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访 东昌府新闻网-聊城视音频新闻门户网站

手机网站  |   帮助中心

首页 > 文艺天地 >菅晓慧谈艺录

星汉灿烂人才辈出的曹氏家族

作者:东昌府新闻网 发表于:2018-01-04 17:01:11  点击:


1.jpg

朋友们,接下来的几期谈艺录,我想跟大家谈几个大家族,这几个家族在中华历史上非常辉煌,像唐诗里说的旧时王谢一样,让人仰视和怀念。

2.jpg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今天我要跟您讲的首先是这首诗的作者,以曹操为首的曹氏家族,这个小姓氏大作为的家族,完全像如雷贯耳的三苏家族一样,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发出夺目的光辉。

手中的这本书是我2015年11月份买的,作者为杨益和郑嘉伟,

3.jpg

杨益,70后,重庆人。工科教育背景,自幼喜欢码字。曾从事过高校教师、漫画文字编辑、网站编辑、IT产品设计等工作。现兼任北京广播电台频道嘉宾和北京晚报专栏撰稿人。本世纪在互联网发表《贼三国》等文史作品数百万字。已出版《张居正全传》《那些三国的女人们》《成功销售要读三国》《不可不知的朝韩史》《诸葛亮全传》《张骞出使西域》《人类社会的神经系统》《通信原理》《宋国的故事》等。

4.jpg

郑嘉伟,1990年出生于深圳,喜欢宅在家里,自己拥着书,翻看历史上的先贤们流传下来的故事,曾出版《不可不知的朝鲜史》(第二作者)、《不可不知的法国史》等。

5.jpg

本书从曹氏家族的源头开始,再简单叙述曹氏家族的曹参等名人之后,重点介绍以曹操、曹丕、曹叡、曹髦等曹家天下为开始,讲述从曹魏政权的建立和灭亡的全过程。之后,简单介绍北宋、民国等时期的曹氏名人。我就挑出其中的曹操、曹丕、曹植来给大家讲讲他们的文学艺术,这爷仨,在中国太有名了。

魏武帝曹操

6.jpg

魏武帝曹操     

讲曹操之前,先让我们来吟诵那首《观沧海》吧,我太喜欢这首诗了,喜欢得一吟诵就觉得荡气回肠,豪情勃发。我觉得诗歌一定要读出来,要有声音,有声音的诗像音乐,动听和绕梁,才有那种余味不绝的回响。

7.jpg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还有那首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来详细看一下曹操的简介,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简单回顾一下曹操政治家的一面,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渐见清明,经济逐步恢复。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这也为他统一北方奠定了人才基础。

看完曹操政治家军事家的一面,我们还是看一下他的文学艺术成就。曹操善诗歌,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 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8.jpg

曹操唯一传世书法     

 

曹操如何开启了建安文学呢?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主要指公元196年到220年。在这一时期,国家板荡,天下剧变,自秦末以来大一统的两汉时代走向了最后的终结。清明的文景之治,强悍的汉武时代,以及后来的光武中兴,都渐行渐远,辉煌不再。曾经强大、富庶、统一的大汉王朝已经气若游丝,奄奄一息。黑暗的分裂动乱时代降临了,习惯了汉家天下的人们不知道明天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人人朝不保夕,命运莫测,人心惶惶。
“宁为太平犬,不作乱世人。”在军阀们马蹄踏处,黎民百姓命若草芥,枭雄们刀锋所指,往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社会经济走向了崩溃,人口数量惊人地锐减。长安或洛阳郊野,会看到一群群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的男男女女四处逃亡。王粲诗中写道:“出无所,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顾闻号泣声,滋独不:未知身死,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安。”这一望,是何等的悲怆与伤感!

