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访 东昌府新闻网-聊城视音频新闻门户网站

手机网站  |   帮助中心

首页 > 文艺天地 >菅晓慧谈艺录

印度佛教与中国古代科技

作者:东昌府新闻网 发表于:2019-07-03 15:08:38  点击:

image002.jpg

朋友们,上一期谈艺录,我讲到了印度文明与中华文明两千年文化交流史,讲到了佛教对中国的影响。正是围绕着佛教的“传道”“取经”,才有了中印文化的交流。

佛教源于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全方位影响。今天的谈艺录,我就专门讲一讲佛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宗教与科技,在许多人眼里,应该是不相容的对立两方,信仰务虚,科技务实,咋一看,还真不相容。但是,对于人类这一高级生物来说,灵与肉同等重要,不管科技昌明到什么地步,信仰依然会支配人们的思想,依然是心灵的抚慰。

可以说,宗教信仰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也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消亡而消亡,它不会半途而去,因为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只求躯体生存物理属性的普通动物,就在于人们有思想,有思索的头颅和善感的心。

image004.jpg 

而科技呢?它探索自然界的真理,与宗教探索人生奥秘方面,目标有着相似性,就是追求真理,探索真理。

所以,看似对立的两方,实则有统一的一面。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之所以能在中国的土地上发扬光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传道的过程中也传播了科学技术。

让我们继续跟随薛克翘先生和他的大作《佛教与中国古代科技》看一看印度佛教对促进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作用。

initpintu_副本sdc.jpg 

佛教与中国古代天文历算

印度大地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印度人很早就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历算知识。上古的印度崇拜神明,祭祀十分重要,祭司们为了祭祀成功,需要仔细观察日月星辰、季节和昼夜的变化,以推逄吉日良辰。

印度古代的天文学就在吠陀时代(公元前1600-公元前600年)开始萌芽。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了月亮盈亏、季节变化的规律,确定了分为2728个星座的黄道。

image010.jpg 

吠陀时代以后,印度出现了一些关于天文历算的专著,《吠陀支》6种,其中之一是关于天文学的,主要内容是推算年岁,说一年有366天。

公元5世纪后半叶到6世纪初,一位叫圣使的印度天文学家,在代表作《圣使集》中,认为地球是围绕地轴旋转的。

initpintu_副本xx.jpg 

印度斋浦尔简塔 曼塔尔古天文台

和中国古代一样,印度古代数学与天文学的联系十分紧密。在圣使等人的著作中,数学占有很大比重。印度古人采用十进位法,发明了从1010个数码。而且,那时的印度已总结出8种计算方法:加、减、乘、除、平方、立方及平方根和立方根。此外,还有方程式的运用。

image016.jpg 

印度古代的三角和几何也很发达,很早就运用几何知识计算祭坛面积,如何将长方形变成等面积的正方形,将方形变为等面积的圆形等。

佛经中有很多天文历算方面的知识,不少印度僧人对此相当精通,佛教传入中国后,这些天文历算知识也一同进入中国。

佛教是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中国汉代流传下来的天文学专著只有《史记•天官书》《淮南子•天文训》两种,这两种书里记有28宿名称及五星名称(岁星,荧惑,镇星,太白和辰星,又称金、木、水、火、土五星)。《汉书•律历志》《后汉书•律历志》都有记载印度的七曜,是在五星的基础上又加上日、月,九执,则是在七曜的基础上又加罗睺、计都(蚀星、彗星),七曜九执在中国发生广泛影响,七曜观念最晚在公元230年就已传入中国,并已用于中国天文历算。

image018.jpg 

image020.jpg 

山东临沂市刘洪故里蒙阴县刘洪纪念雕像

发明了算盘的中国算圣,大数学家东汉刘洪就著有《七曜术》。南北朝至隋时代,我国基本上都使用《七曜历》。而九执的说法虽然早就传入中国,但在唐代以前并未对我国天文历算产生明显影响。

