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访 东昌府新闻网-聊城视音频新闻门户网站

手机网站  |   帮助中心

首页 > 阳光三农 >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变身“棚二代”带5000余户村民奔小康

作者:东昌府新闻网 发表于:2020-10-26 09:51:28  点击:

  W020201025318577573449.jpg

  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大城市返乡创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提高了家乡人民的收入水平,让乡亲们过上了小康生活,实现了乡村的全面振兴。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做的。

而立之年,曹有忠结束了大城市工作生涯,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创业:回到土生土长的乡村,接过父辈的营生种大棚。

“大学生种大棚亏不亏?”——质疑不少,曹有忠却自豪于“棚二代”的称呼,在他眼里,正是这些大棚让全村乡亲们过上了实实在在的小康生活。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高度评价曹有忠的家乡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乡村振兴经验做法,点赞“棚二代”回乡创业,盛赞耿店村变成了“鲁西小寿光”。

回乡创业的想法在曹有忠内心酝酿已久,绝非一时冲动。

如今的耿店村集体资产累计达1200余万元,人均年纯收入4.5万余元,户均存款26万余元,家家住楼房,户户有轿车,村民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眼见家乡越来越好,曹有忠期盼着能投身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撸起袖子大干一场。2018年,他带着媳妇一同返乡,流转村里土地120亩,种了50亩梨树、6个温室大棚、11个冷棚,忙得不亦乐乎,因流转全村土地最多,他被村民们笑称为大棚“农场主”。

实在忙不过来,曹有忠常年雇了5名帮手,到了棚里蔬菜收获时节,最多时需请20余人前来帮忙。给西红柿疏果,给葡萄上肥,曹有忠常常亲历亲为,2019年,大棚和果树销售收入40多万元,这让曹有忠有了十足干劲。

然而,“好日子”远非一蹴而就,曹有忠见证了家乡的变迁。

与大部分鲁西村庄一样,耿店村曾是一个以种粮为主、靠天吃饭的普通村庄,村民以种粮为主,人均收入年仅3000元。2002年前,村里已有四五年种植棚菜的历史,以“小土棚”芸豆为主,由于技术落后、市场制约等因素,发展不尽如人意。

曹有忠印象里,“小土棚”基本用竹竿搭建,占地仅6分,棚顶的草苫子却多达七八十张,每张百余斤重,当时拉草苫子可谓纯体力活儿。

2002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耿遵珠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后,通过到寿光等地学习,村党支部决定立足村情民情,根据劳动力多、传统种植效益低下、村民致富愿望强烈等实际情况,发挥平原乡村土质肥沃优势,瞄准城里人的“菜篮子”,一门心思发展蔬菜大棚。

为解决村民卖菜难问题,村两委提议由村民集资入股建蔬菜批发市场。当时种菜不挣钱,外村纷纷拆大棚种粮食,村民迟疑观望而不愿参股。耿遵珠带头出资1万元,带动34户村干部和村民入股,终于建起了蔬菜批发市场,由此进一步打通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市场当年实现50%的分红,至今已分红达800%。

蔬菜大棚建起来了,但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经营,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

2008年,按“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耿遵珠牵头组织92户农户筹资32万元,创建了全区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探索形成了“支部+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运营,有效规避风险的同时,还使农户获得土地流转费、入股分红、工资收益等。

如今,耿店村逐步形成了产前有育苗场、产中有合作社、产后有蔬菜批发市场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村党支部与合作社经营蔬菜加工厂、恒温库、批发市场等10家企业,辐射吸引周边5000多户村民从事大棚蔬菜种植和服务,户均年增收过万元。同时,吸纳周围村庄400多人来企业打工,有效带动周边农民增收。

共同奔小康的道路上,这里一家一户都没有落下。通过旧村改造,村民全部迁居新楼房。全区第一个村级敬老院、第一个村级婚宴大厅、第一个村级殡仪馆……老有所养,幼有所学,幸福耿店美丽画卷正在鲁西大地徐徐展开。

有事业,有舞台——乡村的全面振兴,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重归故土。耿遵珠介绍,从2010年至今,已有86名年轻人返乡创业。目前,耿店村从事大棚种植的年轻人占90%,户均拥有4.4个大棚,最多的甚至种植21个大棚。

