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预约、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据7月2日《工人日报》报道,记者在社交平台搜索“入校参观”,付费入校相关广告随之出现,有卖家称“可以帮忙预约进校,清华300元一位,北大400元一位,大人小孩都要收费”,还有卖家表示,进校方式有多种,但是保证能进去,不成功不收费。此外,研学游也成为进校参观的一种途径。
公众将国内外知名大学作为参观目的地,为的是感受校园的浓厚氛围,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思想上的启发,或激励孩子不断向前向上。同时,高校作为自然与人文景观并存的场所,也可以通过开放来展示和宣传自己。秉持深度融合的观念,国外不少高校早已成为“没有围墙的开放之地”,实施区域和时段上的有限开放。
从管理角度看,大学校园不设校门和围墙,的确有较大隐患,比如武汉大学的樱花惨遭游客摇树、湖南农业大学的科研玉米被偷摘、暨南大学发生过社会人员殴打学生事件。而公共财政支持的大学本身所具有的公益属性,又决定了其不能以“门票收费”的方式来营利。因此,对大学而言,关起门来管理显然比开放更加省事和高效,而且,是否向公众开放通常不在校方管理义务范畴内,其积极性和动力不强可以理解。
当公众强烈的参观需求与校方的管理诉求之间出现冲突,“付费参观”的黄牛和中介由此产生。公众为参观校园付出了不小的成本,高校也因“付费生意”而受到牵连,该有的管理风险不仅未能消除,还让参观校园成为少数人牟利的工具,确实有些得不偿失。
利用公共资源、特别是财政支持建立、发展起来的大学,完全封闭不向社会开放,似乎“底气”不足,但“全面开放”又不现实,这中间确实有一个平衡和协调的问题。可喜的是,近期,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都发布了校外人员入校方式,北大、清华也宣布从7月8日起对外开放参观,公众可在线上实名预约。
事实上,我们对“大学开放”应有更宽泛的理解,除了让外来人员更方便参观外,还应包括建立大学与社区互惠的合作伙伴关系,使大学由物理空间的开放拓展到深度服务社区、社会,成为公众的教育、学习基地之一。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