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的天际间一个光点逐渐放大,那正是返航的“天鹰”。地面人员的视线锁住飞行航迹,行注目礼般紧随其动。起落架与地面接触的一瞬间,试验队员们握紧了拳头。
最终,三院研制的新型“天鹰”隐身长航时无人机沿着跑道中线滑停,犹如傲世雄鹰,完美归巢。
“首飞圆满成功!”对讲机里的声音已经哽咽,沸腾的人群向飞机奔去,总设计师马洪忠将汗津津的双手从衣服兜里拿了出来,抱着凯旋的“天鹰”狠狠地亲了一口。
时隔一个月,“天鹰”再次起飞并精准返航。10天后,典型性能验证第三次飞行再获成功。这些胜利为三院无人机既定飞行试验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夜行者的故事很“冻人”
入冬后,凛冽的北风成了试验队驻地的“特产”,经历过的队员无不大呼“酸爽”。按照首飞当日计划,大家如往常一样于凌晨2点测风,四五点钟出发赶往试验机场。彼时,气温降到了一天中的最低点。
大家无暇欣赏夜空中的繁星,趁着还没哆嗦得牙齿打架,纷纷跳上试验队大巴车。巨大温差让车窗被一层雾气遮盖。朝后排望去,一面窗户上被擦出一个圆形“视野”,倚靠着座位扭头向外望去的是副总设计师刘柳,周围闭目养神的队员将他衬托得很醒目。窗外漆黑一片,刘柳若有所思。
1小时后,车停了,队员们迅速下车走向机库、塔台、跑道……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在黑夜中穿行。此时,在室外站立不到3分钟,衣服就会被寒风打透。很多队员将围巾裹在脸上,戴个帽子,只露出两只眼睛,但丝毫不妨碍工作的开展。
掀去苫布、推出飞机、检查参试设备、展开通讯天线、输入飞行参数……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队员王文强手握风速仪测量风速风向,主任设计师殷志宏打开机库内的大屏幕,各部位开展的工作尽收眼底。机务人员李大让在跑道起点详细检查无人机的起飞状态,指挥员隋丽艳则在地面站方舱内一丝不苟地核对着飞行数据和试验口令,“数据就是指令,会告诉飞机怎么起飞、做什么动作、怎么降落,是每次飞行的灵魂,因此不容有误。”
马洪忠在各个系统的操作人员间询问着有关事项,一一提醒着要注意的问题,手中的对讲机不时响起。“新型‘天鹰’无人机80%是新技术,部分技术独领风骚。”他坦言,“在当今的形势下,不创新、不开拓就不能成功。因此需要大家有一股开拓创新的狠劲儿和韧劲儿。”
新“天鹰”展翅令人“醉”
总指挥高文坤喜欢从跑道的一端走到另一端,这能使他冷静地思考问题。走上10多分钟,东方一点鱼肚白已经化为天色大亮。朝飞机停靠的方向望去,硕大的太阳在缓缓升起,将试验队员和“天鹰”无人机化为剪影。
几名队员用几根粗壮的电缆把无人机同一辆测试车连接起来,一番操作后,电缆全部断开,队员王文强再次举起测风仪,仪器旋转的速度很快,他掏出对讲机贴近嘴边说了几句话,大家都聚集到了一辆中巴车上。“风还太大,需要等会儿。”
风已降到3级,可以起飞!“天鹰”似乎听到了对讲机中的命令,突然向前冲起来并不断加速。飞起来了!“天鹰”第一次与天空亲密接触。平飞、转弯,指挥大厅里大屏幕上的数据如同在实验室中进行的仿真,飞行航迹与设计结果完全吻合,大家不禁有些怀疑这是不是真的飞行。
时间一分一秒地飞逝。当飞机在跑道上停稳的一刹那,大厅里爆发了热烈的掌声。“圆满成功!”马洪忠激动地说。
在首飞日,控制技术小组现场受命,及时梳理动态测试用例数百项。他们曾把吃饭的时间挤出来仿测,半夜3点还在目不转睛地分析数据。渴了就喝矿泉水,饿了就吃一口饼干,这便是整个试验队“忘我”的缩影。为了这一刻,队员们携手走过艰辛的4年。
航天人研究无人机,起步晚、时间短、要求高,并且这种飞机在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具备研制能力,国内相关技术不成熟,研究队伍中新人占比超过50%以上,真正从事过飞机研制的人寥寥无几。此外,项目经费需求巨大,需要自己“掏腰包”……
但队员们将一项项尖端技术嵌入“天鹰”体内,不断进行着各项技术方案的总体设计和风险分析。每一项设计参数的确定都经过多轮的计算和分析,每一项尖端技术的应用都历经千百次的地面试验验证。最终,他们造出了一架惊艳世界的新型隐身长航时无人机。
在庆功会上,马洪忠吐露心声:“曾无数次想象它首飞时的感觉,4年后真切地体会到了,这种全部心血付出将‘航天梦’‘天鹰梦’变为现实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来源:中国航天科工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