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有哪些像电子支付一样的东西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是新华社联合知乎发起的“你好中国·问答70年”第二问,这个问题在知乎的总曝光量达到 9129 万人次,网友给出了1700多种答案。
——什么改变生活?网友给出1700多种答案,连国资小新都来回答了。
网友说:“1947年,电一直是奢侈品,全国发电机最高年产量,仅仅相当于目前一个区县年用电量的三十分之一。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电网规模最大的国家,拥有了世界上顶尖的电力二次设备和技术水平,实现了全国100%通电。真正的改变生活,不是翻天覆地,而是习以为常。”
神通广大的网友和机构一共给出了1700多个回答,所有回答的总字数近 50 万,涉及法律、农业、医学、互联网、交通、电力、财经、教育、商业等众多行业和领域。
一个网友的答案是修图软件,拍照5分钟修片2小时,做朋友圈最美的自己……
一个网友说,因为电子支付不带钱,他已经——
还有的“油菜花”,直接做起了诗——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提问不光引发了网民的热烈参与,大量机构也踊跃回答。国务院国资委的官方机构号“国资小新”回答说,航天技术的民用就是一种“显性改变”,为我们的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自助办理,以及港澳通行证办理,带来极大方便;先进的基建能力、通讯技术对贫困地区经济面貌的改变可以归类为“隐性改变”;“潜在改变”则包括可实用的创新成果,如中化集团推出的MAP智慧农业,变靠天吃饭为知天而作。
——改变,“源于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网友说:“电子政务、网上买票、网上挂号、‘信用住退房不用等’等等,这些年,改变我们生活的东西很多很多。但说到底,这些改变,源于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付出,源于我们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位自称问路恐惧症患者的网友提名“手机地图”。有经常被指路指错方向的惨痛经历的他说,“一个喜欢四处去的小伙子,十多年去了七八十个城市,已经长成大叔了,再也没向人问过路,偶尔遇到大爷问我哪儿哪儿哪儿咋去,我高兴地拿出手机,打开地图,搜好告诉他,让他感受下社会的温暖。”
↑2019年3月19日,游客使用手机体验“西湖一键智慧游”服务,可实现一键导航、一键导览、一键导游。
一位网友说:“中国对于世界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就是以百分之七的耕地面积,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还让这些人逐渐富足起来了……从当年的吃不饱饭,到现如今的物质充足,我们需要感谢许多像袁隆平一样在幕后为国家农业奠基和不断贡献的人们。”
↑2017年9月28日,农机在黑龙江省垦区进行水稻收割(无人机拍摄)。
技术的改变背后,是人的创造力、生产力被充分激发。一位网友说:“社交媒体的兴起,甚至是国家层面的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归根结底都是对个人价值的重视……鼓励实现梦想。这种对人的尊重,对个体价值的关怀,才是这些年来,这个国家最大的改变,也是对我们每个个体影响最大的事情。”
——“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唯有中国能办到”
网友说:“国家的进步,不就是各行各业一点一滴的改善中不断形成的吗?说到底,这都是积累,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沉得住气。我们有理由相信,当这些点滴稳定形成丰厚积淀的那一天,大国崛起,便势不可挡。”
很多网友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来讲述伟大的巨变。有网友回忆起2008年的冰灾。当时,他就在广州火车站。“春节啊,每个中国人脑子里只有两个字,简单且坚定,回家!一个城市的车站广场滞留几十万人。对我直观印象最深的是,就在我身边,一个妇女严重不适,想要出去休息但是又挤不出去,最后是被众人抬着传递出去的……
↑2008年2月1日,武警战士从广州火车站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把一个孩子手递手托举出来。
2008年8月,中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2009年底武广高铁正式通车,2010年春运12306在线购票上线。2008年雪灾中的春运,是最后一个无高铁时代留给全国人民的记忆了。”
随后发生的事情,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从2008年到2018年,短短十年,“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全面展开,高铁营业里程达到2.9万公里,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运输密度最高、成网运营场景最复杂的国家。
网友这样说:短短十年,从无到有,一个国家建成了占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高铁网络。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唯有中国能办到。
一个网友这样说,父母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京郊村庄,如果问他们这些年哪些东西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一定会说是第一次用上电灯的那一天,逐渐发现米饭也可以天天吃的那几年。
逐渐强起来的中国,没有忘记每一个人。这位网友说——
“2013年西藏自治区墨脱县成为了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
2015年底全国完全通电;
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自此以后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他们还在继续……”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