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访 东昌府新闻网-聊城视音频新闻门户网站

手机网站  |   帮助中心

首页 > 学习教育 >教育动态

砥砺三十年,向科技进军

作者:东昌府新闻网 发表于:2023-12-18 10:34:47  点击:

中国工程院院士 贲德

希望广大青年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将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将个人“志向”对准国家“航向”,不被外界所干扰,不因挫折而退缩,要耐得住寂寞,甘坐冷板凳,以跬步致千里,让人生走得正、立得稳、行得远,我也愿意与大家一起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继续为国家安全、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单忠德

青年人才年富力强,综合素质高,知识丰富,干劲闯劲大,是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希望大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珍惜韶华,坚持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主动担当作为,自动自发奋进,勇担时代重任,勇攀科技高峰,严谨治学,甘于奉献,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主动强化开放创新、开放合作、开放共赢,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主动协同创新发展,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用心静心潜心科研,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高度、有境界、有品位的人生,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赋能强国建设多作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和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进步的重要动力。希望青年科技工作者只争朝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勇敢迎接新时代挑战,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第一届(1993-1999)

1997年,组织“博士服务团”赴重庆进行智力支持。

第二届(1999-2002)

2001年,在山东济南召开“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金桥计划长清现场经验交流会”,向全国推广“长清模式”。

第三届(2002-2006)

2004年,举办“科技创业,报效祖国”——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活动。

第四届(2006-2014)

2008年,开展科技列车贵州行活动。

第五届(2014-2019)

2019年,举办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大会。

第六届(2019至今)

2023年,举办“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日”全国活动月·海南站。本版图片均由中青科协提供

“青稞”人才蓄水池是怎样建成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一份专门针对青年科技人才的中央文件今年公布以来持续引发关注,这便是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其中明确提出,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

青年强则国家强。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已经成为共识。青年科技人才又被俗称为“青稞”,要想让“青稞”真正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如何源源不断地接续培养出足够多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12月14日,在“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日”全国活动月暨中青科协成立30周年主题活动上,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一、二、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中青科协”)会长白春礼展示了几张珍贵的照片,照片所定格的瞬间连接起了中青科协30年的发展历程。

30年来,中青科协以青年科技工作者、高校学生为重点对象,致力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青年人才成长和服务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广泛团结凝聚青年科技工作者。不仅汇集了一代代青年科技人才,更向下延伸,让一批批青少年通过中青科协的各种活动崭露头角;向上延展,让一批批青年科技人员走向了成熟,奋战在科技自立自强的最前线。

中青科协正在建造“青稞”人才的“蓄水池”。

由点成链 让“青稞”脱颖而出

为每一头牛进行“牛脸识别”,让每一亩耕地都能通过遥感卫星追踪和定位……团吉林省委副书记董雅致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吉林青年创业园中“孵化”的一家公司。

“吉林是农业大省,农民在参保时经常遇到‘无法精准’的问题,比如无法精准到哪一块地或者哪一头牛身上,这个青年创业公司所做的就是用高科技服务农业的事,也是我们园区优秀的企业。”董雅致自豪地说。

据了解,吉林青年创业园是全国唯一一个由团组织建设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筑面积2.06万平方米,有97户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这家“牛脸识别”企业的创办者曾经参加过“创青春”全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奖。

青年科技人才接续成长的链条转动了。

据了解,近年来,中青科协深入实施了共青团科技人才支持行动,充分发挥全国青联、中青科协组织功能,形成了“青科奖”“青科创”“青科赛”“青科普”四大板块的品牌体系。特别是通过举办“逐梦杯”中国青年芯片科技创新大赛、智能算法等专项赛,促进集成电路软硬件、信息等相关技术和产品应用推广,为“中国芯”“中国智造”注入了强大的青年创新力量。通过联合举办“挑战杯”“创青春”“振兴杯”等青创赛事,推动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区域联动举办科技竞赛,挖掘、凝聚、服务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科创项目。

