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在京开展。展览精选近500张珍贵照片,展现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新华社自诞生之日起,便担负起用镜头记录时代风云的重任。“时光相册”栏目精选中国照片档案馆珍藏的经典照片,从百姓生活变迁的视角,全景展现伟大祖国7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伟大成就和深刻变革。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
写信、发电报是中国人主要的通信手段
“纸短情长”“见字如面”
是那时候独有的浪漫
1979年,在成都市电信局,工作人员在指导新学员发电报。
1985年,天津市昆明路小学老师和同学一起阅读战士辅导员从边防前哨寄来的信。
20世纪80年代
一部分人用上了电话
而几千元的初装费
对一般老百姓而言仍然很贵
于是公用电话开始出现在城市街头
接线员成为那个年代的时髦职业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电话逐渐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
1986年,在河南辉县,汽车运输专业户正在用电话与外地货主联系业务。
1986年5月,在河南郑州邮电局人工电话交换机工作大厅内,几十名接线员在工作。
1986年拍摄的设立在北京前门大街的公用电话亭。
随着电话的普及
电话机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从呼叫电话
到后来的手摇电话
按键电话、可视电话也相继出现……
2001年10月1日,在西藏拉萨,牧民通过可视电话和在北京上学的孙子通话。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我国开始有了移动电话
第一代移动电话俗称“大哥大”
1994年1月,广州一名商贩用“大哥大”打电话。
进入20世纪90年代
BP机蜂鸣声在各地响起
BP机又叫寻呼机
通过人工台将此方的信息发到彼方的寻呼机上
彼方可以回信息或者打电话给此方
BP机在我国鼎盛期有用户8000多万
2002年12月15日,江苏溧水永阳镇的农民在展示他们的中文寻呼机。
20世纪末21世纪初
小灵通出现在人们视野里
其原理是利用已有的固定电话网络
实现无线接入
相当于把家里的电话揣在自己兜里
可在市内随意走动
由于资费低廉
一度十分受欢迎
2005年5月17日,在浙江杭州,营业员在展示一款小灵通手机和一张小灵通SIM卡。
进入21世纪
移动电话逐渐多样化
随着价格和通话费用的降低
手机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
短信也在此时亮相
与此同时
个人电脑和互联网也开始普及
QQ、MSN、博客等沟通工具的出现
给人们的通信带来了丰富的选择
1996年,在云南宁蒗,一名女青年用手机与亲友通话。
2000年,广西南宁古城路的一名小朋友正在南宁石门公园用手机问候香港的亲戚。
2004年5月19日,一名正在打手机的女青年从新款手机广告前走过。
2006年1月23日,山东济南市民通过网络通信软件与远在北京的女儿聊天。
2006年10月23日,“西安新市民社区学习中心”学员在家中与“西安新市民QQ群”的同学们聊天。
2006年8月3日,在北京平谷担任“村官”的两名大学毕业生在平谷大学生“村官”博客上与其他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交流。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的发展
手机用户不仅可以享受更快的上网速度
还可以在线听音乐、收看电视、网上购物等
2009年3月15日,一名消费者在上海用手机连接“电信WIFI热点”欣赏电视节目。
2012年11月10日,在北京地铁四号线海淀黄庄站,一名乘客在站台候车时使用手机听音乐。
迎来4G
智能手机应运而生
催生了移动支付、短视频、直播等
数不尽的应用场景
人们步入“刷屏”时代
微信也成为几乎人人必备的通信应用程序
智能手机不断升级换代
让人尽享无限沟通的乐趣
2012年10月12日,在北京地铁四号线列车上,一名年轻人在使用手机。
2013年12月5日,一名女士在北京一家咖啡厅用微信和远方的朋友视频聊天(拼版照片)。
2014年1月10日,一名支付宝员工在办公楼内的购物机前演示手机支付流程。
2017年12月15日,四川省凉山州“悬崖村”村民在钢梯上做直播。
2019年10月11日,工作人员在数博会上展示一款柔性显示智能可穿戴手机。
2020年11月3日,在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村民在自家开的客栈直播怒江大峡谷美景。
在移动通信领域
我国经历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
4G同步、5G引领的发展历程
中国自主研发的4G技术标准TD-LTE
被国际电联确定为4G国际标准之一
5G时代无论是标准制定还是实验进程
我国都走在世界前列
2020年7月3日,工程师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的华为实验室测试5G基站设备。
1949年底
我国平均每千人只拥有半部电话机
截至2024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
75年来
我国通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通信红利惠及每一个人
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