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访 东昌府新闻网-聊城视音频新闻门户网站

手机网站  |   帮助中心

首页 > 学习教育 >教育动态

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春潮涌动聚势起

作者:东昌府新闻网 发表于:2024-04-10 09:28:38  点击:

上海第一所新型高职——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于2021年4月正式成立。学院发挥五年一贯的培养优势,努力培养城市数字化转型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健康护理专业群学生在进行儿童护理实训。于彦哲 摄

智慧商旅专业群学生在进行咖啡制作实训。陆乐 摄

3月下旬,今年第一批专科教育高等学校备案名单在教育部官网公布,13所新设立的专科层次高校进入公众视野。其中有一所高校与众不同,它就是被冠以“新型高职”名称的上海浦东职业技术学院。所谓“新型”,是因为它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学制中高职一体化培养。它也是上海近五年来设立的第10所新型高职。

与此同时,100公里外的苏州,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五年制高职发展联盟共同主办的中高职贯通培养研讨会火热进行。一呼而百应,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北京等16个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中高职院校的420多位代表与会。面对各地高涨的参会热情,五年制高职发展联盟理事长、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克勇对记者说:“现代职教体系搭建了框架,贯通培养才是其中的灵魂。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高职贯通培养形成了很多模式和范本。新形势下,大家迫切希望凝聚共识、凝聚力量、凝聚智慧,开创中高职贯通培养新局面。”

三十年探索成绩斐然

为中职生打通升学路,多年来各地一直在努力探索,形成了对口升学衔接、“3+2”或“3+3”分段衔接等多种形式。但在各种“衔接”中,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往往“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很难实现真正的“贯通”。正因为如此,融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于一体的五年制高职成为中高职贯通培养中最重要的一种办学形式。虽然今天上海的五年制高职被称为“新型高职”,但其实,五年制高职已经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

1994年,原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在成都航空工业学校等10所中等专业学校试办五年制高职班的通知》,五年制高职由此起步。1996年,教育部批准并直接指导的五年制高职试点学校扩大到22所。此后几年,各省份纷纷扩大试点范围,招生规模逐年递增。

到2002年,全国举办五年制高职的学校已有近千所,在校生达25万人,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为此,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办好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意见》,对五年制高职的发展方针、办学主体、专业设置、经费投入、教学质量以及管理体制等提出指导性意见,五年制高职由此步入调整和规范阶段。同年,国务院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文件《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初中后五年制高职作出了“适度发展”的要求。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中高职贯通培养提出明确要求,各省份加快推进此项工作,五年制高职进入提质培优发展新阶段。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将“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有关专业实行与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的贯通招生和培养”写入其中,中高职贯通培养有了法律保障。

“目前全国五年制高职年招生约65万人,在校生近300万人,有11个省份年招生数超过2万人。”刘克勇告诉记者,“虽然各省份的实施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但五年制高职在夯实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服务地方尤其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潍坊商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孙中升回忆起学校开展五年制贯通培养的历程。他还记得,2001年山东省教育厅开始在办学条件较好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开办五年制高职,原则上要求前三年在中职学校学习,后两年到高职学校就读,但也允许一部分办学条件好的学校高职阶段(五年学制的后两年)继续留学生在本校学习,也就是最早的五年一贯制。潍坊商校抓住机遇,挂靠潍坊职业学院,举办了会计、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应用、商务英语4个五年一贯制专业,开启了贯通培养的探索之路。如今学校的五年制专业已经发展到11个,招生数量从2001年的263人发展到1200人,涵盖商贸、汽车技术、信息技术、艺术设计、文旅、财税六大专业群。目前,在校生达4303人,累计培养学生23000余人。毕业生高级工获取率85%以上,就业率98%以上,初次就业平均月薪普遍高于同层次学历人群。“五年一贯制提高了人才培养效能,延长了技能培养周期,扩大了高教资源供给,提高了县域人力资源品质,支撑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孙中升说。

贯通模式各具特色

在30年的中高职贯通培养探索过程中,各地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区域解决方案。其中江苏、上海、浙江、深圳、河北等地的模式非常具有代表性。

在众多省域模式中,广受关注的当数江苏的“联院模式”。104家办学单位、26万在校生,使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中高职贯通培养名副其实的“龙头老大”。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徐伟介绍了“联院模式”的发展历程。在全国五年制高职进入调整规范阶段后,2003年,江苏省成立了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以“小学院、大学校”这一创新形式统领全省中职优质办学资源举办五年制高职。经过10年办学实践,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44个五年制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520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标志着一个完整的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此后的10年间,江苏省不断对五年制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进行完善和扩充。“‘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一体化治理’的江苏‘联院模式’有效克服了两个办学主体各管一段的弊端,确保了育人理念一以贯之。”徐伟说。2023年,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五年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江苏实践”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经验在全国推广。

如果说江苏“联院模式”是中职优质办学资源的上挂,那么上海的“新型高职模式”则是高职办学资源的下探。据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职教负责人曾海霞介绍,2019年至今,上海已经建设了10所五年一贯制新型高职学校。新型高职招收初中毕业生,学生入学即为高职学生,五年里不用转学段、不用转身份、不用转学校,连续接受高职专业教育。在10所新型高职中,有4所为高职整合附属中职转型,6所为中职资源整合后的升格——2019年,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震旦职业学院通过整合附属中职校转型为新型高职;2021年,第一所新设新型高职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原南湖职业学校挂牌成立;2022年,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转型为新型高职;2023年,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上海现代化工职业学院4所新型高职招生,这4所学校均为中职学校资源整合后的升格;刚刚在教育部备案的上海浦东职业技术学院同样是以中职学校浦东振华外经职业技术学校为主体,整合资源升格而成。