很多省份也把赛事当作发现“青稞”的阵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团安徽省委依托“挑战杯”“创青春”等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打造了覆盖创意、创新、创业等多层次、分阶段的校内学生科技竞赛品牌活动,鼓励学生带着研究问题持续探索,将研究发现转化为科技竞赛作品。团湖北省委则连续8年举办湖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连续16年举办“湖北工匠杯青年技能大赛”,连续24年举办“挑战杯”,为各个行业领域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交流展示的舞台,营造了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由链成网 更多“青稞”竞相涌现

仅仅形成人才培养的链条还不够。

“我们还要通过横向和纵向人才举荐的通道,建立青年科技人才库。”团四川省委副书记任世强说,纵向打通省、市、县三级共青团、青联人才举荐通道;横向则打通相关职能部门、高校、科研单位的人才推荐通道。

上海也有类似的做法。团上海市委持续完善“青联-青科协-双创青年骨干库”的三级组织吸纳体系,在青联换届工作中,重点加强对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发掘、推荐和吸纳,科技领域的青联委员人数较上一届增长近1倍;同时指导上海市青科协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建设,吸纳233名来自科技创新创业领域的青年人才。

吸纳人才对于大城市或经济较发达省份似乎不是太大问题,但是对于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或农村地区来说,则要广开渠道,编织更加细密立体的人才收纳“网”。

“我们通过举办‘江西省青年科技创新发展大会’‘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日’、海外学术交流论坛等活动建立交流平台,围绕江西省的重点产业链,持续吸纳国内外青年科技人才。”团江西省委副书记胡振燕说。

为了把更多青年科技人才留在基层、留在乡镇农村,团吉林省委开始关注“科技小院”这个群体,“我们是农业大省,有不少‘科技小院’,而‘泡’在科技小院里的大多是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董雅致说,如果能把这些年轻人留在农村和乡镇,对于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有很大的帮助,“去年吉林省出台了《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3.0版)》后,根据实际情况,很多地方也出台一些措施和办法,更多地留住青年科技人才。”

由点成链,再由链成网,更多“青稞”竞相涌现。

打造良性生态 让“青稞”无忧成长

人才聚集起来了,如何成长成了重中之重。

“初出茅庐的青年科技人员,资源少。”胡振燕说。

急人所急,帮助“青稞”成长就要从他们的需求入手。

任世强介绍,团四川省委在就业创业基金会设立1000万元的“青创计划科创小微企业创业支持基金”,为小微企业提供3万-10万元免抵押、免息、免担保的创业贷款和20万-100万元创业支持“展业贷”;团山东省委也建立了“青创贷”绿色通道,加大对初创团队和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发放资金10亿元,惠及青创项目1000多个。

除了提供急需的初创资金外,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省份还为“青稞”们打造了充满温情的成长环境,比如团山东省委的“青创齐鲁大厦”,建立了“预孵化器(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程孵化服务链条体系,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低成本、便捷的空间载体和“软件”服务;团吉林省委的吉林青年创业园构建了“3+N”创孵服务体系,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众创·孵化·加速”全链条孵化空间。

在如家般温暖的环境里,青年科技人员可以享受到很多家人般的便捷服务。团北京市委介绍,在北京市海淀区,“青稞”们可以享有7×24小时空间使用服务、一年免费注册地址服务、企业孵化服务、定期融资对接服务、“新青年科技成果直通车”小程序平台等多项服务措施。

“无忧”意味着“更优”。解决了后顾之忧的“青稞”们迸发出了更强的提升自我的渴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地方也为“青稞”们提供了充分的培训和提升平台。比如,团江苏省委实施了“U35”培育计划,挖掘一批35岁以下有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长期跟踪联系,动态掌握他们的发展情况、现实需求,并与江苏省委人才办共同出台专项培养计划;团上海市委也出台了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简称“35U35”),即每年选取35名35周岁以内的科技青年,分别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等战略方向进行选取和培养,计划开展至今,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比如2021年入选“35U35”的王世权,自2016年归国后创办企业,2022年6月完成B+轮融资,市场估值超过了10亿美元,企业成为智能机器人领域新晋的“独角兽”。

适合“青稞”们成长的良性生态形成之后,“青稞”之间也成为“抱团”成长的同行伙伴。“不只是在专业领域方面的交流,还会交流青年人共同面临的问题。”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全国青联委员、天津青联常委艾玎说,现在青年人的压力很大,大家交流可以帮助释放压力,“没那么焦虑之后,可以好好做科研,好好带学生了”。

