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10月31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以归零心态续写航天辉煌篇章——记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背后的航天人》的报道。
10月30日4时27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乘坐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的托举下成功发射,浩瀚太空首次迎来中国“90后”访客。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九号,中国载人航天连战连捷、发发成功,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拼搏奋斗,离不开他们以“空杯之心对待技术、敬畏之心面对产品、匠人之心用于操作”的归零心态。
“四严”是航天人再续辉煌底气
在神舟十九号任务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承担了神舟载人飞船的推进舱结构与总装、电源分系统、对接机构分系统、测控通信子系统、总体电路分系统推进舱电缆网及三舱配电器等研制任务。
严格落实责任、严把技术状态、严控易错风险、严谨推演比对,“四严”风险管控是八院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试验队再续辉煌的底气。唐筱是八院试验队分队长,同时也是一位测试岗位人员。尽管已经多次参加试验队,但她始终保持对工作的敬畏之心,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加强团队管理,经常提醒队员们要保持归零心态,用实际行动有效落实各岗位责任。
梅杏是八院资深型号设计师,对总装流程烂熟于心,但依然“事事放心不下,时时放心不下”,坚持总装跟产,带领团队确保每步操作都准确无误,每个参数都稳定可靠,绝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
飞船总装岗位在分队长金伟英的带领下,形成了“传帮带”的良好氛围,队员们个个都堪称严控易错风险的一把好手。太阳翼压紧释放装置中的三个短底座,外观上看似相同,实则不同。其中一个短底座上的镀膜件,必须精准安装于中间位置,稍有差池便会引发严重后果。队员汪胤峰、吴文杰和贺晓倩都敏锐地关注到这一风险,不约而同提出来,果断采取了防差错措施。总装工艺员丁一然和检验员刘峰则紧盯现场,对防范措施落实情况逐一确认。
每次试验测试前,对接机构分系统的姚建和电源分系统的钟丹华,依据全方位数据判读原则和严格的“三比对”方法,组织分队开展推演学习。通过按流程演练和经验传授,对工作进行预先模拟,有效消除了人为操作风险,持续提升了团队操作熟练度和应急处置能力。
一定要把平凡工作做到极致
推进舱是神舟飞船的三个舱段之一,舱上安装了6大分系统的设备,包括40台发动机和纵横交错的管路和电缆网,为整船提供推进动力、光伏电能、测控通信、姿轨控制、温度控制和航天员生命支持功能,极为重要。
鲜为人知的是,八院149厂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推进舱总装团队的平均年龄仅34岁。一定要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是这群年轻人的坚定信念。
八院149厂“00后”王奕程是此次试验任务最年轻的载人飞船推进舱总装操作人员。三年前,他刚刚踏入航天大门,面对众多繁杂的零部件装配工作,心里很忐忑。“要想把总装学扎实,就要熟悉每一个产品,将每一个微小的细节和试验参数标准牢记在心。”他的师傅“90后”技师葛佳骏说。三年来,王奕程在师傅带领下,沉浸在总装一线,一点点摸索原理、一丝丝抽离问题、一层层拨开迷雾。凭着一股子韧劲,像“海绵”一般不断汲取着新的知识和技能,快速成长,终于能独当一面。
“85后”载人飞船推进舱总装技师吴文杰和“95后”何陈烨是此次试验任务的一对师徒。二人配合默契,经常会聚焦总装现场每一个细节,从产品工装的“小改小革”入手,提高操作安全性,把创新运用到生产上,把最好、最适用的装配方法融入到工作中。
“95后”丁一然是载人飞船推进舱总装工艺员,他和“90后”载人飞船推进舱总装工艺师许帆,围绕设备安装、电缆插接、管路连接、小远散附件、地面设备等方面开展质量风险专项工作,共识别出26项易错风险操作项目并落实控制措施,并将运输监测纳入到总装工艺重点环节,确保了运输监测工作一次成功。
精心、精细、精准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采用6.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对接机构是完成此次交会对接、确保航天员顺利进入空间站的关键产品,由八院研制。截至目前,八院的对接机构已在轨完成33次对接、28次分离任务,均取得圆满成功。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实现神舟十九号在轨的可靠对接和分离,八院飞船研制团队将两个对接机构的接触情况分成22种类型并开展数字仿真,通过加严设定上百项关键参数的包络范围,精益求精、稳操胜券。同时研制团队还在地面完成了全自由度、高低温环境下的各项试验,包括31次捕获缓冲试验、5次连接分离试验,将捕获时间控制在2秒以内,分离角速度控制在每秒0.5°以内。
作为飞船的两大关键系统,能源系统和信息系统也在常态化、高密度的发射节奏中逐渐完成升级换代。通过与空间站联合协同,逐步建立起可靠的能源并网机制,并协调利用测控链路,让飞船实现用电平稳自由、信息交互畅通。
从神舟十八号开始,神舟飞船的主电源储能电池升级为更先进的锂离子电池,单组电池扩容达到30%以上,同时新增了更为精准的充电分流控制模式,安全控制策略自适应能力进一步提升。
测控通信分系统研制了图像、话音、着陆搜寻三个特殊领域的相关设备,即使飞船身处火箭上升时的剧烈振动中,仍能可靠实现舱内外图像天地传输;在与空间站交会时相距几十公里,飞船内航天员既可以通过空空通信链路与空间站内航天员进行通话,也可以通过中继信道、数传信道进行天地话音通信;着陆搜寻设备在飞船正常返回着陆段或应急状态下着陆时,可发出信标信号,为空中和地面搜寻提供精准的引导。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