不同于江苏和上海单一办学主体的五年一贯制,深圳的中高职贯通培养采用了“职教集团模式”。2022年5月,《深圳市中—高职教育集团建设方案》正式印发,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职院校分别牵头组建“深圳西部职业教育集团”和“深圳东部职业教育集团”。两个职教集团按照“专业设置相近、办学特色相似、区域位置相邻”原则,选定市属、区属中职学校与合作企业作为集团成员单位,其中,西部集团中职学校成员单位9个,东部集团中职学校成员单位7个。两所牵头高职院校加强与集团中职学校的协同,做到办学规划、专业设置、课程衔接、人才培养、师资培训、产教融合、技能竞赛、人事管理、文化建设、年度考核的“十个统筹”。市教育局指定2所市属中职学校——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分别作为东部和西部集团的中心成员学校,接受牵头高职对学校日常事务的全面管理与指导,成员中职学校接受集团对本校教育教学等业务的全面指导。职教集团在“2+3”“3+2”的基础上,探索开展“3+1+2”中高职一体化、“3+1+3”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与深圳市类似,成都市的中高职贯通培养也是采取的“职教集团模式”。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研究所所长屈璐告诉记者,成都市从2014年开始推进实施“3+N”中高职集团化办学,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二、三产业的龙头高职,对中职开展整体托管和专业领办。通过构建中高职专业教学衔接、学生素质提升衔接、创新创业衔接、就业资源共享衔接,实现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

浙江的中高职贯通培养方案采用的是“区域中高职一体化模式”。据浙江省教科院副院长程江平介绍,浙江省教育厅2021年6月发布了《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方案》,开启了贯通培养的新征程。浙江方案强调了“区域”二字,改革旨在满足区域产业集群对于当地招生、当地培养、当地用工的普惠性人力资源的需求,打造中职、高职、地方、产业紧密互动的产教融合新模式,持续提升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参与改革的高职院校需要与中职学校处于同一区域,高职院校在中职学校所在地没有校区的,当地政府要划出或新建相对独立的校区用于高职阶段培养,并兜底保障高职阶段办学所需的运行经费、设备经费和公用经费。浙江的方案还强调了“适应性”,中高职院校要选取紧贴当地产业集群的高水平专业群参与一体化课程改革,并要有行业和龙头企业在招生、教学、实训、就业等环节全过程参与。2022年,浙江省共有13所高职和15所中职参与区域一体化课改,招生1030人;2023年,有23所高职和37所中职参与,招生3210人。

2023年,河北省教育厅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学校贯通培养模式工作的通知》,促进“3+2”“3+4”“五年一贯制”“2+2+2”等贯通培养模式健康发展。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河北首推的由企业、高职、中职联合开展的“2+2+2”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据参与方案设计的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建军介绍,按照这一培养模式的设计,学生要在中职完成前2年规定的学业,然后以企业为主,安排为期2年的岗位实训和岗位就业,学习岗位技术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到第5年再以联办高职为主,安排2年学业课程,以学徒制、工学交替等方式学习,毕业后取得大专学历,原则上留在企业工作。“这种模式非常适宜企业培养本地技术技能人才。”张建军说。张建军告诉记者,项目去年推出后反响较好,第一批遴选的32个项目,共完成招生1028人,参与项目的中职学校为29所,高职院校为16所。今年“2+2+2”贯通培养将继续推进,第二批遴选的145个项目,批准招生计划3675人,参与项目的中职学校为102所,高职院校为32所。

环境资源亟须优化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站到了“十字路口”,在发展定位由就业导向转为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叙事语境下,中高职贯通培养顺理成章地成为热点和焦点。

“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本质应该是通过学制的对接、学习内容与时间的优化,促进学生能力更快、更高质量形成。而当前的各种贯通培养模式都存在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独特价值被淡化,异化为拉动中职招生工具的问题。”刘克勇认为,当务之急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守职业教育类型教育发展特色,坚守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不动摇。

在潍坊商业学校20多年五年制贯通培养的实践中,孙中升感到最大的瓶颈是管理体制,“中职学校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要解决校内‘一校两制’的问题,地方政府要做好办学条件达标,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早在10年前,江苏省就在省级层面为五年制高职提供了统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但对于大多数省份来说,标准体系建设仍然是现阶段的重点。“制定中高职贯通专业教学标准是推进一体化培养的压舱石,也是撬动‘三教改革’的牛鼻子。标准开发只是起点,重点在于标准的落地实施。”曾海霞认为。“标准体系建设要从传统的分段培养思维定式中跳出来,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立足产业需求,建设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孙中升表示。

对于经过了几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完善的江苏来说,目前面对的是一体化课程体系专用资源教材缺乏的难题。“在一体化课程实施过程中,专用资源分散、不系统,专用教材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刘克勇说。对此,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贾瑞武表示,早在20多年前,高教社就针对部分技术含量高、专业技能训练周期长、适合长学制培养的专业开始了中高职衔接教材的建设,出版了一批包含公共基础课程、工科类专业、医药卫生类专业、现代服务类专业等门类,适用于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优质教材。今后出版社将更加注重产教融合,大力建设体现产业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教学资源,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配套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书课融合、线上线下一体化设计的在线精品课程群和基于多个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服务体系。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