随着旧的权力土崩瓦解,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建立起来的道德权威和精神秩序也崩溃了,人们在感到迷茫之余,也感到了一丝轻松。那种“价值也许可以由我出,命运可以由自己决定”的喜悦和信心在增长,所以就有了种种打破常规的做法:于是曹操在求贤的时候竟然可以首重才能而不苛求于人品门第;不再奢谈德化而重刑名,用重典;尚实务效率,少虚礼繁文;打破门阀,不拘一格,唯才是举,选贤任能。

    新的权力中心开始崛起,新的观念在形成。社会变迁造成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压迫心灵、束缚天性的精神束缚松绑了,沉睡的创造力开始苏醒,酝酿着新的生机,旧的审美趣味势必要被新时尚取代。由诗经、楚辞所薰陶、经两汉乐府民歌及古诗所影响,建安时代成为一个新的文学观念和审美观念不断形成,特别是文人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
承接《诗经》与《楚辞》的文学传统,这个建安时代的文学风貌与美学精神,具有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骨,刘勰称为“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唐代陈子昂称之为“汉魏风骨”,南宋严羽称之为“建安风骨”,而这种建安风骨的形成,曹操就是引领风气之先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我们再回过头来读读他的《观沧海》和《短歌行》,以诗言志,那种俯仰之间就是日月星汉天地大海的气度,那种慨当以慷,忧思难忘的志士情怀,读之感慨万千。为什么李白会赞“蓬莱文章建安骨”?为什么苏东坡会在自己的《赤壁赋》里歌颂曹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流而也,舳千里,旌旗蔽空,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为什么鲁迅会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如何,是非常佩服他的”?我认为这些文化巨人的心是相通的,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因为懂得,所以欣赏。

我喜欢曹操,而不喜欢同时代的为无数人所膜拜的诸葛亮。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名篇,很感人,但大家看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臣于草之中;深追先帝遗诏,臣不受恩感激。今当离,表涕零,不知所言。”又是说自己卑微粗鄙,又是对君王受恩感激,哭哭啼啼的样子。再看曹操,观的是沧海,唱的是人生,日月和星汉,天下要归心,这两种境界,不用我说,大家一看,就明白谁高谁下。三国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完全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绝顶高手。曹操流传下来的诗一共26首,数量不多,但质量极高,开启了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还是让我们再重温一遍他的《龟虽寿》来结束这个关于魏武帝曹操的段落吧。

虽寿

    曹操       

虽寿,犹有竟
螣蛇乘
终为土灰。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魏文帝曹丕

公元220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他的儿子曹丕继任丞相魏王

9.jpg

魏文帝曹丕      

我们来看一下曹丕的简介,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三国志》记载,曹丕文武双全,8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之后曹丕受禅登基,以魏代汉。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西域的设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

看完曹丕的简历,不得不佩服曹操的家庭教育太成功了,他的孩子们都十分有才,而且是大才。咱谈艺录谈的是文化和艺术,就不谈曹丕作为魏国开国之君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了,只谈谈他的文学艺术。曹丕创作的《燕歌行》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首七言诗。

燕歌行其一

曹丕      

风萧瑟天气凉,草木落露霜。

群燕辞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

慊慊思恋故,何淹留寄他方?

茕茕守空房,来思君不敢忘,

泪下沾衣裳。

援琴清商,短歌微吟不能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西流夜未央。

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首燕歌行,读起来就觉得十分美。大家知道,我们中国诗歌的发展是阶段性的。最中的诗歌总集《诗经》基本是四言体,偶尔也出个七言句子,但为数甚少。《楚辞》是楚歌体,有七言句,但大多数都带有“兮”字,与七言诗句子的格式韵味不同。汉代乐府中有一部分杂言体,如《战城南》、《东门行》等,其中有一部分七言句,这些对于七言诗的发展显然是有促进的,但七言句在那些作品中还不是主体。两汉400年间,全篇由七言构成的作品今天被人们提到的有两首,第一首是汉武帝时的君臣联句,即所谓《柏梁台诗》。这首诗出于后代小说,漏洞甚多,原不可信,而且生编硬凑,堆砌敷衍,也完全没有什么诗味。第二首是张衡的《四愁诗》。诗味很浓,但张衡这四首诗每首的第一句还都带着一个“兮”字,还拖着一个楚歌的尾巴。因此,真正摆脱了楚歌形式的羁绊,使七言形式宣告独立的作品就是曹丕的这两首《燕歌行》了。