 image022.jpg

 image023.jpg

image025.jpg 

南北朝时的甄鸾,是我国另一位著名的大数学家,他后来皈依佛教,他的专著《数学记遗》中就引用过《楞伽经》《华严经》18种数学专著中,15种是关于历算的。他在我国科技史上贡献巨大,是唐代僧一行之前中国最大的身为佛教徒的科学家。

image027.jpg 

甄鸾画像

约魏晋南北朝(公元280-473)时期我国著名的一部数学书《孙子算经》,也与佛教有牵涉,而且,书中三头六臂的人和动物形像,也像从印度神殿引进来。这本书的作者孙子,并非春秋时期孙武和孙膑,因为书中明显提到佛书,而佛教是两汉之际传入中国,500年前的孙武孙膑不会写书称佛。

image029.jpg 

到了唐代,中印文化往来空前频繁,大诗人杜牧的爷爷杜佑在《通典》中记载“天竺国,有文字,善天文算历之术”,盛唐时由印度来华的密宗僧人不空,翻译的《宿曜经》一书中,上卷介绍27宿与一年12个月的关系,讲到七曜时,说七日一周,周而复始,已经有了“星期”的概念。日日,月日,水日,火日,木日,金日,土日,七星七日为一周,周而复始,到今天,日本的星期还在沿用这一用法,可见影响有多深远。

image030.jpg 

image031.jpg 

玄奘大师的著作《大唐西域记》中也有天文历算方面的内容,其中记载印度的岁时,从极短的一刹那开始,直到1年。印度1年有12个月,12个月又分为两部分北行和南行,1个月分为两部分,黑分和白分。古印度的时间分成若干级别,每一级别都有名称,最小的一级为刹那,同时,又把1年分为6时,即6个季节。唐代,宫廷中有来自印度的瞿昙氏家族(连续5代人)在唐朝宫廷从事天文历算方面的工作,印度的《九执历》对唐代天文历法产生影响。

唐代著名科学家,僧人一行,在继承我国天文学传统时,吸收印度天文学长处,制作了黄道游仪,水运浑天你就,模拟天体运行,还实地观测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的日影长芳,天球北极仰角的高长和昼夜的长短,并于727年制订出新历《大衍历》,在当时中国众多历法是最先进的。

initpintu_副本vv.jpg 

西安僧一行纪念雕像

宋元明清,印度的历法仍对中国有影响,数学方面,中国原来的十进位,万进位也受到印度数法影响,康有为在《诸天讲》中说,中国古数以万为止,后以亿兆为极。一、十、百、千、万、亿、兆等共32级,而印度的数位据玄奘译《俱舍论》52级,《华严经》中更多达128级甚至更多,多到连印度人自己都不知道是多少。小数也是如此,天竺小数记法在北魏以后输入中国,有百分,千分,百千分,亿分,百亿分,千亿分,百千亿分等等,极尽其繁。

印度的数学知识对中国产生影响,历代受到重视,但并没有在中国古代数学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是积极丰富和推动了两大古国天文历算方面的交流和往来。

 

 佛教与中国古代医药学和养生术

我国传统医药学到两汉时期已相当发达,华陀,张仲景等大医学家已广有著述。

image037.jpg 

image038.jpg 

印度著名佛教文化中心那烂陀寺

佛教进入中国,来华的印度僧人中,有许多人学习过《五明》,“五明”是婆罗门教的基础教育内容,佛教并不排斥,意思是5种知识,包括:

