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巴基斯坦首条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顺利竣工交付,即将投入商业运营。图为此前当地民众体验项目试运行。
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供图
位于巴基斯坦东部旁遮普省的萨希瓦尔燃煤电站是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首个建成投产的重大能源项目,填补了巴1/4以上电力缺口,有效缓解了当地能源短缺状况。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今年以来,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各方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在建项目平稳推进,竣工项目良性运转,为当地抗击疫情、发展经济、保障民生注入动力。巴基斯坦总统阿里夫·阿尔维日前出席“疫情后的中巴经济走廊”研讨会时表示:“中巴经济走廊是互利共赢项目,契合巴方发展需要,在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合作、社会民生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为巴基斯坦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给当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将有效改善巴基斯坦经济及民生”
位于中巴边境的喀喇昆仑山,地势险峻,落石、泥石流等灾害频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巴两国工人攻坚克难,合作修建了中巴两国之间唯一的陆路通道——喀喇昆仑公路。这条被誉为“中巴友谊路”的公路,极大方便了当地民众的出行。如今,在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带动下,“中巴友谊路”向南延伸,并入巴基斯坦南北交通大动脉。7月,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喀喇昆仑公路二期(赫韦利扬至塔科特段)项目克服疫情影响,正式全线通车。崭新的公路上,客车、货车和工程车等往来穿梭,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据介绍,喀喇昆仑公路二期(赫韦利扬至塔科特段)位于巴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的赫韦利扬和塔科特之间,全长118公里。该公路于2016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新路段通车后,原来开车需要5个半小时的路程,现在不到两个小时。“相比之前的颠簸和拥堵,现在的旅途平稳舒适。”巴基斯坦司机伊斯拉尔说,运货时间缩短,卡车的油费和保养费用大幅降低,工作效率和收入相应提升。
项目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制定复工复产方案,实施封闭式、网格化管理,编制多语种防疫手册,每天进行人员体温监测和重点场所消杀,还请中国赴巴抗疫医疗专家组为项目人员做了防疫专题讲座。受疫情影响,不少巴方员工半年多没回老家,大家都表示理解和支持,“和前来支援修路的中国兄弟相比,这算不了什么。”
项目实施以来,为当地提供近万个直接工作岗位。通过严格的培训、实践及劳动技能竞赛等,项目培养了一批测量、试验等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施工队伍。员工扎希尔在项目组织的巴方试验人员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他在获奖感言中说:“我现在能独立完成压实度、钢筋试验、筛分等大部分常规试验,从中国师傅那里学到相关理论和经验,我很喜欢这份工作。”
公路沿途,宾馆和商铺多了起来。开伯尔—普什图省首席部长马哈茂德·汗表示,面对严峻疫情形势,中国建设者仍然坚守岗位,与巴方共同工作、共同抗疫,令人感动。“项目给当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将有效改善巴基斯坦经济及民生。”
“积极科学的防疫举措保障了项目建设顺利”
9月23日深夜,位于巴中部城市拉合尔市的默蒂亚里至拉合尔±660千伏直流输电项目(简称“默拉直流输电项目”)换流站营地灯火通明,50余名中巴两国建设者依然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深夜2时左右,随着“滋滋”的带电声音响起,首次交流场带电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主控室传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标志着默拉直流输电项目正式接入巴基斯坦电网,项目正式进入带电调试阶段。”中国国家电网中电装备默拉输电公司副首席执行官汪波说。
拉合尔是巴基斯坦重要工业城市。长期以来,电力紧张一直制约当地发展。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默拉直流输电项目是巴基斯坦首个直流输电项目,承担着巴基斯坦“南电北送”的重要任务,项目输送容量4000兆瓦。疫情防控期间,项目组织所有员工学习防疫知识,建立了一套完备的防疫措施,并专门编写英语、乌尔都语防控手册,便于当地员工学习掌握。营地随处可见多语种的标识牌,时刻提醒场内人员做好防护。项目还与拉合尔的医院建立联系,为建设现场专门配备传染病医生,并组织员工进行核酸检测。默拉输电公司巴方安全官哈利德·胡赛因说:“积极科学的防疫举措保障了项目建设顺利,也让每一名员工都感到安心。”
为保障项目建设进度,今年6月以来,中方派出两批人员支援,2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和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医疗队一起参与现场项目建设、系统调试、运维指导和防疫工作。项目目前进展顺利,两端换流站已完成土建、电气安装等主要工作,即将进入直流带电和系统调试阶段;886公里线路工程即将全部架设完毕。项目整体将于12月完成系统调试工作,按期投入试运营。
“有助于重振地区商贸往来和互联互通,造福当地人民”
“今年上半年,瓜达尔港创造了多个第一:首次系统性开展阿富汗货物中转业务;首次开展液化石油气业务;首次实现了商业化运营……”谈及瓜达尔港的工作进展,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中国港控)董事长张保中如数家珍。基础设施方面,瓜达尔新国际机场和东湾快速路项目稳步推进;社会民生方面,法曲尔中学扩建工程顺利竣工,瓜达尔医院项目和职业技术培训学校项目也在积极施工之中。昔日的小渔村,正发展成为巴基斯坦的深水良港。
5月末,一艘装载着1.6万吨化肥的中型货轮申请靠港。这批货物计划通过瓜达尔港中转,经陆路运往阿富汗。货物规模大,装卸需要的人力多,防疫工作难度很大。瓜达尔国际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万超介绍说,接到申请后,瓜达尔港立即组织了上百名当地装卸工人提前两周到港区进行隔离,并进行防疫知识培训。货轮靠港后,码头上的工作人员全副武装,货物卸载一批、消杀一批。“这是瓜达尔港首次获准以散装方式运输阿富汗过境货物。”
瓜达尔港务局主席纳赛尔·卡沙尼充分肯定这项工作对于其国际货物中转业务发展的重要意义。阿富汗驻巴基斯坦大使阿蒂夫·马沙勒说:“这无疑将对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贸易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重振地区商贸往来和互联互通,造福当地人民。”
抗疫期间,在巴中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中国港控联合在瓜达尔的中资企业向瓜达尔医院捐赠一批防疫物资,有效缓解了当地的防疫压力。中国港控还实施“绿色就业”计划,建造了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绿色公园和存栏为1000多只的种羊场,为当地低收入家庭提供就业机会。装卸工人祖哈伊卜·艾哈迈德表示:“中国企业通过系统的防疫措施,确保瓜达尔港不停工,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工作机会,我们的日子正变得越来越好。”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克服了疫情挑战,取得诸多成绩,树立了互利合作的典范。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可喜变化。”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泽米尔·阿万表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共享红利,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将继续带动巴基斯坦经济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