30岁,对青年科技人才来说,正是“挑大梁”的当打之年;对刚刚“年满三十”的中青科协来说,也正处于“而立”之年。有人说年轻就意味着无限可能,当青年与青年相遇,让这种可能性无限延展,而这种延展也将成为更大的舞台,使得“青稞”们真正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

创新资源供给应适当向青年倾斜

——专访第六届中青科协会长,东南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吴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市考察紫金山实验室时强调,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颠覆性技术随时可能出现,要走求实扎实的创新路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下功勋。12月14日,“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日”全国活动月暨中青科协成立30周年主题活动在江苏举行。为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了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中青科协”)会长,东南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吴刚。

2023年是中青科协成立30周年。30年来,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中青科协在团中央、全国青联的指导下,在历届会员的共同努力下,聚焦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青年人才成长和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积极履行职责,发挥资源优势,协会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青年科技人才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作为一名高校科研工作者,吴刚一直留心观察,当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特点和变化。在他看来,当代青年科学家怀揣希望和梦想,在实验室中突破科学极限,在攻坚克难中追逐梦想,将平凡的岁月过成诗与远方,是中国科技未来的希望。

吴刚分析,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长成才,出台了一系列为青年科学家“松绑”的政策举措,但目前青年科技人才长远发展仍面临部分困难。

“创新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决定了科技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要面临高竞争的内外部压力。”他补充说,“在创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在现有科技人才评价和科技资源分配机制下,创新资源不足与浪费现象并存,青年科技人才获得创新机会并不容易。”

他建议,在总体创新资源供给方面,应适当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给予专门支持。在资金、项目等创新资源分配中,适度对青年科技人才予以单列,为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实践提供相应保障。

但是,分配资源适当倾斜并不是雨露均沾式地全面铺开,而是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青年人才特点和发展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给予支持。同时,要充分调动高校、企业等用人单位的积极性,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青年人才在科研成果的转化中获益。

近年来,为更好服务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中青科协深入实施共青团科技人才支持行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安排。

“中青科协坚持以青年科技人才和青少年为主体,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青年人才成长、服务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为目标,依托‘青科奖’‘青科创’‘青科赛’‘青科普’四大板块的品牌体系开展工作。”吴刚介绍说。

在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中青科协设立“青科奖”。“依托奖项助力青年科技储备人才脱颖而出是中青科协强化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式之一。”吴刚说,在历史上,中青科协设立的“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奖”等奖项,聚焦时代需求科技前沿以奖促创,以奖举荐,成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重要手段。

进入新时代,中青科协牵头设立“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联合中国科协、科技部等单位开展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评选,选拔专业引领人才。

吴刚表示,自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设立以来,已连续举办两届,遴选了20名医学、生物制药领域青年领军人才。”目前,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已成为医学、生物制药领域奖项的重要品牌,被青年学者誉为‘内地医学小诺贝尔奖’。”他说。

他还指出,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快速增长、质量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专业服务机构与专业人才缺乏、有利于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尚未有效建立、满足转化需求的高质量科技成果不足等问题。

为此,中青科协开展“青科创”,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一方面深入推进“青年科技成果直通车”项目。搭建青年科技工作者和政府、企业、科创园区等沟通平台,收集双向需求,对接成果转化,促进“双向奔赴”,年促进转化项目100多项。另一方面,从长三角、京津冀、川渝、粤港澳等国家重大战略出发布局布点,与政府共建中国青年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开展“揭榜挂帅”行动,促进新的生产力转化。

据吴刚介绍,为推动青年科技人才更好地成长成才,中青科协还举办“青科赛”,搭建科创项目比拼舞台。

为培育崇尚科学的时代新风,中青科协还积极推动“青科普”,发起“科技之光青年讲堂”百千万计划,全国层面年选科技之光青年宣讲团100人,号召各级组建“科技之光青年宣讲团”。截至目前,已开展宣讲活动千场,覆盖百万青少年,带动4000多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参与。

——————————

科技追光三十载 接力播种向未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

年逾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贲德,回忆了20世纪70年代在冀西北大山中与同仁研制相控阵雷达的奋斗历程;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副所长叶聪,展示了他和团队成功研发“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型国之重器的故事;“80后”科学家赵涤燹,讲述了他和团队成功研发低成本、高性能的毫米波相控阵芯片的过程。