一、声明,语言音韵方面的知识。

二、工巧明,工艺算历等方面的知识。

三、医方明,医学知识。

四、因明,逻辑论辩方面的知识。

五、内明,人生,灵魂与宇宙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学习过《五明》的僧人,把医方明知识带入了中国。他们在传播佛教的同时,也为人治病,印度古代的医学理论随佛经的翻译传入中国。南朝的陶弘景增补晋代葛洪《肘后救卒方》,他41岁辞官后皈依佛门,相信佛教中说的人大概有101种病,把自己的医学著作专门命名为《百一方》

initpintu_副本axxs.jpg 

唐代金篦术风靡一时,此术正是用金针治疗白内障的技术。金篦术来自印度,印度于中国晋代以前就发明了金篦术,不过很快失传不见踪影,反倒是中国把它传承了下来。

中国古代的刷牙,大约也与印度齿木有关。因为唐代高僧义净大著《南海寄归内法传》中配合佛教戒律写了40个问题,有不少涉及到卫生保健和用药治病,其中就有印度古人的口腔保健法介绍《朝嚼齿木》,这位高僧巡礼西天各地时,也把中国医药学知识介绍到了印度。

孙思邈的《千金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类书,书中反复提到“一百一病”,说明他的医学思想包含印度医学理论的成分。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部药书,为中国中药学和植物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在书中介绍和考评了许多来自南亚的药物,并广征佛书,给许多药物注出了梵文译名。

initpintu_副本cc.jpg  

 唐代时佛教传入我国的西藏,成为藏传佛教,入西藏传教的僧人大都学习过“五明”,当然包括其中的《医方明》,藏传佛教中的萨迦派僧人把五明作为必修课程,至于人们熟悉的藏传佛教中格鲁派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们,也都学习医书,懂得医术。

image047.jpg image049.jpg

 四川色达五明佛学院图

中国人从上古时就开始探求长生的秘密,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健身养生术,历代佛教僧人中,长寿的很多。他们平时思考问题比较单一,心理较平衡,还进行坐禅自我保健。

禅,来自印度梵文词语,印度宗教中禅的意思是指膜拜神明时注意力集中,平静虔诚。印度古代瑜伽修行中,禅指自我的个体灵魂和最高灵魂(宇宙精神或上帝)合而为一而努力集中心念并使之恒定的状态。

中国人把“禅”的范畴大大扩展,特别是禅宗形成以后,盘腿打坐叫“打禅”或“坐禅”,向禅师问学叫“参禅”或“问禅”,文学作品中形容寂静叫“禅寂”或“禅静”,把集中精力静静思考叫“禅思”,把深思熟虑叫“禅虑”,更有人把佛学称为“禅学”,于是,“禅”成了一个神秘高深而又玄虚莫测的字眼,几乎成了佛教的代名词。

印度人发明瑜伽健身养生术的历史十分悠久,距今至少5000多年,这个词的原意是架在两头牛脖子上的横木,后来才引申为“结合”、“合一”等意思。后来又解释为“坚实地统制心和各种器官的活动”,修炼瑜伽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自我(个体灵魂)与大我(宇宙灵魂,宇宙的最高本体)的彻底融合。

image050.jpg 

公元前2世纪前后,东印度一位婆罗门人写出《瑜伽经》,把禅说成修炼瑜伽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状态,是瑜伽修炼接近于圆满成功阶段的状态,这时的瑜伽及禅定是以离俗和解脱为目的的出家人的修炼方式。尽管如此,事实上这种坐姿端正,心平气和,排除烦恼,身心尽可能平衡的修炼方式却达到了健身养生的效果。

静坐是印度古人主要修炼姿势,佛教传入我国之前,我国没有这种盘腿静坐的形象。因为中国古代的标准坐姿是“长跪”,双腿脆地,上身直立,臀部坐于脚后跟处。而这种叉开双腿坐在地上的“箕踞”乃是大不敬的举动。

佛教传入中国,中国的佛教徒也加入到坐禅的队伍中,一直到今天,出家人都多少讲究坐禅的功夫。禅坐长期被广大僧俗习练,不断总结和丰富,成为中国养生健身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image051.jpg 

另外,佛教提倡素食,使中国饮食文化逐渐形成一个素食流派。僧尼日常饮料以茶叶为主,而茶叶又有益于健康,因此,佛教在我国的茶文化发展开中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对我们养生健身术做出贡献。

