简单的限位杆就能解决,当炮手错误装填射击诸元时,摇动的炮管就会碰到限位杆,以此提示炮手。限位杆根据靶场落弹区的情况而设置,可大可小。
例如上图这门我军的83式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限位杆就设置的非常狭小,这说明该靶场面积比较紧凑,周围环境复杂,需要严格限定火炮的射界和射角。
炮兵在实弹射击时,还经常发生炮手紧张导致的误操作,例如夜间迫击炮射击因为底火失效却未发觉,连续装入好几发炮弹,将炮膛装满的情况。如果炮手因为紧张,在摇动火炮时出界,炮身会碰撞限制杆,那么炮兵班长就会过来踢炮手的屁股。
使用限制杆可以防止出现炮手失误危及安全,在炮兵部队应用已有几十年之久。不仅我军炮兵使用,其他各国军队也广泛应用。
来源:凤凰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