12月14-15日,“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日”全国活动月暨中青科协成立30周年主题活动在江苏南京举办。这个“老中青三代”同台宣讲的感人场面出现在活动现场。

30年来,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中青科协”)聚焦培育青少年科学素养,在全国各地开展“中国青年创新论坛”“青年科学家进校园”“科技之光青年讲堂”等科普活动。一代代受前辈启发鼓舞而选择科研道路的青年科学家,走上讲台向新一代年轻人分享科研历程、讲述奋斗故事,将“科技追光”的精神传递下去。

叶聪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自己成长的20世纪80年代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科普讲座,科技启蒙来自科普读物和书本上的科学家故事。现在的叶聪参加过多次科普宣讲活动,将科研经历和“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载人深潜精神讲给全国各地的中学生、大学生、科技界青年们听。

载人深潜是“小众科技”,而叶聪的团队不断有听过他报告或宣讲的年轻人加入。有一年,叶聪到浙江大学做讲座,介绍载人潜水器,一名学生向他询问潜水器的作业精度、时长等具体问题;第二年,这个年轻人就带着自己的研究课题参与到叶聪的团队中来了。叶聪非常高兴,感觉“自己做的科普和技术交流工作很快就吸引到了新鲜力量”。

在科学界,不乏这样传递前辈的“接力棒”、接续奋斗的故事。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昊在新冠疫情期间曾与同仁们奔赴湖北武汉,救治最为危重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又多次赴山东威海、日照等前线,救治重症患者、改进流程、打造团队。平时与刚入职的年轻医生和医学生沟通,他常鼓励他们“从临床中发现问题,用科学研究解决临床问题,最终让广大病人获益。”

王昊回忆,2003年“非典”期间,他还在医学院读本科。当时,他听说钟南山等前辈攻坚克难,针对“非典”治疗做了很多相关研究。后来,受到很大启发的王昊,选择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深造方向。

今年参加“科技之光青年讲堂”宣讲时,面对山东三所高校的医学生,王昊重点讲述了如何开展临床研究。他说:“我们国家的基础研究水平与国际相比已经不弱了,临床水平也进步很快,在循证医学方面,新一代的年轻医疗从业者有责任去补短板,做出的成果不光我们自己能用,成果发表后还能供全世界的临床医务人员使用,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全国青联委员、天津医科大学教授艾玎有类似的心路历程。她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读大二时,听到了韩启德院士的报告,所以后来选择了心血管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记得当时韩院士讲到,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国民第一大死亡原因,死亡率、致残率高,给社会带来了很大负担,因此研究这样的疾病对国家意义重大。”

从北大博士毕业后,艾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回国,到天津医科大学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多年来一直在心血管方向潜心研究。在“科技之光青年讲堂”上,面对700多名医学生,她鼓励有兴趣的同学更早参与到科研中来,在求学和发展过程中奠定扎实基础。

在提问环节,一位临床专业的学生问艾玎:如何平衡好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艾玎的回答是:其实两者并不矛盾,而且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她说:“一个真正好的医生不仅仅会看病,还应该知道疾病背后的发病机制,比如不同的临床表现可能来自同一个原因。只有从临床到基础都了解,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医学大家。”

坐在宣讲者台下的,除了科技界青年和学生,还有来自经济界、文艺界等不同领域的听众,业界交流碰撞出了“火花”。

浙江省青联常委、之江实验室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谢安桓在科普宣讲中介绍了自己正在研究的“智能低空载人飞行器”和“人形机器人”项目。

谢安桓记得,有歌唱、跳街舞的青年对可以演奏钢琴的机器人很感兴趣,希望进行合作表演;有从事医药、化学研究的科研人员,沟通医疗器械方面的合作可能;还有邮政快递行业的从业者,认为智能飞行器将来可能应用于物流行业,把快递送到偏远山区和郊区,在乡村振兴事业中作贡献。“大家为我们科研成果的落地应用提出了很多新的思路。”