朋友们,中国北方人真正饮茶的习俗,我以后会专门做一期谈艺录,因为它正起源于泰山脚下的灵岩寺,我曾去灵岩寺探寻过往的历史,会专门写一期相关谈艺录。

 image053.jpg

 

在中国的按摩、体操和武术中,都有佛教的影响。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记有“天竺国按摩法”,达摩禅师所传的“易筋经”功法是一套完整的保健体操。起源于达摩祖师的少林武术更是健体强身,经历代丰富发展,成为中国武学“功夫”的代名词之一。

image055.jpg 

 

佛教与中国古代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包括很多,而佛教对中国古代人文科学的贡献重点表现在3个学科,逻辑学,语言学和翻译学。

世界上有三大古典逻辑学体系,中国古代逻辑学,印度古代逻辑学和古代希腊逻辑学。

印度佛教基础知识《五明》中的“因明”即逻辑论辩方面的知识,来华的西域佛教徒和中国去印度取经的僧人把印度的因明学传入中国,分别成为内地的汉传因明和西藏地区的藏传因明。

汉传因明最早于北魏时期,但影响不大,到了唐代玄奘去印度取经,非常重视因明,学有成就,并以“真唯识量”辩论获胜,名城五天竺。他回国时,带回一批因明学经卷进行翻译。唐代大哲学家聊城人吕才是个无神论者,因为印度因明在中国思想界产生影响而著书给予批判。晚唐后中国因明学渐渐衰落,近代才又再度勃兴。

印度因明学在西藏的传播比汉地更久,影响更大。藏传佛教一直重视因明学,扎寺伦布寺等是15世纪以后的因明学研究中心,一直著作不断。

image057.jpg 

西藏日喀则城西尼玛山东面的扎什伦布寺

中国古代逻辑学在诸子百家学说中并不是显学和最受人尊敬的哲学,在严密的逻辑推理方面并不占优,印度的因明学通过佛教传入中国,大大丰富了中国逻辑学的内容。

印度佛教对中国语言学发展方面的贡献我曾在上期中印两大文明的碰撞与交流中讲过,因为印度语言本身是拼音文字,所以很早就注重语音的研究,公元前就出现了语法书和相当科学的字母表。而中国的象形文字对语法和语音不太重视,所以,中国的语法学产生得较晚。印度佛教中的“声明”对中国的音韵学,语法学都产生影响。而佛教的大量编纂,也影响了中国的词典学,产生了佛教辞典《一切经音义》《法门名义集》《释氏要览》等。

翻译学在中国很早发展和成熟,既有理论总结,又有操作规范,主要就是对佛经的翻译。始于东汉,盛于唐代,终于宋代的佛经翻译一直在中国持续了1000多年,产生了鸠摩罗什,玄奘,义净等著名学者大师,尤其是玄奘,成为梁启超等盛赞的“千古学者之模范”,为我国古代的翻译学写下辉煌一页。

 image059.jpg

我国发行的玄奘译经邮票

 

文明的发展是海纳百川的结果

佛教对中国古代工农业、建筑业也产生影响,我也曾于上期谈艺录中有所提及,朋友们可以参考着阅读,制糖术,印刷术,建筑术等广受影响。

著名的江苏宜兴制陶术中的蜀山镇紫砂壶工艺技术,创始人就是金沙寺的和尚。至于植物栽培,花卉养植,因为寺院多处在环境优美的风景区,僧侣们在这方面也多有贡献。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早已是人们的共识,它超越了单纯的宗教信仰,而带动了佛教以外的思想、科技、医学、工农业、制造、生活等多方面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我借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热度,来向朋友们介绍印度文明与中华文明的碰撞与交流,展示了文明的发展是海纳百川的结果。

当然,相互影响的并不仅是印度和中国,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都在交流和互鉴,这是人类发展的大势所趋。

人类历史很长,我们个人的生命有限,让有涯之生积极有为,哪怕最终熄灭,也曾明亮。

所有人一刹那的明亮,就是文明的那束光。

image06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