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充电的“充电宝”、无法阅读的“书本”、几乎不能喝水的“水杯”……这些出现在网购平台上的商品,为何往往能销量过千?
实际上,“日常用品”只是表面伪装,这类商品的共同名称是“藏手机神器”,其秘密在于,通过内置暗格,可以将手机隐藏其中。一些在校学生,借助这一“神器”,躲过学校和家长的检查,将手机带入校园,以实现“用手机自由”。
“藏手机神器”为何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流行?销售和使用这类“神器”存在哪些法律风险?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藏手机神器”花样百出
辽宁高中生谭雪彤今年2月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用来藏手机的“水杯”,外观与正常水杯无异,透过杯盖只能隐约看到手机的轮廓。“我还买过充电宝样式的,也很好用,就是比一般的充电宝大些,担心会被发现,没敢带到学校。”她说,老师在查手机时,一般不会想到水杯,比较安全,打开杯底就能随时拿取手机,很方便。
谭雪彤告诉记者,这些“神器”是同学推荐的,她身边有不少同学都在用。“我刚开始带手机进学校时,心里还会紧张,带了几次没被发现过,胆子就大了。”她说。
在某社交平台上搜索“藏手机”相关话题,会出现大量帖子,配图多是充电宝、水杯、镜子、书本等日常物品,这些物品内部设有特制暗格用来藏手机,隐蔽性极强。有人发帖子称:“这么藏手机,看谁能发现”。
在这些帖子的下方,除了大量“求店铺”“求链接”的评论外,还有一些使用者追评表示“亲测好用”“谁发明的,真贴心”。记者在某购物平台上搜索,相关商品的图片展示和描述都有“藏手机”“伪装防检查”之类的文字,很容易就能搜到,价格在十几元至四十几元之间,购买者评价“物美价廉”,有商品销售量过千。
图为网络购物平台售卖商品截图。
图为网络购物平台售卖商品截图。
记者咨询了一家“某大卖场品牌店”,客服推荐了一款充电宝样式的“藏手机神器”,这个“充电宝”外观有充电接口和品牌标识,但内部是空的,客服人员表示,这个空间可以容纳市面上各种尺寸的手机,并附有详细安装说明,称“操作特别简单,两分钟就搞定”,拿取手机也十分方便,“一倒就出来了”。还有更逼真的“亮灯款”可供选择,可以显示假充电数值。“肉眼肯定是看不出来的。”客服人员推荐说。
被一些学生视为“贴心”的“藏手机神器”,却让老师们十分“闹心”。“根本防不胜防。”江苏某高中一位刘姓老师对记者说,她所在学校明令禁止学生携带和使用手机,但“偷偷带的还是很多”。“充电宝模型、闹钟模型都遇到过,有个学生有4部备用手机。”刘老师说。
不仅如此,学生藏手机的地点也令人意想不到,“有的藏在花坛里,有的藏在走廊装饰画的背后。老师现在只能使用金属探测器来查手机。”她无奈地说。
反手机探测也在升级。“某大卖场品牌店”客服推荐了一款防探测版水杯样式“神器”,这款价格更高,“保证不会被扫出来”,甚至提示“可以带进考场”。其他店铺的类似商品,也有将“防探测”“可带进考场”等作为卖点,销量从几百单到几千单不等。
在一家“创意礼品店”,记者发现,有数款书籍样式的“藏手机神器”,外观是字典、四大名著、畅销书籍等,做得十分逼真,书页甚至可以翻动,内部的存放夹层配有钥匙或密码锁。这类“藏手机神器”即使放在课桌上,也难以被察觉。
别让家长、孩子陷入“藏手机大战”
藏手机的不只是学生,还有家长。安徽某中学一位姓沈的家长笑称,“这是一场藏手机大战,孩子千方百计把手机藏起来,我们家长也绞尽脑汁把没收的手机藏到别处”,她曾把手机藏在沙发夹缝里、床垫下、书柜夹层里,“但经常第二天就被孩子找到了”。这位家长觉得很疲惫,“无形中增加了很多负担,不利于亲子关系”。
这位家长认为,随着孩子长大,生活中需要手机的场景越来越多,家长无法完全管控。这个暑假,她索性让孩子更自主地使用手机,孩子反而没那么沉迷了,“我家孩子中考结束后,玩了半个月手机,就说太无聊了。”在她看来,有家人亲密陪伴的孩子,通常不会沉迷手机,要让他们学会自律地管理自己,“家长坦然面对,对孩子使用手机加以有效引导,给孩子足够的信任,会有更好的效果。”她说。
“身边确实有同学在用‘藏手机神器’。”河北高中学生蓝付悦说,“其实前一阵我也想买一个,后来还是放弃了。”在她看来,“‘神器’能帮我们把手机带到学校里,方便与他人联系,但有了手机以后感觉宿舍关系都变差了。”蓝付悦说,以前闲暇时舍友之间还会聊天谈心,现在“大家一回宿舍就迫不及待刷手机,也不交流了,没带手机的只能一个人躺着”。
湖北高三毕业生艾琪也对手机问题很纠结。此前她认为带手机是必要的,也在上学时想方设法藏过手机,“同学都带了,我没带,那不就和大家‘失联’了吗?”但高考结束后,实现了“手机自由”的艾琪承认玩手机很耽误时间,“真没有必要整天抱着手机不放”。
有专家称,如果父母对孩子施加过多的管控和限制,孩子极有可能“逃”到手机中去,寻找缺失的自由感和满足感,家长可以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引导他们认识到手机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神秘乐园。
商家销售“藏手机神器”行为或涉嫌违法
有家长反映,作为商家,不应该利用孩子们想用手机的心理,向未成年人销售“藏手机神器”,助长孩子在校园藏匿手机的风气。
当有家长向店铺咨询经过改装的货品时,客服一改此前口风,称“我们这个是正常水杯,只能用来喝水。”在问及对学生销售此类物品是否合规时,客服称,“我们可以向平台反馈,要求18岁以下孩子不能开设购买账号”。
北京华城(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宫婷表示,商家售卖和宣传“藏手机神器”的行为或涉嫌违法。根据《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不得销售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违背公序良俗的商品。“商家公然宣称此类商品可‘逃避检查’,帮助学生躲避学校监管,甚至用于考试作弊,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价值观的传播,违背诚实信用的良好风尚,违反了《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宫婷说,对于相关售卖行为,应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职责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罚款。而对于商家违法行为,根据有关规定,可以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以吊销商家的营业执照。
宫婷认为,平台对商家的营销行为负有一定的监督管理义务,应及时下架类似违法违规商品。平台虽未直接参与买卖双方的交易,但如果平台对商家的营销行为怠于履行监督管理义务,根据《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可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职责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罚款。
教育部办公厅2021年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艾琪认为,学生应该正确使用手机、做好自我管理,“骗了老师和父母,实际上也是骗了自己。手机应该为人所用,不能人被手机牵着走”。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