来自前沿领域青年科学家的宣讲,让有志于从事科研的青年学生“打开了新思路”。

今年11月,在“科技之光青年讲堂·走进天津”宣讲活动上,第二届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北京大学研究员杜鹏带来了“植物基因工程在转化医学中的应用”的演讲。利用植物蛋白实现广谱抗肿瘤的反应现象的讲解,让南开大学医学院2021级本科生王婧获益匪浅。

王婧记得,杜鹏以亲身经历勉励大学生不要局限于当前的认识,要敢于尝试、不懈坚持,不仅要重视基础科研,还要以更开阔的视野去解决更多人的健康问题。她说:“了解了这些优秀青年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之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习目标,他们让我看到了真正的科技之光。”

——————————

江苏:创新土壤滋养 青年英才反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实习生 陆地

通过打造多手性中心药物技术平台、高活性药物技术平台、抗体偶联技术平台等三大平台,有效解决了当前抗体药物偶联物产品异质性高、治疗窗窄、商业化生产等充满挑战的问题。这一功劳要归因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引进的青年科技人才、南京安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创始人之一的王小龙。

在江苏,像王小龙这样的青年科技人才还有不少。近年来,在团江苏省委指导下,江苏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江苏青科协”)聚焦青年科技人才发展,坚持为党育人,一方面为广大青年科技人才科技报国培根铸魂,另一方面,不断培育青年创新土壤,动员青年科技人才融入江苏高质量发展中,促进青年人才与地方发展双向奔赴。

舞台:利用产业基础 提供创业舞台

全固态电池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宽工作温度区间的特点,被誉为未来电池的发展方向。2019年,在美国学习、工作近9年的吴凡回国发展,选择了正在建设新能源之都的常州——他所从事的研究和转化的产业与此完全契合。

目前,作为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科学家工作室主任、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的吴凡,带领团队将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在常州孵化落地,成立了中科固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神威·太湖之光”,连续4次雄踞“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首。以“国之重器”圈粉“有为之士”,就读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所的95后博士研究生李宇轩就是其中之一。

现为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和太初(无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系统软件方向负责人的李宇轩,研发了一系列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领域科学技术创新的软件应用平台,支撑了数个跨领域重量级的前沿科学研究项目。

在不断的探索与坚持中,他理解了高性能计算方法的应用价值,不仅关乎“求真”,更要实现“致用”。

吴凡和李宇轩还有一个共同身份,他们凭借突出成绩在江苏青年科技创新“U35攀峰”系列寻访活动中分别获评“U35攀峰”“U35探索”人选。

该寻访活动是江苏青科协创新载体设计,为青年科技人才在江苏成长发展蓄力赋能的重要举措之一。它结合江苏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通过专业评估和社会举荐相结合方式,成功寻访出98名省内35岁以下极具影响力和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

陪伴:贴近青年需求 持续助力成长

除了寻访省内优秀青年,江苏青科协还聚焦海外青年人才持续实施了“新引力”服务计划。

今年8月,40余位来自世界TOP30院校的博士、博士后受邀来到苏州,参加“海聚英才青年圆桌派”活动。从事生物医药行业的苏州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会长梁波,向在场海归青年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并介绍了生物医药产业园的相关情况以及相关创新创业政策。

据了解,“新引力”服务计划依托13个海外青年创新创业联谊站和多个省内海归青年创新创业服务站,重点面向青年科技人才举办“看家乡”活动160余场;“新引力”海外学子江苏就业见习项目,则是依托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新研机构等募集技术研发、应用开发、数据分析等重点岗位,面向全球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就读、毕业的海外青年学子,提供来苏就业见习机会。

找到青年科技人才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如何助力青年人才成长发展,为他们的科研活动营造良好环境。

为此,江苏省市两级青科协联动,常态化开展青年人才沙龙等交流活动百余场,结合青年特点设置人才风采展示、前沿技术分享、沉浸式研讨交流、一线实地调研等环节,并通过分产业分专题、跨领域跨地域组织开展深度交流、平等对话,掌握青年人才真实想法、现实需求,搭建青年人才分享研究成果、创造合作机会、拓展“朋友圈”的平台,提高青年人才的获得感、归属感。