年轻人的归来使耿店村重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思想、新技术、新业态。

在他们的带动下,大棚不断改造升级,智能控制水平不断提高,自动卷帘机、水肥一体化和滴灌等设备比比皆是。有的还搞起了生态有机、无公害品牌,进一步提升了棚菜生产的规模化水平,曹有忠则把电商销售业态引入村里,“棚二代”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我们村完全没有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现象”曹有忠自豪地说,平常日子里,他和伙伴们经常互通有无,大棚施底肥、换棚膜时互相搭把手,也常常聚在一起交流蔬菜新品种栽培技术以及管理模式,对这里的年轻人而言,种大棚是一份值得全身心付出的“事业”。

“年轻人做了我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村里不少老人这样评价。对耿遵珠来说,现在更重要的是负责统一流转土地,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

在耿店村未来的发展图景里,“田园综合体”、“中央厨房”等概念跃然纸上,名为“棚二代”的精品蔬菜品牌有望被擦亮叫响。

摹画这一图景的正是目前队伍不断壮大的“棚二代”们。身为其中的一员,曹有忠打算继续完善基础种植,同时在菜品流通上多下功夫,“踏着全村的小康步伐一同向前”。

现如今,像曹有忠这样的返乡青年已经越来越多,他们都为自己的家乡干了些什么事儿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80后青年返乡创业 “既能为家乡做贡献,也能实现自我价值”

李顺是济南章丘三涧溪?农事汇的运营总监,80后的他在外打拼多年选择回到家乡创业。据他介绍,三涧溪农事汇目前有50多个人,而且都是大学生,其中有七成是和他一样的返乡创业的青年。在三涧溪?农事汇线上运营中心办公室,除了返乡创业的青年,也有还未毕业的学生在此实习。

李顺说,“回到农村其实很好,一方面互联网运用需要我们的新技术,另一方面农村乡村振兴给予了我们创业青年很多政策扶持,平台好了,资金多了,农村越来越好,既能为家乡做贡献,也能实现自我价值。”

返乡“领头羊” 带着乡亲发“羊”财

出生于1986年的刘会彬是土生土长的运城市盐湖区北相镇振新庄村人,二十岁出头就独自一人在外地打拼,靠头脑灵活、吃苦耐劳,先后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经营餐饮业和羊肉批发零售,积累了不少市场经营经验,也使自己的钱袋子鼓了起来。2015年,刘会彬回到了家乡。

他带领合作社经营户统一谋划设计、统一卫生防疫、统一养殖品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污物治理、统一产品销售,同时,通过互联网物流配送,解决了零售难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的合作社已经由当初的十余户扩展到101户,占到全村总户数的98%,羊肉销售份额占到盐湖区市场的90%以上,合作社已经成为晋南最大的活羊育肥养殖基地,成为真正的万头羊场。

在刘会彬的带动下,该镇已有100余名优秀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加入了村两委班子,他们为家乡带回新项目、新信息、新技术、新理念,在农村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造福一方,实现了人生的“双赢”,成为家乡一批“凤还巢”的先进典型,赢得了当地干部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我所做的这一切,就是要通过振兴集体经济,振兴村民的创业劲头,从而让振新庄村真正地振兴起来,让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美,一天比一天更好!”刘会彬信心满满地说道。

“90后”返乡青年的“归园田居”

王磊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曲瓦乡城马村人,是当地一家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原本在外学习音乐制作的他回到家乡,养鸡、养蜂、种核桃,过起了“归园田居”般的生活。

“回家发展林下经济,算是子承父业。”刚接手时,王磊对农业一窍不通。他意识到,搞农业并不容易。“要动脑子,不能停止学习。”他四处请教专家,参加培训,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购买农业保险。不到两年,父亲的核桃林在王磊的经营下,变得有声有色,发展出一条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林下产业链,合作社也逐渐火热,为20多个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

2018年,王磊注册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旺森藏珍”,并积极发展电子商务,销售本地农产品。仅半年时间,营业额超过14万元。

2019年,王磊带领合作社发展的林下种植养殖业共创收140多万元。最近,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他打算进一步扩大规模,建设观光走廊、亲子农场和休闲体验区,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促进农旅融合。

“做一个‘新农人’,一定要热爱农村,如今我们的农产品销路已经打开,下一步还要提升品质,让更多乡亲共同致富。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