曹丕学习汉代乐府,学习前人诗歌,在形式上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燕歌行》句句压韵,而且都是平声,格调清丽宛转。七言古诗曹丕具有开创之功,我们后来熟悉的那么多唐诗,那么多七绝七律,都是拜曹丕所赐呀,没有曹丕的开创,我们还会读到李白和杜甫那么多美好的七言诗吗?没有了七言诗的中华文化,将会多么黯然失色!我把另一首燕歌行也摘录下来,来纪念中国七言诗的开山鼻祖曹丕。

燕歌行其二

            曹丕       

别日何易会日,山川悠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

涕零雨面怀忧独不

清歌聊自往哀来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西,

仰看星月

飞鸧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曹丕还创作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典论·论文》,这是我国最早的一篇宏观地研究文学理论问题的文学批评专著,提出了“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的观点。大家一定听说过“盖文章,国之大,不朽之盛事”这句让人振聋发聩的话,正是曹丕在《典论》中提出来的。

文学的价值,在曹丕看来,就是文章的实际功用。曹丕在《论文》里有意识地提高文学的地位。他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不像汉朝的帝王把作家当作“倡优”,把辞赋比为“博弈”,而是把文章看作“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并且鼓励文人们更积极地创作,希望他们不要“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他这一论点集中而鲜明地表现了建安时代作家的创作自觉精神,对文学的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爱好文学的朋友们,看到这里,朋友们是不是很激动?一个国家的最高元首给了文章这样高的评价和地位,把文章看成经国纬世之用,真是文人之大幸,文学之大幸,文化之大幸啊!如果你会写文章,会写一手好文章,在曹丕治下的魏国,一定过得很舒心。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文学的自觉时期,曹丕《典论·论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纯文学理论的著作开始产生。《典论·论文》对文学的价值问题、作家的个性与作品的风格问题、文体问题、文学的批评态度问题都有涉及。它总结了建安文学的新特点新经验,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开创了盛极一时的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之先声。

 万事开头难,形容的就是一件事物的开创之艰,而曹丕一人竟独自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七言诗和文学批评两项文学事业的开拓者,真是功莫大焉!

 

才高八斗的曹植

10.jpg

下面要讲的一位人物,是一位天下共知的大才子曹植。曹植是才子的名气太大了,大到什么地步呢,有句话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意思就是说天下所有人的才华,曹植就占了八成!

11.jpg

 

我们还是先来看一下曹植的简介,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一说鄄城),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前面我们说到建安文学,提到曹操的开拓之功,但建安文学真正的灵魂和领军人物却是曹操的这位儿子曹植。在曹操的25个儿子中,曹植简直可以说是偶像级的明星人物,10岁时就已熟读诗书辞赋几十万字,下笔成章毫不费力。曹植文采好,人又聪明,曹操的铜雀台修好后,让几个儿子同时为新落成的铜雀台写赋,曹植一上去,拿起笔就潇洒地写起来,完全不用思考,更不用打草稿,当其他兄弟还在思索怎么写的时候,曹植已经写好了名闻天下的《铜雀台赋》——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台以情。 
太府之广开兮,圣德之所。 
建高之嵯峨兮,浮双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漳水之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仰春之和穆兮,听百之悲。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逞。 
仁化于宇内兮,尽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盛兮,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量兮,日月之光。 
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王 。

曹植最有名的还是他的《洛神赋》,为曹植辞赋中杰出作品,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河之神宓妃的描写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尽管篇幅较长,我还是摘录一下,因为它是那么美的一篇文赋:

洛神

黄初三年,余朝京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其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 ,越轘通谷,陵景山。日既西马烦。尔乃税乎蘅皋,秣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忽焉思散。俯未察,仰以殊。睹一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也!”御者曰:“臣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君王所,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荣曜秋菊,茂春松。髣髴兮若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之回雪。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素。延,皓呈露,芳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娟,丹唇外朗,皓齿。明眸善靥辅承权,瓌姿逸,静体。柔情绰态,媚于言。奇服世,骨像应图。披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琚。戴金翠之首明珠以耀躯。践游之文履,曳雾绡裾。微幽之芳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桂旗。攘皓腕于神兮,采湍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而不怡。无良媒以接兮,托微波而通辞。愿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礼而明。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期。眷眷之款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犹豫而狐疑。收和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躯以立,若将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 尔乃众灵遝,命俦啸侣。或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匏瓜之无匹兮,咏牛之独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忽若神。凌波微步,袜生无常,若危若安。期,若往若眄流精,光。含辞未吐,气若幽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川后静波。鼓,女清歌。以警乘,以偕逝。六龙俨首,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回清阳,朱唇以徐言,交接之大。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兮,哀一逝而异。无微情以效兮,献江南之明。虽潜于太阴,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情想像,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舟而上溯。浮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吾将路。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12.jpg

因为《洛神赋》产生了大量的绘画及书法艺术,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杰作;书法家王献之曾书《洛神赋》,因仅存十三行,称玉版十三行;赵孟頫也曾用小楷书之,他的行书洛神赋最为有名。一系列因曹植洛神赋而衍生出的艺术作品,早已成为我国文化的瑰宝,成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和后来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一样,都因为太美太卓越太被人们欣赏而被融入到绘画、书法、雕刻等各种艺术中去,从而一起构成我们渊源流长的中华文化。


13.jpg

 顾恺之《洛神赋图》               

14.jpg

王献之洛神赋书法                

15.jpg

   孟頫洛神赋书法 

16.jpg 

曹植的五言诗艺术水平也非常之高,骨气奇高,辞采华茂,达到了建安文学的最高境界,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力创作五言诗的人。写到这里,我都忍不住要嫉妒了,曹操的儿子,有我国七言诗的开创者,又有我国第一个五言诗的大力创作者,而曹操本人的四言诗,又那么高标独立,合着中国的四言、五言、七言诗全离不开曹家!上天这样偏爱这个家!

    我举出曹植的《七哀诗》大家来欣赏一下: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悲有余哀。
问叹,言是客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妾若水泥; 
浮沉各异,会合何时谐
西南逝入君怀。 
怀良不开,妾当何依。

这首诗用韵谐和,既有《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同时也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 。再来看他另一首名诗《野田黄雀行》——

    多悲,海水其波。
    利不在掌,友何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
    家得雀喜,少年雀悲。
    拔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天,泉下少年。

    全诗意象高古,语言警策,一系动作描写生动、紧凑,特别具有视觉之美。

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茂,情兼雅怨,体被文,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并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读了他的诗,你会觉得曹子建才高八斗名不虚传。

曹植最后的命运比较悲惨,因为受到曹丕的猜忌而一直备受压抑和打击,以至于发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怨问。这种情形放在专制的帝国非常普遍,因为位子只有一个,兄弟们都想坐,所以只好防犯加伤害,不止曹氏一家,中国所有的帝王之家都是如此。

还是回到文化和艺术吧。这样一个曹家,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上,完全可以用杰出一词来开容。历史的天空闪烁着星宿,若出其中星汉灿烂的曹氏家族与其他先贤一起构成了中华的文化星空,让我用几句话来表明对曹家的钦慕吧——

我仰望满天星斗,

我看到星光灿烂。

那其中的

曹操曹丕和曹植,

永恒闪烁着光明。

17.jpg