泰州市青科协常态化组织开展“凤城青年博士下午茶”活动,将青年科技人才沙龙开在特色田园乡村中、开在园区企业里,致力促进青年高层次人才社会融入,并破解科技型企业和养殖户的技术难题。

今年年初,在靖江市江苏恒力制动器制造有限公司的一场调研观摩中,青年技术工程师陈林与到访的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博士团队偶然谈及气压制动卡钳精加工项目改造难题,随后在“博士下午茶”活动中开展研讨交流,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该合作项目落地建成以来,气压制动卡钳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了10%,市场占有率提升了30%,产值规模已超1亿元。

反哺:助推产业升级 解决三农需求

江苏徐州青年卢鹏至今还记得刚从事辣椒制种产业时的场景。

那时候技术、资金都是难题。青年科技工作者卢鹏带领团队在辣椒种植领域攻坚克难。创业初期,他提出“五统一”管理模式,实现了辣椒制种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全覆盖。近年来,“五统一”管理模式在当地制种中广泛应用,为产业格局提升带来积极作用,目前制种面积已占到全国的46%。

2020年,在江苏青科协的协调帮助下,卢鹏所在的恒润公司牵手著名的“辣椒院士”邹学校成立院士工作站,目前拿下了全国20%的市场份额,该基地已成为全国辣椒制种面积集中度最大、质量最好、稳定性最强的基地。

在江苏,卢鹏的故事并不是个例。

江苏青科协聚焦江苏“1650”现代化产业体系,分产业分领域梳理企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展“青年科技成果直通车”活动65场,组织近千余名青年科技人才进企业“把脉会诊”“揭榜答题”,助力青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融合。

与此同时,在广大农村同样活跃着一批优秀的江苏青年科技人才。

近年来,江苏实施农村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新农菁英”提档升级计划,联合招募753名青年农业科技工作者,组建160支“青禾”科技志愿队,深入乡村开展志愿服务。来自江苏省农科院的崔亚坤就是其中之一。

崔亚坤主要从事玉米作物方面的研究工作。2022年7月,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镇蔡门村联系到农科院——当地种植鲜食玉米,由于土壤贫瘠、病虫害等原因导致长势不好。

了解相关情况后,崔亚坤立刻和同事赶到当地查看原因,他一方面指导农户控制病虫害,另一方面为当地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做了长远规划。“土地太‘瘦’,我们就建议他们采取秸秆还田与增施有机肥的方式改善土壤。每次有现场技术培训时,我们也第一时间通知农户来观摩学习。”他说,经过三季种植的调整,如今当地鲜食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很大提升。

据了解,如今“青禾”科技志愿队已在全省结对种养大户和涉农企业156个,帮助企业和农户解决科技问题957个,推广新技术、新品种40余项,认领各级各类科技攻关项目83项,走进省内52个涉农县(市、区)农业生产一线,为地方创造经济效益超1.6亿元。

地方为青年成长提供土壤,青年为地方发展增添助益。如今,在江苏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服务青年成长的创新土壤愈发肥沃,青年科技人才的力量也愈发闪耀。

——————————

科技成果转化“引擎”这样点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

“这是我们团队研发出来与AI结合的新成果,它可以识别患者面部,同时有效避免面部信息泄露。”今年9月,在“科技之光青年讲堂·走进港澳”宣讲活动中,全国青联常委、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中青科协”)理事、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主任林浩添团队的最新科技成果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兴趣。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团队,用科研成果实现“小眼睛看见大世界”的梦想。

80后林浩添出生在广东揭阳的乡村。当年,父亲退伍后回乡当了一名赤脚医生,父亲的工作经历让林浩添从小就感受到中国医疗行业的供需反差巨大,由此树立了学医帮助患者、为国家作贡献的志向。

从学医到行医,林浩添逐渐意识到科研的意义:“做医生之前,觉得医生能为患者做很多事情,但真正成为医生之后,却发现还有很多局限性。临床上一些瓶颈问题,让我下定决心要去做研究。”

林浩添的志向——在实践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正是中青科协30年来努力的方向之一。

1999年,中青科协开始组织举办“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海内外青年材料博士服务企业活动”;此后,连续承办多届“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活动;今年,联动全国26个省份集中开展“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日”全国活动月,累计开展活动210多场,带动4000多名青年科技人才建言献策、贡献智慧,签订科技成果转化、揭榜挂帅项目累计金额27.8亿元。

