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轮岗,“沉下去”还要“教得好”
政策“指挥棒”给农村教育带来的利好显而易见,而更应该引起足够关注的是,如何在政策实行过程中落实好“为乡村教育补短板、提质量”的初心,让“硬杠杠”能发挥出应有的实际作用,而不是只成为政策纸面上的“硬杠杠”、人们口头上的“硬杠杠”。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完善交流轮岗保障与激励机制,将到乡村学校或办学条件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作为申报高级职称的必要条件”。为落实该《意见》,近日教育部表示,要将到农村学校任教作为申报高级职称的必要条件和选任中小学校长的优先条件。随着对《意见》内容讨论的升温,“申报高级职称须到农村任教”成了网友热议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
其实一直以来,发挥好教师职称评审的“指挥棒”作用,引导激励城市教师到农村任教,壮大乡村教师队伍力量,在不少地方都有探索实践,且取得了一定成效。而此次,到农村任教作为教师申报高级职称的“铁规矩”和“硬杠杠”,被明确写入中央文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可见国家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心之强、力度之大。
之所以要从评职称破题,是因为抓住了职称评定这个与教师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正相关的关键,就抓住了引导教师资源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促进城乡师资力量均衡配置的主动权,不仅能快速、有力地激发出城市教师的积极性,还能给农村学校带去数量可观的师资队伍。这对师资力量薄弱、存在缺口的广大农村中小学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人力资源;对渴望求知、探索更广阔世界的农村孩子来说,是来之不易的成长契机。
政策“指挥棒”给农村教育带来的利好显而易见,而更应该引起足够关注的是,如何在政策实行过程中落实好“为乡村教育补短板、提质量”的初心,让“硬杠杠”能发挥出应有的实际作用,而不是只成为政策纸面上的“硬杠杠”、人们口头上的“硬杠杠”。例如,有网友就表达出类似的担心:去农村学校任教1年,会不会成了“走过场”和“镀镀金”?城里老师的教学方式和节奏,能符合乡村孩子的需要么?等城里老师交流期满,离开农村学校,留下的农村孩子又该怎样重新适应?
这些担心提醒着相关部门,要始终站在如何最有利于乡村孩子成长的立场上,做好组织统筹工作,在确保政策执行取得实效上下真功、出实招。比如,为了防止教师轮岗时“走过场”,没有真正下沉到乡村,扎扎实实开展教学,就要加大监督力度,完善考核方式,对城市教师在农村任教期间的考核可不限于任教时间、次数等过程指标,还要结合实际做好结果导向的考核,以此保障教学质量。又如,要注重选拔出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并对教师做好岗前培训,帮助教师尽快了解校情、村情和每个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调整完善出适应当地教学情况、能够满足农村孩子需求的教学育人方式。再如,对教师轮换时的衔接问题也要充分考虑、做足准备,防止出现岗位无人接替、教学成绩下滑等情况。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除了自上而下施压,还要注重发掘适合本地的基层创新和有效经验,并做好总结推广,让到农村任教的城市老师不但“沉得下去”,还能“教得好”。
优质教育资源流向城市,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共性难题。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某种程度上讲也是资源流动的客观规律,但农村孩子也渴望拥有更好的学习条件,接触到更多提升自我的教育机会。这些机会对他们而言,很可能就是改变命运的转机。从这个意义上讲,靠政策力量推动,向乡村强力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是十分必要的。不过从长远来看,除了通过设置“门槛”引导教师人才流向乡村,还要通过完善激励保障、做好舆论引导等方式,让到农村任教不只是“为了申报职称而不得不走的必经之路”,而能成为被广大教师认同、社会公众推崇的选择和风尚。由此,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方能被更充分地激发出来,让农村孩子更多受益,让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更进一步。
(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