林浩添告诉记者,中青科协的平台让科技领域各行业的人才交流合作,碰撞出科技成果转化新的思路。

2019年,林浩添团队与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合作,经过近3年的科技攻关,研发出“识病不识人”的“数字面具”技术,研究成果于去年发表在国际医学期刊《自然·医学》上,该技术已经在中山大学眼科中心落地,用在4种常见眼病的诊断中。

在中青科协的平台上,科技力量与人才需求实现了“双向奔赴”。

团浙江省委打造的“青年科创合伙人”计划,让青年科技人才与初创型企业结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浙江省青联委员、出生于1992年的浙江清越科技有限公司CEO陈志华就是一名“青年科创合伙人”。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后,陈志华与合伙人在硅谷成立了公司,后来看中浙江湖州的硬件条件,把公司落户到了湖州。这家致力于电化学和电催化技术全场景应用的科技型创新企业正在茁壮成长,业务范围覆盖空气健康管理、清洁消毒、智慧农业、养殖业、水环境治理等领域。

在今年11月举办的第六届进博会上,陈志华展示了搭载公司“配盾”品牌最新技术的洗地机、洗碗机等创新产品。

从科研人员到企业家,随着身份转换的还有思考方式。陈志华说:“两者是不矛盾的,好的科技可以产生价值,促进税收和就业。中青科协提供平台让科学家和企业家团结起来,创造更多可能性。”

陈志华所在公司的成员大多是85后。他说,以往较难招聘到合适的合伙人和技术骨干,中青科协为公司开拓了人才互通的渠道,科研领域的教授或学生也可以参与进来,就像多了一条人才的“大动脉”:“学校向企业输送人才,企业内部研发的压力传递到学校,双方共享成果。”

“曾听老师说过,我们在生活中见到的科技成果,往往在50年前的论文或实验室里就存在了,所以科研人员不能心急,不能‘拿着榔头找钉子’;还有,强大的技术要隐藏在产品后面,技术是工具,不是终点。办企业后我更能体会到这两点。”陈志华说。

中青科协起到的桥梁作用,让产学研机构携起手来,共同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团广东省委依托省青科协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组织了多场线下高科技资源对接活动,推动高校优质的人才、专利、技术与企业的市场需求接轨。

广东青科协成员、广东工业大学教授杨彦长期致力于新污染物环境健康与污染治理研究,参与过多个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的项目。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她已经是“老手”。

今年,杨彦负责了生态环境部一个“揭榜挂帅”科技项目。她带领团队研发的技术和装备已应用于广东、浙江等14个省市30余个土壤污染修复工程。

“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要深入企业一线,真正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志于从事科技行业的学生,也可以考虑从事‘科技中介’工作,这是伴随社会生产需求诞生的行业,也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杨彦说。

“揭榜挂帅”的机制,让科研院校与产业界有机会携手,共同打破科技成果转化难题的瓶颈。

团广西区委、区青联集聚全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智慧力量,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等活动。

广西青联委员、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主任苏志恒今年正在参与《广西中药民族药产业集群协同攻关与优势产品提质增效研究》项目的子课题“中药配方颗粒产品开发”。该项目由广西中医药大学牵头,联合区内外7家国家级研究平台、8家高校、13家科研院所、10家医疗机构、26家中药民族药龙头企业共同揭榜,获资助经费7850万元,是广西迄今最大的中药民族药资助项目。

苏志恒告诉记者:“我们课题的痛点是技术研究和应用转化之间的衔接问题,有了揭榜机制,课题开展有条不紊。”苏志恒介绍,目前,由企业备案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已经超过200项,正在销售的中药配方颗粒也超过了200种。他说:“有了这些产品,患者可以在医院的药房里获取由中药材制成的颗粒,拿回家用开水一冲就可以服用;由于配方颗粒作为工业产品有更严格的质控指标,产品质量也更稳定。”

近几年投身科技成果转化事业,苏志恒感触很深:“我们做科研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发论文的阶段,而是要到基层,看到真实场景和市场需求,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发挥科学严谨的精神和团结协作能力,让老百姓能分享到我们的科研成果。”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